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溥仪的户口簿上,为什么出生日期上被盖了两个红字

 山地之仔 2019-01-04
末代皇帝溥仪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一生颇为传奇,从曾经的“皇帝”变为“阶下囚”,后来积极接受劳动改造,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并领取了户口簿。
说起来户籍制度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每逢大战前夕,朝廷都会下令“登人”,也就是征集兵员后登记造册的意思。到了周朝户籍制度则更为系统,《周礼》记载,西周专设调查户口的官职--司民,定期向周王上报全国的户口人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户籍制度更趋完善,家家户户都必须及时办理户口簿。但溥仪在办理户口簿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原来溥仪的住址曾经一变再变,比如晚清时期,溥仪住在皇宫之中,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后来晚清灭亡,溥仪被赶出皇宫,又在民间漂泊了一段时间,北京、天津、旅顺都住过一些时日。
最后接受完劳动改造,又选择回到了北京生活。因为他对北京有难以割舍的感情,许多亲朋好友都住在这里。溥仪回到北京后,很快就主动去办理户口簿,多年以后我们再看到溥仪的户口簿,发现上面有两个红字,到底是哪两个红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户口簿上面的红字是“变更”二字,至于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日期填错了,溥仪在户口簿上面写的是“1906年1月14日”,这其实是溥仪的阴历生日。
众所周知,证件类的日期都必须填写阳历,而溥仪的阳历生日是“2月7日”。其二则是溥仪的学历问题,说起来溥仪从小在宫中就接受过高等教育,老师都有数十位,除了学汉语,英语、蒙语也是必修功课,英语老师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庄士敦。所以在学历上溥仪自认有高中水平,户口簿上也是这么填写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学历一栏,溥仪的高中学历被划掉,再旁边添加了一个初中。其实这也是当时不好界定溥仪的受教育水平,毕竟溥仪从来没在学堂里上过学,他上的都是“私教”课。
当然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当年发生在溥仪身上的一些趣闻罢了。溥仪虽然做过荒唐事,但在后半生能积极接受劳动改造,并有觉悟成为一位公民,也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