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东夷之战

 泰阳汉子 2019-01-05

曹操作《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指的是“酒”,之所以用“杜康”指代酒,因为“杜康”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酿造出酒的人。“杜康”又叫“少康”是大禹的后世子孙,夏代的君主。

“少康”在夏代上演了一场“王子复仇记”,复兴了夏后氏的社稷。少康姓姒,其高祖父是禹,曾祖父是启,少康出生的时候夏后氏的社稷被夺、父亲已死,少康的母亲逃回娘家有仍氏而生下少康。

华夏东夷之战

少康出生之前夏社稷相当不稳定。虽然《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看起来平淡无奇:“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然后发生了历史有名的“太康失国”事件。为什么太康失国,《夏本纪》没讲。然后是“太康崩,弟中康立”。帝中康时,掌管日月运行的羲和淫乱而被讨伐。接下来就是“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关于少康时发生过什么事,《夏本纪》只字未提,一句话之间作为夏代君主的少康已经从生到死,接下来就是“帝少康崩,子帝予立。”似乎少康就是正常继位,正常去世,又正常传位。

夏社初建的时候非常不稳定。夏之前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传承儒家解释为禅让,有德者居之,其实应该是以力服人,以武威服。禹治水有功,建立了自己的权威,有了受拥戴的基础。会稽之会因为防风氏迟到而触及自己的权威,禹杀了防风氏,加强了自己的权威。禹传位给儿子启,部落联盟的形式过渡到了第一个早期王朝。夏朝虽然建立,并且以父子的形式传承,但是早期部落联盟中武力征服而成为首领的制度还没有完全被代替。所以在夏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不断受到挑战。

《竹书纪年》说太康继位后,居斟寻,“畋于洛表”,羿入居斟寻。太康在洛水游猎的时候,有穷氏的羿趁机夺取了夏都。按《竹书纪年》来看,这是东夷对于帝位的一次夺取活动,完全是趁虚而入,并不是后来传说的太康“游畋失位”。如果说大禹有功绩,有权威,部落氏族不敢不服,那么启作为大禹之子可能是得到了一些大禹权威的护佑,所以能建立夏朝。但是到了太康,作为大禹的孙子,距离大禹的时代已经有点遥远,夏朝刚建立并不稳定,父死子继的方式还没有成为牢不可破的定例,那么原来那些非常有武力的氏族就要来夺取首领的位置。作为东夷集团的后羿夺位就是东夷集团对于华夏集团首领之位的一次冲击。

华夏东夷之战

太康之后,羿建立了有穷国,居于穷石,即现在洛阳以南。而太康的弟弟仲康则居于斟寻为帝。实际上夏社已经被羿夺取了。仲康之后传位于相,相迁于帝丘,即现在濮阳。但是羿的强暴荒淫引起不满,东夷的另一首领寒浞杀羿自立为帝。寒浞又让自己两个儿子浇和豷攻灭斟灌氏和斟寻氏,杀帝相。寒浞姓“妘”,这是上古最早的姓氏,属于祝融八姓之一,所以由此可见,寒浞所属的氏族部落也是原来部落联盟里比较有势力的一支。可以说在寒浞杀了羿和帝相后,他就成了夏的君主。

但是寒浞没有抓到帝相的妻子后缗,并且这时后缗已怀孕了。怀孕的后缗逃回东方有仍氏之地,那是她的娘家。后缗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成了有仍氏的牧正。当寒浞又来捉拿少康的时候,少康的贤能之名让寒浞知道了,又派人来抓少康,少康又逃到有虞氏。有虞氏嫁二女给少康,封于纶邑,即现在虞城。少康收夏众而设官职,夏的遗臣奔于有鬲氏的伯靡听说了消息也都来归附于少康。少康又重新组织起自己的势力准备夺回帝位。

华夏东夷之战

少康率夏众打败了寒浞,归于夏邑,诸侯闻之,立为天子,从此少康复国,夏后氏又恢复社稷重享祭祀上天的权力。

少康之后华夏与东夷仍然不断纷争,直到夏桀时被殷商所灭,东夷取代华夏建立了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