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人生规划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1-05

塬上歌者

看到一个说法,说一个人的成功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要确定目标;第二个是不管碰到什么困难,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第三个是既是失败了也不要不放弃,依然痴心不改,继续努力。这三个条件其实就是人生规划的问题,确定目标是说人生往何处去?得有一个人生的目标,第二个条件,就是行动,有了目标,不付诸行动是不行的,就像林肯说的,“我前进的很慢,但我从不后退。”第三个条件就是毅力,咬着牙坚持到最后,这是实现目标过程中,最苦痛的时候,是黎明前的黑暗,熬过黑夜,迎来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个人人生的成功关键在于毅力。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要堕落,苍天也救不了,人要坚强,绝处也能逢生。如果不努力,坐等天上掉馅饼,那你不会成功的。马云讲过一个故事,说池塘里的荷花的开放,每天开放的数量是前一天的2倍,到第30天的时候,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问:荷花开到一半的时候是第几天?估计不少人都会说在第15天,其实呢,是第29天。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也就是说第30天荷花盛开的速度最快,是前29天的总和。人的一生就如这荷花开放,你必须努力再努力,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每走一步,甚至付出比前一步更多的力量。可是有人就是受不了这日复一日,久久为功的煎熬。话说得很好,可是真的落到自己头上,那是需要毅力的,有的人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很少有人坚持到第29天,而这个时候离成功也就一步之遥。

王阳明读私塾的时候,私塾老师问他,你将来想做什么?王阳明不假思索的说:“读书做圣人。”我不知道老师听了他的话,是一种什么表情。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出了不少圣人,有一种说法,五百年出一圣人。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看,其他文明半路夭折,出的圣人肯定没有中国多。从中国历史看,中国历史大约出了近600名状元,圣人比其他文明要多,再多也是屈指可数的。做圣人,这是多大的理想,但王阳明就是树立了这样的目标,他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了目标,就得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那么怎样才能当圣人,王阳明也不知道,最初他想学武报国。于是研读兵法,练习骑射,甚至背着家人跑到了今天的东北去考察军事地理,东北在当时那可是女真族的天下。之后,面对天下纷乱之势,王阳明上书朝廷“愿领精兵一万,征战沙场,直捣逆贼巢穴,使海内共享太平。”王阳明的父亲吓坏了,担心惹出麻烦,立即采取措施,让王阳明结婚,希望通过婚姻来牵制他。结婚之日,王阳明却找不到了,后来在一座道观中找到他,此时王阳明正与当家的道士相谈甚欢,忘了今日是洞房花烛之日。

结了婚的王阳明依然不改其志,继续在追求做圣人的目标上不懈努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效法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探究事物的原理。王阳明对着院子里面的竹子,思索了七天七夜,竹子倒是格了,但没有达到致知,没有探究出什么真理了,反而大病一场。不管咋样,这是王阳明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成就的起点,王阳明似乎隐约感觉到了什么,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有人讲过,说人的一生大概有7次左右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需要日复一日的不懈投入,需要竭尽所能,需要穷尽各种努力,就是说把不想的办法都想了,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所以说,如果有目标,不能等,要朝着目标行动起来,不管遇到什么挫折。

王阳明参加了三次科举会试,两次都落榜了,面对这个人生的挫折,王阳明不但没有气馁,而且信心满满,不仅自己能够心安理得面对现实,而且劝慰落榜朋友,世人以落榜为耻,我却以落榜动心为耻。果然,苍天不负王阳明,在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金榜题名,并步入仕途。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总是让你逆境与顺境不停的交替,没有一马平川的时候。王阳明由于打抱不平,得罪了当权者刘瑾,被捕下狱,还被廷杖四十,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几乎送命。最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做了一个小小的驿丞,在赴任的路上,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通过诈死逃过一劫。当时贵州属于蛮荒之地,被贬者通常有去无回,面对从如此人生困境,王阳明都处之淡然,没有抱怨,而是顺风俗教化当地百姓。苍天不负苦心人,命运最终也眷顾了王阳明,在龙场,王阳明终于大彻大悟,明白了心即是理,圣人之道就在自己的心性之中。王阳明说:“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龙场悟道使王阳明最终实现曾经的志向成为一个圣人。

此后,王阳明随几经沉沦,屡遭磨难,最终都化险为夷。“心学”在王阳明这里完成了体系构建,其影响海内外数百年,是五百年来,唯一能做到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圣人。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全歼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成为闻名日本的英雄。在庆功宴上,东乡平八郎说:一生伏首拜阳明。这里说的阳明,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的“心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心即是理”;第二个层次“知行合一”、第三个层次“致良知”,“心即是理”,就是是用本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知行合一”,是将内心的善意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修养和能力,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就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认识“知”,更应以“行”实践“知”,“知”“行”统一,为之“善”。“知行合一”源于江西剿匪实践,江西剿匪从中国战争史的角度讲,算不上有什么意义,但与王阳明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单纯的讲“心即是理”,因为没有生活、社会的实践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心即是理”必须用于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就是说它能打土匪,能当饭吃。于是在“心即是理”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不仅要“知”,还要“行”,知而不行与行而不知,不能说真正的知,也不能说是真正的行,知只有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再从实践得到的经验,补充到知中来,这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次以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甚至可以说引无数东亚英雄竞折腰。

从人生规划的角度看,王阳明的人生规划是一个典范,先确定一个人生的目标,此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既是失败了也没有放弃这个目标,依然痴心不改,奋勇前行。奋勇前行有三个标志,一是不为情绪所左右,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二是不为别人的想法所左右,一定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三是拥有获得真知的能力。叔本华也说过“从根本上说,只有我們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王阳明十二岁立志做圣贤,之后以毕生之志与心血都在圣贤之路上,走过许多歧路,歧路走过了方明白,其实一步也没有白走,只要守住自己的本心,便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尽管你并不知道自己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只要能守住本心,一切结局就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黄庭坚《赠元发弟放言》“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黄庭坚

朴素是一种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