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魁:小说对自己而言是补足经验、打开世界的另一种方式,这不亚于专业的科普书籍对知识积累起到的重要作用。读过一部小说之后,如果感觉它的文字很好、故事性很强或者结构很棒,只要有一点能触动读者就已经很好了,不必要求它非得是高大全般的完美。 张楚:我在小说中想写那些普通人,写人性中最幽暗、最不可延伸的部分,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性。 霍俊明:现在的小说家缺乏的不是对历史的叙述能力,而是对当下的讲述能力。在当下写小说的危险在于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会被包括现实在内的很多方面所抵消。 盛可以:现在的文学所欠缺的正是那种高贵、庄严、纯粹的品质。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应不断反思,如果能把从前流失的部分和现在新填充的部分糅合在一起,写作就会有更好的创新。 李浩:许多先锋文学仅仅是作了形式上的探索,很多先锋作家的转型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非个性本质的诉求,因为他们要和这个时代所谓的诉求、甚至是和某种未来进行妥协,或者校正自己的观点。 杨庆祥:现在很少有长篇小说能写出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的人物和可以向别人转述的故事,短篇小说则很少能呈现出瞬间的爆发力。作家应当用一种比新闻记者或微博控更好的方式来讲故事。 鲁敏:青年一代的写作者在历史感、主体意识及对社会的反映等方面或许有所欠缺,似乎这是一种代际的局限。写作是一个时代的产品,是一代人的产品,那些微小的、私人的个体写作也有审美的存在,它们与宏大叙事的作品只是体量不一样,但在审美上不应有高下之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