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石涛画语录

 让秀秀飞 2019-01-03

谈到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时候,我们通常非常容易联想到的一个词是:灵感。诗人、作曲家、画家被问到如何创作出惊世作品时,他们常常会说:“哦,那不是我,那是上帝握着我的手完成的。”传说中的神来之笔,就这么诞生了。

那我的疑问就产生了。灵感究竟是什么?怎么样能够获得?上帝是如何择选宠儿的呢?终于,在石涛的《画语录》里,答案有了初步显现。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得以向世人呈现,大致需要的两种东西就是想法和技术。在《画语录》里,石涛向大家揭示他的创作原理,也自然谈到了这两点。我们今天抛开技术不谈,单单通过《画语录》来说说所谓的艺术家的灵感和灵感的养成。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小时候读《中华五千年》,开篇是盘古开天地。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后醒来,用斧头劈向黑暗,一声巨响混沌初开,轻升而为天,重浊降为地。盘古融于天地,他的呼吸化作四季风云,肌肤变为辽阔大地,血液成江河奔流不息,四肢标志着南北东西。一切从混沌中衍生出了规律。

每一种艺术的诞生是相似的。人们经由最原始的感情宣泄和抒发后,逐渐形成一种气候时就是规则、法度出现的时候了。画画需要有一个依据,这个依据或者说种子来源于哪?石涛《画语录》中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差别甚远,对同一件事物的理解更是千差万别。对于艺术创作这件事来说,如果我们规定,来,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张三心里的故乡。除了张三本人,大概所有人都要翻白眼,鬼知道你的故乡呀。但张三知道啊,他见过,呼吸过,感受过,在那里爱过恨过。这,就是他的“一画”。

既然,全部的依据都来自于每个人心里的这“一画”。那么,谁的一画更清晰、更高级,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土豆的种子种不出向日葵,心里若是一张白纸技术再硬也白搭。

既然“一画”如此重要,修炼它当然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就得说说“一画”的养成。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一起经历种种的朋友。在面对同一件事时,有的人感受深刻,有的人匆匆而过。如果同一件事情真的能在每个人心里形成一幅画的话,也许有的人是一件巨幅长卷,有的人是一幅简笔画。无所谓优劣。但从艺术家最终要落笔于纸的角度考虑,自然是你的素材库越丰富越有利。落笔过程相当于“一画”的转述,受到技术的限制如果巨幅长卷你能转述一半可能已经很精彩了,但简笔画似乎就禁不住打折了。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艺术工作者那么珍惜自己的感知能力。

石涛 二仙传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

在尊受章中,石涛引用了周易当中的一句话。这句警示名言,真是读起来就自带气场。关于这句话,我的个人理解是,勤奋以及放手一搏。冥冥之中的命数自有天定,但即便知道了这一点,真正的君子仍不会放任自流。如果命运里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劫数难逃,仍然要去拼搏那百分之一的变数,拼搏的武器不是猛发力,而是“恒”,日复一日的积累。这样健朗的品格同时也是顺应天道的,所谓生生不息。

石涛把这句话放在尊受章中,让我同时萌生了一层新的理解。关于苦难,关于劫数,当真正翻越的时候,再回头是心生感激的。我们尊重苦难,因为它带给了我们一些结实的硬货;我们也尊重自己,尊重这来之不易的短短人生。经历丰富,看过不一样的风景,自然会酿成属于你自己的多姿“一画”。

石涛 山水套图

若夫面墙尘蔽而物障,有不生憎于造化者乎?

在皴法章的结尾,石涛突然猝不及防给了我们一句。前面还好好说如何创造灵活画法,得山川之神妙呢,转头就说:亲,你面对着墙,能看见啥啊?眼睛近视心蒙尘,还指着上帝握你的手呢?上帝瞎啊。

有句话说的好:揭穿,是因为心疼你。反过来想,上帝偏爱什么样的人呢?在这里已经有了很好的答案。他爱那些心明眼亮的人,善于用眼睛捕捉美好,用心灵认真感受万物,与之呼吸频率相似的人。

口号喊得好,如果不提供具体执行的方法,那石涛不就成心灵鸡汤博主了吗?所以,在这本书中,石涛也耐心地讲解了我们该如何丰富个人心中“一画”,以及得智慧、清雅。

石涛 秋菊

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弗为也。识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

在变化章的开篇,石涛就告诉我们要师法古人。在各种行当里,大家都是一样,向前辈学习如何操作。在绘画中,这种学习包括技术上的和意识上的。然而,为什么还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这样的事情呢?这就是石涛要说的重点,借古开今,只是借。

上周有一篇在朋友圈热传的文章叫做《罗振宇的骗局》。大致是说如今的大V们,擅长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贩卖。一部分受众天天听着挺美,就以为他们懂的我都懂,棒棒的。然而听过也只是听过,就算你背下来了都没用,那还是别人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必须是经过自己的内化和思考,得出的答案。好比一盘菜,别人吃了告诉你什么味儿什么味儿,多有营养。这跟自己真的尝过,判断过好不好吃,吸收营养于自己体内完全是两码事儿。

在艺术的创作道路上更是如此。齐白石老爷爷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仿制品再高级也就是个A货,离自立品牌还差得远。所以,我们师法古人,去临摹、钻研,目的是在丰富自己内心的那“一画”。说句无情无义的话:我们就是要踩着他的肩膀,去看他没看过的风景啊。

石涛 征帆卧游图

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如果刚才那句讲的是临摹,那这句讲的就是写生。临摹不能傻临,写生也一样。搜尽奇峰,阅尽千帆,最终的目的不是画的跟看到的一模一样。那是照相机的任务,艺术家不接这个单。

在精神分析学当中有一个词,叫移情。中国的艺术观,把移物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形和意,都要兼得。尤其在中国画中,物不单是呆呆的物那么简单。竹子代表气节高尚的君子,梅花是纯洁坚贞的形神,松柏苍劲耐寒,兰花娴静恬淡。就连文学上都有相同的手法叫“托物言志”。我们赋予物一种独特的情感和品格,把它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人和人之间有的感情交流,面对物时依然存在。石涛遇见山川,与它在同一个频道共振后,他了知了山川胸意、品格,最终用他的方式表达于笔墨纸上。石涛满意地说:哈哈,这片山川是我的啦。

你去那个山头试试,说不定也归了你了。大自然就这点好,谁喜欢就归谁,谁能感受到它,它就与谁神交。

石涛 梅花

愚者与俗同讥。愚不蒙则智,俗不溅则清。俗因愚受,愚因蒙昧。故至人不能不达,不能不明。

在脱俗章中,石涛上来就说蠢俗一家,杰出的人要摒弃愚俗,获得智慧、清雅。俗,这个词其实挺难界定的,我查阅了一下《说文解字》,里面对俗的解释是:习也,从人。庸俗的庸字,也是一样的解释。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俗气就是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定盘星,盲目的跟从他人。《汉书.地理志》中说:“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自己的喜好,一静一动,看着上面的脸色行事,就是俗。这里面还有一层迎合的意思。

仔细想来,石涛还是在告诉我们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了自己的依据和标准,就不会任人摆布,任时代摆布。对于自己沉淀而得的东西,是会有十足底气和自信的。

大画家黄宾虹,中年时期在京城名不见经传,据说李可染亲见黄宾虹送人巨幅字画被当场拒绝,嫌画得太差。黄宾虹对他的学生和妻女说,我的画不要扔,再过50年拿出来装裱,会有人认得。我看过一个黄宾虹女儿的采访,她说小时候她和妈妈都觉得爸爸痴人说梦,家里的画一堆堆的,没人珍视。当有人劝他换个路数的时候,他说:街头烂熟,有何滋味?一位时代巨匠在得意中年时,并没有登高一呼的时刻。这在普通人看来觉得可惜和委屈。但我觉得也许大师并不是这样想,真正的大师会站在一个视野更宽广的角度看待问题。他们争的未必是这一时之短长,更何况自由与精神上的蒙养在创作过程中已经获得。1955年黄宾虹去世,恰好在50年后的2005年,浙江博物馆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大型展览和系列活动,纪念黄宾虹,由此确立了黄宾虹绘画的学术地位和市场价值。下一个时代的人还了这位画家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历史旧账。

石涛 曲院风荷图

是任也,是有其资也。

这是石涛《画语录》中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话。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心里都会有一个匹配的概念。物品与价格的匹配,付出与收获的匹配,两性之间的匹配。两者之间永远是水涨船高的道理。中国的智慧鼓励人向内求,而不是寄希望于他人或者好运。在爱而未得的时刻,我们更多需要内观自己,是否真的能与之匹配。生而为人都是要进阶向上的,于是为了匹配更好的人和物,我们不断修炼自我。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最最省力的方式。并且,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永动过程。

石涛最后告诉我们的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上帝择选宠儿的原则。选到你,是因为你值得。

这本短小精悍的《画语录》,通篇十八章,带给了我清晰的思路也引发了思考。听糊师傅讲了四节课,又看了吴冠中老师的释评,再回归石涛原文酝酿自己的浅见。昨天夜深,我一个人在键盘区敲敲打打的时候,忽然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很幸运。在一条漆黑的夜路上,遇见34岁的糊师傅,遇见98岁的吴冠中,遇见375岁的石涛,他们举着各自手中的那盏提灯,对我微笑。

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wjzwb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