分享

社交电商大爆发,等待下一个电商巨头现身(下)

 美联通证 2019-01-03

接着昨天内容继续讲述,小编在昨天讲述了“局外人”引发的风暴——腾讯、新的增长极以及新的赚钱门路等三点内容,今天咱们接着分享。

社交电商中的明星选手

社交电商平台虽然几乎都在微信生态下快速增长,但面对着不同的服务人群,背后的模式和机制决定了企业的不同走向。其中有的做精选,有的做拼团,有的依托网红,有的从垂直领域出发,也都做得有模有样,甚至诞生了一批改变电商格局的超级企业。

要说社交电商的当红炸子鸡,稳居C位的一定是拼多多。这家成立只有短短3年的企业,已经走完了阿里京东花了10年的路。20158月获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67月获1.1亿美元B轮融资,20171月获数亿元美元C轮融资,20183月获13.7亿美元D轮融资,同年7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18.7亿美元,市值约240亿美元。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个人净资产一度达到99亿美元,超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成为中国第16大富豪。

孵化于游戏公司内部的拼多多,其拼团模式更像是一款游戏,用户通过朋友之间发起拼团或者相互砍价,可以以更低的价格甚至免费拿到商品。谈起拼多多的发展途径,黄峥曾经说过:“我们的核心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将消费重点全放到了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的拼多多号称拥有3亿用户。

当拼多多靠「低价+拼团」征服“小镇青年”和“大妈大爷”时,谁也没想到它使出回头枪,剑指阿里京东的核心消费群。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在《欢乐喜剧人》、《快乐大本营》、《向往的生活》、《中餐厅2》、《极限挑战第四季》、《我是大侦探》、《奔跑吧第二季》等时下最热门的综艺节目投放广告,基本实现全覆盖。

当然,投钱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仅仅2018年的一季度,拼多多GMV662亿元,而2017年全年GMV1412亿元,2018一个季度差不多都快赶上2017半年的水平了。然而不同于洗脑的拼多多,社群好物分享的电商平台“有好东西”像是一股清流。从生鲜切入一二线城市的家庭消费场景,消费群体很清晰。

“寻味师-甄选师”双核模式是有好东西最大的特色,寻味师的定位像产品经理,负责后端选品和开发,每个寻味师只负责一个品类,保证专业性。这家公司有50名寻味师,但每个月只有60个商品上线,每个寻味师一个月才上线一个SKU的商品,整个平台也才400SKU,却撑起了月销8000万的业绩。

甄选师在社群中担任群主的角色,但本身也是消费者。几乎每个社群都是熟人社群,甄选师在群内具有权威话语权,必然决定其强客服能力,这也是有好东西于陌生人社交电商的最大区别。前端甄选师通过社群分享和反馈推荐商品并收集需求,后端寻味师根据反馈调整迭代选品和上新逻辑。

就是这样一个“刁钻又简单”的模式,20154月获华创资本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1月,获A+2000 万美元融资,时隔半年后的7月获得B5000万美元融资。

而成立仅仅1年的“好衣库”成绩也很夸张,201712月,获天使轮5000万人民币融资,20186月,完成A1亿人民币融资,20187月,完成B轮数亿人民币融资。好衣库的初衷是做微商和微商商品的升级,初步的战略是从服装、家居日用和母婴产品入手,发挥组货、供应链管控的优势,逐渐建立渠道对于品牌的议价权。目前和好衣库达成合作的品牌已经超过300家,月交易额达3000万。

摸索试错,野蛮生长

肯定的,社交电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着。社交电商的传销质疑、产品山寨问题等,都警示着新经济领域并不完善的游戏规则。就比如说,2018拼多多上市就陷入假货旋涡,以至其股价不断下跌。

2015年至今,国内政策已经多次重申,对社交电商行业做出了必要的规范。然而,如今市面上一些社交电商平台屡屡因商品品质不达标而被用户申斥,发展最好的拼多多首当其冲。有些则只是借助微信流量去开展普通的电商业务而已,并非实际意义上、真正的“社交电商”。

总的来说,社交电商行业繁荣的背后,还有很多漏洞急需补上。现在的此消彼长并没有成为定局,未来格局上的诸多变数,还有待观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