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播回听】中国古代龙的演化(下)

 濠梁知乐 2019-01-04


温故而知新,明代晚期的龙是这样的

嘉靖时期龙的形象

明代万历时期龙的形态

崇祯时期龙的形态(注意腹鳞,康熙也有此情况)


崇祯时期的老头龙,龙鬃 已经呈现披肩发状


顺治一龙三现的筒瓶(青花留白,眼睛呆萌)

顺治时期香炉多出现云中龙,

青花留白的龙鳞 是清早期多用的绘画手法

故宫藏顺治青花云中龙花孤


康熙五彩正面龙 纹盘

康熙时期的瓷器发色沉稳 接近翠毛蓝 龙身富有力量和弹性


康熙海水龙纹 鲤鱼跳龙门画片 龙的形态十分的凶猛具有攻击性



故宫藏康熙五彩龙纹盘 ,此龙非常凶猛,前额突出,眼神坚毅,注意力十分集中,身子多弯,明显看出缺乏调教,野性十足


康熙正面龙纹捧寿盘

康熙釉里红海水龙纹水丞,胡须上翘,四支有力。



雍正时期的龙,明显收敛了很多,也出现了很多仿制明代龙的作品,此龙为飞龙 又叫应龙

雍正斗彩海水龙纹盘。此龙看似很规矩,中规中矩。身体强壮四肢孔武有力。

故宫藏 雍正斗彩龙凤纹盘

清 雍正仿明代龙纹造型的瓷盘


蓝中泛紫的回青瓷

乾隆青花釉里红天气瓶

乾隆时期的 龙中规中矩,龙纹好像跳舞,已经没有早期龙的凶猛


乾隆龙纹 好似游玩,无忧无虑,尽显奢华

嘉庆时期的龙眼神呆滞,呈现出茫然的状态

龙纹画的虽然仔细,但是也缺少灵性,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

样子已经毫无享受的感觉

道光时期的龙四支变的纤细

胡须已经渐渐下垂,缺少精气神

呈现出老态

道光绿彩龙纹盘 官窑

同治时期的 绿彩龙纹盘

龙头也不在昂首挺胸 动作已经没有力度 苍老感尽显

同治 官窑 龙纹赏瓶

龙的脖子似乎都支撑不住龙头,龙鬃龙须下垂

道光以后的龙多为顺拐龙纹

光绪团龙,已经好似游戏,眼珠突出,龙已经感觉进入暮年,完全没有活力

光绪龙的行走状态已经毫无灵动性

和道光时期相比,似乎动作更迟缓

到了民国,龙已经成为了符号,粗瓷中 龙的形象已经大变


即使是戏路的民窑的龙纹也都成泥鳅状,无什么扭动的感觉



.清代道光时期 二龙戏珠三足炉

右面发灰色,也是道光时期的特征

扣沿处 有脱釉

窑里带

龙身修长,四支变细,胡须下垂,眼睛突出 无神无力度

都是清代道光时期龙的典型特征

手工拉坯

底足带护胎釉

青花颜色有深浅明暗 也是区别晚清的特点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第三集!

如果您觉得我做的事情对你您有帮助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赏本人

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