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贵阳——甲秀楼

 木香草堂 2019-01-06

   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中心,是贵阳的标志建筑,甲秀楼图案是贵阳的市徽图案。

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至今已有420年历史,明万历年间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连接南明河南北两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取名“甲秀楼”,为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自此以后,贵阳果然出了许多著名人物,如: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周起渭,清代进士李端桀,清代文状元赵以炯,还有明末以“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杨世龙,清武状元操维城等。

贵州贵阳——甲秀楼
   从古到今甲秀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甲秀楼建成不久,天启元年(1621)即遭焚毁,总督朱燮元重建,改名“来凤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巡抚田雯重建,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为宣统元年(1909)重修。

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建在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在清代,这里是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建楼以前,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

贵州贵阳——甲秀楼

贵州贵阳——甲秀楼

   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有石拱桥连接南明河的两岸,从远处看,石拱桥像一条浮在水上的玉带,因而称“浮玉桥”。浮玉桥横跨在明净的南明河上,两岸翠柳烟笼。它原先有九个桥孔,桥下的涵碧潭在此回旋荡漾,形成“长江水倒流,九眼照沙洲”的奇观。

贵州贵阳——甲秀楼

   桥上建有小亭“涵碧亭”,四角攒尖顶建筑,飞檐翘角。清晨和傍晚,有人从桥上悠然走过,从远处眺望,仿佛是在水上行走。亭上清贵阳知府汪炳璈撰的楹联“水从碧玉环中流,人在青莲瓣里行”,点出了它的神韵。汪炳璈(1808-1882),字仙谱,湖南宁乡人。清道光举人,曾任保定知府,后调任贵州,历任贵阳、遵义、安顺、铜仁、镇远、大定等府知府。汪工吟善画,联语尤精,每到一处均有题咏,盛享“风流太守”之名。

贵州贵阳——甲秀楼

   涵碧亭的另一侧,还有楹联:“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 清代桂馥撰。桂馥,字治臺、筱薌,江西临川人,在贵州为官三十余年,自称黔中老吏,嗜古、工画。

贵州贵阳——甲秀楼

   在浮玉桥的北入口头立有石木牌坊,为三门四柱七楼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雄伟。

贵州贵阳——甲秀楼
   牌坊上有“城南胜迹”四个大字,为集苏东坡字而成。

贵州贵阳——甲秀楼

   牌坊门柱上雕有八只石狮,它们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以高处俯冲下来的“下山师”。在贵州的古建筑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下山狮,这些虎虎生威的下山狮,表示贵州山多,“地无三尺平”的说法。

贵州贵阳——甲秀楼

   浮玉桥的南端有翠微园,占地四千多平方米,是一组由寺庙、书院和园林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关门了,未能进去观赏。

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建筑,高22.9米,楼上下三层,层层收进,这种构造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贵州贵阳——甲秀楼

贵州贵阳——甲秀楼
   楼阁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相护,华丽宏伟。

贵州贵阳——甲秀楼

贵州贵阳——甲秀楼

   楼额“甲秀楼”三字,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楼额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的两块,另据过去照片,配写了“甲”字。

贵州贵阳——甲秀楼
   楼下浮玉拱桥飞架南北,桥下清流回环,形成涵碧潭。这里是贵阳的市中心,登楼远眺,四周高楼耸立,历历在目。

贵州贵阳——甲秀楼

贵州贵阳——甲秀楼

贵州贵阳——甲秀楼

   入夜,华灯齐明,楼桥亭台与涵碧潭交相辉映,恍若仙境。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贵州贵阳——甲秀楼

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历经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而矗立不倒,它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