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低温期为何是湖南的“锦鲤”?

 文山书院 2019-01-05
2019年1月5日


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

    天冷了,北方人喜欢“猫冬”。古代的北方人则不同,他们可能要出去打一架。

    我们常常以为,古代气候与今天差不多。其实不然,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认为,中国历史上气候曾发生剧烈的波动。当低温期到来的时候,北方民族为了生存,只好向更温暖的地方迁移。而中原政权也不能坐以待毙,往往战争就这样发生了。宋史专家邓小南认为,北宋、南宋之交,正处于气温的明显低谷期。游牧民族的大迁徙,与农耕民族发生摩擦和冲突。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斗力,对中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宋朝之所以弱势,是中国古代各主要王朝里面积最为狭小的,气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严酷的低温期,对湖南产生了什么影响?说来有些无奈,低温期常常给湖南带来了发展契机,成为湖南的“锦鲤”(网络用语,代表运气),这是为什么?  撰文/本报记者常立军

    有个战争的导火索叫“游牧线”

    首先,辟个古代的谣:北方游牧民族绝对不是天生爱打架,他们打架的理由很“充分”。

    在工业革命以前,世界各民族都是“靠天吃饭”。无论是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还是以游牧狩猎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都受到天气的极大影响。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成果绘制的《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四暖四冷”的气候变化。每一次冷期,都会导致游牧民族生命线的南移,并与农耕文明发生剧烈的冲突。

    这条“游牧线”是一条摆来摆去的生存线。游牧线的南移不断压缩着黄河流域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由此引发的战争又导致大量民众涌向南方,南方的发展因此得以提速。

    第一次大规模变冷是在西周时期,大致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50年之间。在此次变冷之前,广阔的中华大地一直处于“仰韶暖期”,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3℃,温湿的天气使得植物欣欣向荣,肥沃的土地上植被非常茂盛,到处都是广袤的森林,即使是现在荒凉贫瘠的西北地区,在那时也是茂密的森林地带。

    第一次气候变冷,年平均气温降低了4℃以上,据《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记载,原先湿热的长江、汉江流域在公元前903年冬天的时候居然结冰: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此后又有三次大规模的历史低温期,气候的异常变化,造成了原来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很多森林向草原退化,食物的来源也锐减,使得各个民族之间关于食物获得的碰撞与斗争空前激烈。一场大的暴风雪、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都会导致牧草枯死、牛羊大批死亡,由于食物的匮乏,为了生存,戎狄、猃狁开始了对中原民族的入侵。游牧线的南移,是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气候温暖时期湖南仍是荒蛮之地

    古代的温暖可能也超过现代人的想象。

    当时的湖南,尚在远离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的南土,即使经历了几次的历史低温期,也还算是个很温暖的地方。直到南北朝时期,地处北纬29度的湖南常德,还是中药犀牛角的重要产区,犀牛与大象奔驰在洞庭湖边的旷野上。如今这些动物湖南还有,但也只能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了。湖南遍地都是的柑橘,曾经北方也有大量种植。

    植物茂盛,野生动物横行的时代,湖南并不发达,甚至可以说是荒蛮。虽然说澧水流域曾经在新旧石器时期有过相当高度的文明,楚、秦、汉时代的长沙地位也不算太差,但就整个湖南而言,依然是一个湿热而荒蛮的南土。

    气温升高导致农牧业分界线的北移。唐时期的西北与中原,成为汉文明的中心,而此时的湖南,虽然从此有了湖南之名,却依然被冷落于南方。盛唐崩塌之后,军阀割据的五代十国开始了,木匠出身的河南人马殷来到湖南,以长沙为中心,开拓出短暂而繁荣的独立王国。

    五代晚期,气温开始走低,湖南的温暖时期宣告结束,大象与犀牛,迁往了更南边的热带地区,跑不掉又不耐寒的植物,只能被冻死,湖南的自然生态因此经历了一场剧变。

    从柑橘的种植区域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作为一种典型的亚热带果树,柑橘的生长对气候极为敏感。我国是当之无愧的柑橘原产地,湖南如今更是遍布柑橘种植的大产区,然而在西汉时期,柑橘的种植区就从淮河以南转移到了长江以南,正是那一次的气候变化让北方基本与柑橘绝缘,而湖南则因此成为柑橘大产区。

    虽然气温开始变低,但湖南的整体历史运势却从此转好。

    

    最冷酷低温期间接推动湖南崛起

    气象史上的第四个低温期,是最为冷酷的。根据方志记载,湖南在这个时期下了60多场大雪,明朝时,地处西南部的永州祁阳潇水段在弘治年间冰封江面。这场持续时间长达六百多年的漫长低温期,诱发了诸多大事件。

    公元1230年的中国,历史走到了一个岔口,此时距离蒙宋联手消灭北方的金国政权仅有四年,而随后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就陷入了同样的危险境地。在这个历史变局的前夜,在高位经历了几千年震荡的平均气温却一头栽了下去,成为中国气候的一个著名分界点,其后六百多年都没能再回升到原有的水平,并在明朝末年创下最低温的记录,直到民国初年才勉强回到1230年左右的数值,如今的气温也只是回到了北宋之前的水平附近。这个漫长的低温期,究竟对湖南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北方游牧民族在低温造成的困境中奋起挣扎,开始向四处开疆拓土。辽、金、蒙先后侵入中原,致使北宋王朝最终灭亡,流亡的南宋王朝选择了淮河以南偏安,开发南方就成了一个必选项。南方各大城市迅速崛起,替代了曾经繁荣的北方城市,东京汴梁也被临安所取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同样是降温,比起严寒的北地,江南还是温润了太多。

    大批的北宋人涌入南方,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湖南从一个文化荒蛮之地,一跃而成为儒学中心之一。岳麓书院盛极一时,“朱张会讲”成为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学术交流大会。

    宋亡于崖山之后,短暂的蒙元时代,湖南表现平平,这与全国整体的颓势是一致的。但元时期,书院与寺庙的建设突飞猛进,为后来湖南的崛起也算是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明朝低温诱发江西移民湖南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那场气候的突变无疑起到了助推作用。

    自北宋开始的大降温在明末清初之际达到极致。虽然土地已达到封建社会创纪录的1000万公顷,但缴纳税赋的仅有300万公顷左右,大量耕地被豪强侵吞隐匿,此时明王朝人口已达两亿极限,加之藩王制度加速耗空了朝廷的钱粮。公元1650年,忽然袭来的寒流导致北方粮食产区大幅度减产,西北的旱灾尤为严重。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里这样记载:明朝相对于历史来说,是除了晋朝和南北朝之外的又一个雨量特别少的朝代,而发生的旱灾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人口却依然维持着极为庞大的总量,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开始大爆发。

    这样的剧烈矛盾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终于爆发,而北方民族建州女真在苦寒的压迫下,也不断向南方的明王朝发起攻击,并终结其三百年的统治。

    小冰期诱发战争,战争又导致大规模移民。对于湖南而言,明朝最重要的事件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运动,这场运动直接导致了湖南开发速度的加快。

    史料记载下当时人口大迁徙之前湖南的荒凉景象。

    “湖广正当南北之冲,蹂躏特甚,其存留老户止残余逃匿之万一耳,地广人稀”、“湖湘之间,千里为虚,驿驰十余日,荆棘没人,漫不见行迹”,政权更迭战争几乎毁掉了湖南的经济,民生凋敝,人口稀疏,大量田地荒芜无人开垦,政府主导下的移民成为了均衡人口的一个重要策略。

    江西填湖广是明初大移民的一部分,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总结:在洪武年间(早期)湖北地区的174万总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占总人口的70%。湖南全区在洪武年间的278.7万各类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间迁入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73.1万人(包括移民移入湖南后所生子女),占当时全区人口四分之一。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明朝后期,江西等省移民仍在源源不断地迁进两湖,虽然不似洪武年间猛烈,但因时间长,总量也十分可观。这些移民主要是为了在经济上寻求发展,以为两湖荒地可随意圈占开垦,有的因苦于江西等地赋重,两湖比之要轻而且逃税机会多才决定西迁。总之,出于经济考虑是这个阶段移民的一大特点,移民的过程,也是长江流域内开发格局逐渐由东向西拓展的过程,人口的大量迁入,也为湖南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明末清初,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也开始出现在湖南,湖南的文化开始繁荣起来。

    从元朝开始,很多外来作物被引进来。

    到明朝时,作物引进达到一个高峰期。红薯、玉米、土豆纷纷进入中国。在水稻产量有限的情况下,粮食种类的增多,让人们得以稳定度过因低温期造成的粮食减产。辣椒也在这个时期由南美洲传入中国,并成为长江中游及西南地区人们喜爱的食物。辣椒虽不能增加体内热能,却可以在低温潮湿的南方冬季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抵抗湿冷空气对人体造成的侵害。

    气候改变格局,食辣改变性格,虽然湖南在近代崛起有着诸多复杂的内外部因素,但气候造成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因素。进入清代之后,全国的气温整体依然处于低迷状态,但地处南方的湖南似乎受影响并不大,低温导致的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反而为湖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链接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这个名称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于1939年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Reportofcommitteeonglaciers》中创立。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小冰期低温的气候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尤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十分突出,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明代中叶以后,漫天冰雪的奇景再度降临江南、华中、华南各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水、淮河都曾经结冰,“夏寒”、“夏霜雪”的天气纪录不绝如缕,而明代中叶期间冬无雪的纪录只有两次——一次是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一次是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而当时的严寒天气,文献的纪录为:

    《江南通志》: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及十五年(公元1502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余姚江水冰合。

    祁阳在湖南衡阳西南方,有潇水(湘江支流)流经其境,在弘治年间竟然冰封江面,足见当时气候之酷寒。

    清代道光以后,气候进入小冰河期时代,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次冷的时期。一直到清末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后,才渐渐转变进入暖期。然而就在这个转暖的时期,也遭遇了1892—1893年的极端寒冬,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三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季。

    撰文/本报记者常立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