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条口透承山原来是“假”的

 武医同修 2019-01-04

 

条口透承山是治疗肩周炎的名穴,名誉于国内海外,连我们的针灸教材都录入了,其地位已经属于官方认定的穴位了。

 

今天研习了黄龙祥先生的《从三个著名案例看针灸临床研究的复杂性》一文,发现原来条口透承山当初的主要作用不是用来治疗肩周炎,而是治疗腰痛。


其穴首见于50年代,河北的一个诊所大夫的腰痛经验方,当时已经有一个专门的穴名,叫“条山穴”。1965年河北省卫生厅编写的中医教材《针灸》,将“条山”归入“经外奇穴”类下, 主治仍为腰痛、背痛。

 

其实最早的记载,用小腿部的压痛点透刺承山穴来治疗肩周炎,是见于天津的王文绵的肩凝方,取穴是在足三里下三寸左右寻压痛点,如果没有找到压痛点,才找条山穴代替,但是已注明了条山穴不比压痛点效果好。

 

那难道,这么多年,我们都用的条口透承山治肩周炎是“假'的吗?


显然,在那个时代,条山穴只是一位临时演员,主治是腰痛,还没有成为治疗肩周炎的主角。那时的主角是足三里下的压痛点,随后的几年,又多发现了附近一些新点,如“肩痛穴”,足三里下2寸,“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

 

虽有发现了这么多穴位都可以治疗肩周炎,然而,为什么现在名气最高的反而是条山穴?

 

原来有这么一件事,在1974年的上海中医学院编写的《针灸学》明确记录了条山穴治疗肩周炎有特效,而正好这本书又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国外影响巨大,到了80年代,这书已经泡了几年洋水,镀了一下金,国内有几位学者又将国外有关条山穴的研究翻译回来,马山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


后来由于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针方的来历,而被误认为是治疗肩周炎的新特效方。。。嗯,国外的就是香。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怪不得。以前看到很多有关肩凝穴的报道,有说在足三里下2寸,有说下1寸,又有说下1.5寸,都说效果还不错,这么多穴位,那时真心的搞不哪个才是真的。


其实,肩凝穴不是看成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在条口穴上下的区域找压痛点下针。看来,再也没必要为了条口穴去纠结了。





关于用小腿治疗肩周炎有几种刺法,把我知道的给介绍一下:

 


1 条山的分经取穴



如果肩周炎疼痛在阳明经,就在条口上下找痛点透承山,而如果痛点在少阳经,则在条口偏外的胆经上下找痛点透承山,最后如果痛点在太阳经,就可以在更外的太阳经部位刺,或者直接直刺承山。

 

这刺法来自于尹真的《针灸心法浅谈》,关键要点是根据经络辨证,在小腿同名经上找痛点。

 


2 肩踝的关节对应



高树中的《一针疗法》里介绍山东的陈乃明教授治疗肩周炎通常是只针1针,针后往往立即见效,这个穴位就是同侧的解溪穴。


高老师认为,五十肩是因为阳明脉虚,故可用阳明经的穴位来治疗。

 

我觉得这个可以用关节逆对应来理解,肩对应踝,膝对应肘,腕对应髋。所以,陈乃明教授喜好独取解溪穴,因为肩踝有对应的关系。


而如果想要更精准一些,可以根据肩周炎疼痛的位置在踝关节周围取穴,痛在阳明取解溪;痛在太阴取商丘;痛在少阳取丘墟;痛在太阳取太溪、照海或昆仑、申脉。


为了方便定位,上面说的都是穴位,其实是一个区域,关键是在穴位的上下去寻找到对应压痛点,这样下针才能高效。

 


3 胫骨的全息概念



董氏奇穴的肾关穴(阴陵泉下1.5寸)是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刺法是深刺3寸透阳陵泉,而相反,阳陵泉也是治疗肩周炎的效穴,刺法为深刺3寸到阴陵泉。


因此,其实用肾关或者阳陵泉,虽然进针的位置不同,但针尖都到达小腿里是同一个区域。


这里起效是运用小腿胫骨的人体全息概念,肾关或者阳陵泉的位置是对应胫骨全息的肩关节。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肾关穴在脾经上,而脾和肺是同名经对应,脾和三焦是子午对冲关系,脾和小肠是脏腑别通关系。基本也能和肩上的经络都找上对应关系,除了大肠经,但如果深透的话针会经过胃经,胃经和大肠就是同名经关系。


用这种高级复杂的解释,搞的好像很有文化一样,其实我觉得用全息观去理解更好,简单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