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雷区

 夏语冰06 2019-01-05

恋爱中,回避依恋者“雷区”背后到底是什么?

导读:

前面讲了回避依恋的“雷区”是高度的自主选择权,那么为什么自主选择权对回避依恋者那么重要?

正文:

这篇是对上一篇阐述的“雷区”做进一步的剖析。

之前讲过,对于回避依恋者来说:自由选择权就是他们对的安全感来源,任何影响自由选择权的动作,都能让回避依恋者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就外化起来,就是各种莫名其妙的行为。在他们伴侣看来,回避依恋者非常“神经质”。

解释了之前原因,那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回避依恋者要把自由选择权作为自己安全感的来源呢?正常亲密关系长期相处中,互相交换一部分的选择权(或者可以理解为牺牲掉一些自己的选择权),来换取亲密关系的长期稳定,对于正常人来说,并无不可。那么,为什么对于回避型依恋者来说就难以接受?能够识别出这种难以接受的背后原因,是不是就能减缓回避依恋者在应对这种选择权牺牲时的压力。更乐观的情况是,回避依恋者本身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为什么难以应对这种压力,背后到底在害怕什么,找出原因,能够坦然应对这种压力,进而能够给伴侣一个轻松舒适的相处体验,而不是一味地被压力所产生的情绪支配,做出各种违背他们自己真实内心的行为。

为什么高度的选择权在回避依恋者看来如此重要?或者,换个角度分析,为什么在日常交往中,回避依恋者能忍受部分的选择权的牺牲,完成团队协作的工作或者集体活动.。在亲密关系进入长期相处中,却难以忍受自主选择权的牺牲。假如无法忍受本身是个“雷”的话,它只有在亲密关系长期相处中才会“引爆”。在亲密关系的初期相处阶段,它也许会存在细微的征兆,可是它并没有像后期那么影响剧烈。如此看来,回避依恋者的“雷区”,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无法忍受在长期亲密关系中,自主选择权的牺牲。

再次回到后天亲密关系的预演——回避依恋者的亲子关系中,天然存在着双重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父母间的亲密关系。回避依恋者在童年中,最初回避依恋特质形成时,往往会遭遇出现父母间亲密关系的困境。作为父母间亲密关系的外化——子女,往往被父母中焦虑倾向比较重的一方,通过预演过界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这种预演过界的负面影响就是,子女的自主选择权有很大部分被莫名其妙地剥离了。换句话说,通过牺牲子女选择权,父母拥有这个选择权的模式,加深了彼此的亲子关系的作用,通过亲子关系更加亲密的行为,父母内心会自我暗示:既然夫妻间的亲密关系的外化——子女离不开我(当然离不开,因为你收走了他们的选择权),所以夫妻间的亲密关系仍然存在。当然,这个复杂的活动,仍然是在父母自己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

这一过程造成的结果如下:

父母这方面:通过获得子女的一部分原本属于自己的选择权,从而再根本上获取了稳固而强烈的亲子关系,通过这种稳固而强烈的亲子关系,内心自我暗示夫妻的亲密关系仍然存在的事实。或者另一种情况下,夫妻关系的亲密关系已经破裂,可是通过这种强烈稳固的亲子关系,更加把子女幻想出部分的伴侣的属性,从而来弥补夫妻间亲密关系的破裂的现实。

子女这方面:对于这种来自天然属性的亲子关系中的父母,强制没收一部分自己选择权,这件事情,内心痛苦而无能无力。客观上,他们由于丧失了部分的自我选择权,一旦遭遇需要自我选择的事情时,天然会转身需要父母给出选择答案。于是,在子女的认知中,有两个影响:

第一, 原来,牺牲自我选择,才能获得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第二, 对于以上一条,自己很痛苦。如果将来能够自我建设亲密关系(成年后恋爱)中,不能忍受丝毫的自我选择权的缺失。

而且,以上两个认知,还会相互加强。加强的表现就是,子女在成年后,自我认知很可能仍然保留着——自我选择权有一部分在父母手中。换句话说,回避依恋者的选择权=自我选择+父母选择,而回避依恋者对这件事本身很抵触,可是这件事就像是小象的锁链,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自己能够逃避掉。另外,这件事带来另一个影响时,对亲密长期相处这件事,回避依恋者,产生很强排斥感。排斥的原因,就是他们认知中,新的亲密长期关系会继续重复:在亲子关系中,自我选择被没收,而自己痛苦却又无能为力的体验。成年后的新的亲密关系一旦建立,回避依恋者就会出现本能的各种不适感,而长期亲密关系中的“雷区”,自然就是伴侣对他们选择权的入侵,这样,童年的痛苦记忆被唤醒(有可能这种痛苦现在仍然存在),小象面对第二条“锁链”,肯定会选择转身逃开。

对于稳定长期关系,要牺牲掉更多选择权。可是为什么常人能够牺牲,在回避依恋者却不能。因为在回避依恋者这里,选择权就放佛溺水者能抓着的稻草,他们怎么可能放手?对于这种牺牲选择权的表象看来,确实回避依恋者没法丢弃掉选择权,在表象中应对对策就是:更多的责任的承诺+更多的自律。责任的承诺和自我约束,能缓解回避依恋者在亲密长期相处中部分不适,可是真正能弄明白回避依恋者对自主选择权极度渴求的背后原因,对帮助回避依恋者走出这个困境,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

那么怎么实现两者的稳定相处,避免彼此出现想杀的状况?请关注我的公众号:msj4526,这里会给你答案。

关于回避型依恋的一些感受

导读:

对于回避型依恋,周围反应不太理解。

正文:

首先,安全型依恋者看来,无论是回避型依恋还是焦虑型依恋,这种依恋机制一旦在恋爱过程中被激活,进入身不由己的状态,自己和伴侣都被这种相爱相杀的方式,彼此消耗很多,情感起伏很大,这一过程,安全型依恋者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的原因是,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

四种依恋类型同时存在于恋爱过程中,那么这四种依恋风格是不是存在道德属性?换句话说,安全型是不是就是高尚的?回避或者焦虑型是不是就是不高尚的?不能用这么单一的思维来认识这件事吧。

我自己是回避依恋的类型,深入自我观察后,发现自己还有轻度的焦虑依恋的特质。所以,对于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混合型依恋的特质,所遭遇到的困惑,给自己和伴侣带来的困惑,我能够有切肤之痛的理解。这也是我愿意通过重新自我认识的方式,梳理出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各自特质以及两种依恋类型相处模式中出现困惑,发现背后深层的内心变化的路程、形成的特点,找出应对方法,最初的动力。我从来不认为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是不高尚、不道德的,它们和安全型依恋一样,只是一种依赖类型,并行存在。我更愿意把这两种依赖类型,解读成一种暂时的过渡模式,这个过渡模式在幼儿期成长期成熟期都在某些方面,给两种特质的人,带来很大安全感,提供了保护力,可是过渡模式应该慢慢褪去的时候,被某些因素制约,导致迟迟不能褪去,正是因为这种延时,导致了两种特质的人,遇到了种种困惑。这种现象,两种特质的人,本身也不愿意看到,主观也不愿持续这种延时。所以,通过单线条思维,来界定回避型依、焦虑型依恋是不道德、不高尚的,这种观点是我无法接受的。你可以不理解这种现象存在,可是不能对不理解的现象直接发出歧视的信号,这本身就是很幼稚的行为。

正是机遇以上的这种情况存在,两种依赖特质的个体,由于身边存在的同类不多,周围环境的不理解,进而被“自我歧视”化了,起码有一部分被“自我歧视”化。这种现象我观察,存在的例证还不少。首先,我不赞同这种“自我歧视”,剥离感情因素,理智分析,这种“自我歧视”的结果,就是把这个延时,更加深藏化,因为怕被歧视,所以更加自我封闭,因为无法正视,所以更加严重。这种行为,在我看来,就是抱薪救火。能够自我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然,也有相当多的例证,愿意自我正视问题,可是他们遭遇了第二个问题。

许多意识到自己或者伴侣存在这两种特质的人,立刻选择了正视问题,并选择了求助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给出的教科式的回答是两种:立刻止损,抽身走人;难以割舍,无限包容。我先不评价这种现有的科学体系下,对两种特质的分析和应对策略的建议,我只想说,这这两建议,无论哪种,对于当事人,都是艰难的选择。如果没有经历过回避和焦虑两种特质在亲密关系中,形成特有的吸引和共鸣的强烈感情历程的人,执行这两种建议很容易,经历过之后,曾经沧海难为水,执行起来,很难,而且具体对的操作性,不太好。

之前一个同事小孩子,在家磕破了额头,血流不止,他急忙送去急诊,医生冷冷告诉他,先去排队。他很难接受对方这种反应。也许,能通过这件事,做个类比,心理咨询对于两种特质的态度,它们就是一种分类现象,就是一个数据,只需要按照标准流程,做标准的回答。这本身并没有错,我不否认。可是,我想说的是,能不能换个视角看(比如穆视角搜索公众号msj4526),这一个个数据样本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呼吸,有自己的快乐,有自己的悲伤,有自己的困惑,有自己不太能被人理解的荡气回肠的爱情体验,他们大部分在世俗的定义上,绝对可以用优秀来形容,面对这些小伙伴,我实在无法告诉他们,分手或者无止迁就。这很科学,可也很不人性。我还是非常长愿意通过,彼此改变,彼此相处模式的改变,形成良好对的相处体验,走出这个延时。比起分手或者迁就,能走出第三条路, 那么这条路要花点时间,可是为了彼此相爱的人,我觉得是值得的。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离开。谭嗣同就义前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我对离开者的态度,因为离开者也是曾经努力尝试的,留下者是现在在努力尝试的,我一样敬佩他们的勇气。这两句诗,我觉得也蛮准确,两种特质的努力改变的内容中,恰好也需要应对一些先天的因素。

最后一点,也是许多小伙伴问我,回避依恋这种特质能自我纠正吗?

“除非回避依恋者本身意愿,否则这种特质很难改正。”看到没有,从来就没有人否定回避依恋不能纠正。那么,无非就是怎么改正的问题。相比于守株待兔式对的无限包容,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加速这个延时的度过,早日获得更好的相处体验。比如我写了这些东西,大家也看到了这些东西,这本身不就是我们努力的证据吗?

回避依恋者为何会排斥正常的亲密诉求

导读:

长期亲密关系建立后,彼此敞开自我的安全距离,互相发出亲密诉求并获得反馈,是无比正常的行为,这也是我们亲密关系存在的意义之一。可是,这种正常的诉求,为什么会令回避依恋者无比排斥?

正文:

实验结果发现:回避人士能很快识别出和恋人弱点相关的“需要”和“依赖”这类词语,而认出和自己依恋需求相关的词语,例如“分离”“争吵”和“失去”,则需要更长时间。从实验结果来看,回避型人士倾向于贬低恋人的价值,认为他们性格软弱、有依赖心理。

——《读懂恋人心》

前面讲过了,回避依恋者自身的翻译器会错把关照、关心翻译成控制、打扰,从而为了保证自我的安全界限的存在,进而采取疏离的行为。抽象出翻译器这个概念,就很好解释了回避型依恋者这种行为。

类比一下,假设回避型依恋者身上,还存在着一个延时器。对突然发生的变化(比如伤害),本能人产生的情绪反应和理智应对,这两者是彼此互相作用的,既可以让人产生正确的行为,又可以让人产生相应的情绪。可是,在回避依恋者身上,由于延时器的存在,导致了本能产生的情绪反应,被滞后了。换句话说,外在变化和内在情绪反应,不在同步发生,中间出现了一段情绪反应的空白期(这个时期理智正常反应)。在这个空白期内,回避依恋者自身的情绪反应这个阀门被莫名其妙地关上了,他们变成了“没有情感的人“。这段时间,指导他们行为的只有理智分析,所以主观上他们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这种行为,在外界看起来,就是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声色。这也就是,我在相爱相杀的那个模型中指出的情绪线上的理智锁。

从生存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无比有利的,因为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冷静沉着的特质,更能够节省出来精力专注力,进行理智分析,采取行动,进而脱离困境。对于回避依恋者来说,这种深藏在意识层面下的延时器的存在,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发现,可是这种应对变化的反应的模式,在他们自己看来,是无比骄傲的。原因也很简单,在学习、工作中,这种先天的纯理智状态,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成绩,更大的成就,就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回避型依恋和安全感型依恋者,都是需要后天训练和自我控制才能达到。这种行为,在普通大众视角中,定义就是“独立成熟“,回避依恋者也因为这种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的能力,获得自我认可的感觉,甚至可演化成安全感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回避依恋者自我认知体系中,能够自我控制,自我应对,这是我的特质,也是一个独立成熟的人应当具备的特质。甚至,具备这种特质的人,对他们也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回避同类彼此吸引并转化的情况以后我会详细解读)。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同样,这个延时在亲密关系中,会控制回避依恋者的即时情绪体验。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自我情绪体验的滞后,这一点反证了回避依恋者最好恋人文章中提出的现象。第二,对于伴侣的亲密诉求,在回避者看来,不可思议。

在回避依恋者看来,即便处于亲密长期关系中的伴侣,自我的情绪也应该实现全部的自我管理,即情绪的独自处理。可实事是,即便回避依恋者本身,他们情绪也不是完全的自我处理的,只是被延时器给延时触发了而已。回避依恋者,对于这种困惑,对与伴侣提出的亲密诉求,比如言语的亲昵、身体的接触、感情的安慰等,会产生的抵触的情绪,继而对伴侣贴上“幼稚“”不成熟“的标签,还可能伴有对伴侣贬低。而这一切反应,在没有延时器存在的焦虑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他们会发出感慨:难道伴侣之间的亲密有错吗?我内心脆弱时候,向伴侣求助,难道不对吗?难道伴侣彼此相处,不就是为了彼此更好支持,走出困境吗?对于回避依恋者的反应,在他们伴侣看来,不仅自己的诉求渠道被封闭,而且诉求行为本身,被伴侣识别为低价值。这对于回避依恋者的伴侣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加上周围环境,对于回避依恋者特质的简单粗暴的解读,更没有回避依恋伴侣合理的求助、倾诉的的渠道,更会带来他们的二次伤害。

舒婷的成名作《致橡树》有可能被回避依恋者,拿来作为彼此独立的参照,解读给自己的伴侣。可是,相对独立,彼此支持,两并不矛盾。彼此支持,有亲密诉求,能够从伴侣身上的到应有的关爱和支持,获取力量,这才是长期亲密关系双方,应该拥有的积极有益的相处模式。而回避依恋者伴侣,通常也在一直积极地对待双方长期亲密关系。所以,能够有效地帮助回避依恋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这么一个延时器,并让他们自我愿意在亲密关系中,卸下这个延时器,是能够建立良好亲密互动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