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微生物组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04

微生物组学是指研究动植物体上共生或病理的微生物生态群体。微生物组包括细菌、古菌、原生动物、真菌和病毒等。研究表明其在宿主的免疫、代谢和激素等方面非常重要。

图中展示了微生物组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图片链接见文末)

常见的英文词汇有microbiota, metagenome, microbiome这三个。想要成为专业人士,先读读《Microbiota, metagenome, microbiome傻傻分不清》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人体表微生物组(图片原始链接见文末)

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一个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人基因组,编码大约2.5万个基因;另一个则是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特别是肠道内的多达1000多种的共生微生物,其遗传信息的总和叫“微生物组(microbiome/microbiota)”,也可称为“宏/元基因组(metagenome)”,它们所编码的基因有100万个以上。两个基因组相互协调、和谐一致,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因此,在研究基因与人体健康关系时,一定不能忽略共生微生物基因的研究。

科普中国:人类微生物组计划,6分钟带你读懂微生物组


微信中引用视频清楚度不高,复制下方链接在网页中打开可看高清版
https://v.qq.com/x/page/r0554hp5slv.html

人体肠道内上千种微生物是人体微生物组的主体。此外口腔、皮肤、阴道等均为人体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变人的基因比较困难,但改变微生物组相对容易,它们是理想的药物靶点。现有研究表明,很多药物会引起菌肠变化,可能正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起作用。

末来微生组将在人类健康评估监测、新药研发、个体用药,慢性病的早期诊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

以前看的很多微观世界,是CG重建的动画,虽然效果够炫,但可能与现实相差较大。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世界,更真实的微观世界

https://v.qq.com/x/page/r0538tejncd.html

精准医学的新前沿:人体微生物组,赵立平

上海交大的赵立平教授,2014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在微生物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最早在Nature reviews上发文提出微生物组关联分析(MWAS),也是中国微组的主要领导者。
花30分钟,看一场赵教授的报告,绝对可以让你对人体微生物组有全新的认识。


https://v.qq.com/x/page/f0354s7ejf8.html

主要观点:

  • 肠道菌群的微生物数据可达人体细胞数量的1 ~ 10倍,而基因种类可达10 ~ 100倍。

  • 肠道菌群主要通过代谢物来影响人类各项生理活动,我们知道的有各种维生素等,近期研究表明与肥胖、抑郁、糖尿病、癌症均有明显联系。

  • 相同药物对不同人疗效不同,除了人体遗传因素外,肠道菌群可能是主因。

Reference

  1. https://en./wiki/Microbiota

  2. http:///wp-content/uploads/2014/04/Origins-Microbiome.jpg

  3.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07948599&di=4171df8840af33584b7da7dd7b475259&imgtype=jpg&er=1&src=http%3A%2F%2Fpic.biodiscover.com%2Ffiles%2Fi%2F7d%2F201605160916208777.p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