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块商代甲骨,因为上面一个“神秘”的字,竟成为难得的宝贝

 历史解密坊 2019-01-05

自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发现甲骨以来,一大批的专家和学者,便投身于甲骨的研究,而陆续发现的甲骨数量,也多以百万计,这些出土的甲骨,分别保存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但其中却有一块甲骨,可称“甲骨大军”中的佼佼者,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脱颖而出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甲骨上的甲骨文,起源殷商时期,是我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虽主要的功能为占卜、记事等,其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甲骨文的研究,对于复现殷商的历史,具有极高的价值。但甲骨千千万万,而进入国博的却不多,所以在小编给您揭秘之前,需要先说一样东西——龙。

一提到龙,也许不同的读者,所想到的龙的作用、形状和功能也就不一样,但终归逃不了这些:神话,祥瑞,权力等等。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虽然在自然界是虚无缥缈的,但在人们的心中,却总会留下一个角落,来安放它“神”一般的位置。因此,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中,龙不仅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还一直都流传不息,龙的内涵和外延,更是深深的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那么,人们也就不禁的要问了,龙到底长什么样呢?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要追溯龙的起源,但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不同时期的人,对龙都有不同的认知:

有石器时代的“龙形石”(发现于太湖流域);

有八千年前的“土塑龙”和“石堆龙”(发现于辽宁杨家洼遗址和查海遗址);

有七千年前的“C形龙”(发现于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有六千年前的“石摆龙”和“蚌壳龙”(发现于焦墩遗址和西水坡遗址);

有五千年前的“白玉龙”(发现于安徽凌家滩遗址)等等。

由此可见,龙的形态是没有固定的,让人难以判断和描述。因此,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件甲骨,就发挥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上面有个“龙”字,也是古人第一次将“龙”画成文字(甲骨文是刻画的),所以这就基本确定了龙的形态,并且为后世学者记录龙的形态,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再看这件甲骨,虽然是块残骨,但所刻的甲骨文却依稀可辨。据专家们介绍,从上往下第五个文字,就是甲骨文中“龙”。仔细观察,这个字刻画得体态弯曲,明显可见右边为“龙头”,左边为“龙尾”,而且还有“角”。

殷商时代的人对“龙”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将“龙”形成文字,从而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考古发现的商周龙形玉佩,或者是青铜纹饰,也可见甲骨中“龙”的影子,接下来,先秦时期的“龙纹”,也是对“甲骨龙”形状的沿用和发展。后来的两汉到唐宋,再到明清和当下,人们思想中龙最原始的形态,也都是离不开这个“甲骨龙”划定的圈子,如果有其他的形态变化,那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多了后人的一些想象和修饰罢了。

看到这里,读者们对“龙”的形象,是不是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虽然在每个人心中龙的形态有千千万万,但源头一直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甲骨龙”。故此,这块“龙字卜骨刻词”能成为国宝,绝对是名至实归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