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废名|诗四首

 大海与老人t2i5 2019-01-04


作者简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理发店


理发店的胰子沫

同宇宙不相干,

又好似鱼相忘于江湖。

匠人手下的剃刀

想起人类的理解,

画得许多痕迹。

墙上下等的无线电开了

是灵魂之吐沫。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醉歌


余采薇于首阳,

余行吟于泽畔,

嫦娥指此是不死之药,

余佩之将以奔于人生。



无题


在赴死之前

得到解脱,

于是世间是时间,

时间如明镜,

微笑死生。


小编寄语

废名的诗歌有独特的禅学韵味,也蕴含着无限的哲理。在这几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尘世的领悟,以及他对超越世俗的虚静境界的凝视与憧憬,还有他看破世俗后归入佛道的宁静与顿悟。

废名的这首《理发店》是我最喜欢的诗歌之一。乍一看可能觉得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相差太远,但其实这首诗是以庄禅的思想贯穿起来的。理发店的“胰子沫”和宇宙的关系是什么呢?由下一句中的相忘于江湖却让我们想起,这个“沫”也许说的并不仅仅是胰子沫,还有可能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沫”。这样大的思维的跳跃,让我们一跃从意象之晦涩难懂进入庄禅的空阔静远之中。

而“匠人手下的剃刀”与“人类的理解”有什么关系呢?由剃刀在理发师手中划出无数的痕迹,我们可以想到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是深浅不一,这短短的两三行里寄寓着现实与人类思想的交融。“墙上下等的无线电开了”,灵魂也开始吐出不同的泡沫,那这个泡沫是否也是“相濡以沫”的“沫”?

置身江湖,静看无数灵魂的坦露;快意人生,抛却一切相忘于江湖。姿态从容,涩中见光明,这是我遇见的废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