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年前的保定梁家胡同、枣儿胡同……

 藏书胜似藏金 2019-01-06
唯美旋律沈子煊 - 萨克斯

20年前,也就是1996至1998年间,在保定开始旧城改造的时候,老城区的许多建筑面临彻底拆除。那时候,黑马(毕冰宾)先生,用自己的相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本期刊发的是梁家胡同和枣儿胡同。

、20年前的梁家胡同

1
梁家胡同的街巷

20年前,梁家胡同的街巷。可以看到胡同里的两根水泥线杆,右侧的房子已经漏雨,用白色塑料布遮住了顶子。写着“加工服装”的这处房屋,拆出了一个墙洞。

2
残破的门口

20年前,梁家胡同的街巷一处宅院门口。可以看到门口钉着报箱,门口的砖石已经非常斑驳。

3
门洞里停放着摩托车

20年前,强烈的阳光照在这处门口。可以看到门口里面停放着一辆摩托车,牌照看着是“冀F”。

4
胡同内的幼儿园

20年前,透过这处门口,看到一家幼儿园,牌匾是“育耕幼儿园”,下面是“梁家胡同四号”吗?

20年前的枣儿胡同

5
狭长的枣儿胡同

20年前,枣儿胡同面临拆迁吧,可以看到本来就极窄的胡同内对着一堆残砖破瓦,已经挡住了去路。远处,可以看到一个人站在一辆三轮车旁。当年的小胡同,窄得只能通过一辆三轮车。

6
面临拆迁的房屋

20年前,枣儿胡同面临拆迁的一处院落。可以看到街的尽头有拐弯。近处的木板预示着拆迁开始了。

7
保留下来的枣儿胡同的院落

20年前,枣儿胡同31号。枣儿胡同位于原北市区(今莲池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正西550米,东西走向。西偏北,东偏南,东起北大街,西至新北街(今莲池南大街),另有南北的支线通往梁家胡同。路长261米,宽2米,沥青路面。

8
枣儿胡同31号院

20年前,枣儿胡同31号院的院落。如今这里已是折扇展览馆。该胡同两头窄,中间宽,形状似枣,故名枣儿胡同,西段原东西走向的路段称大枣儿胡同,东段称小枣儿胡同。南北支线称北枣儿胡同。31号院,曾为民国时期易县人许润民旧居,是枣儿胡同里面最讲究的建筑。民国32年(1943年),该人在西大街开了保定第一流的照相馆——“真光照相馆”。建国后,真光照相馆改为保定第一家国营照相馆。微友“低声浅笑”小时候住过枣儿胡同4号。据微友“一生求知”指认,门上字体隶书是“履中蹈和”。履中蹈和是个成语,意思是走路脚不要偏,做事要和为贵,做人要平和点。

延伸阅读枣儿胡同31号院


如今的枣儿胡同31号院是“秋闲阁艺术馆”,该馆是目前河北省关于扇文化宣传及折扇专项藏品免费展示的唯一一家艺术馆。馆内展示了明朝、清朝、民国到当今的书画名家和政界名人的作品3000余件,其中吴昌硕、吴作人、齐白石等众多书画名家的成扇多达500余件。艺术馆还珍藏有32件清代状元扇,在国内收藏界独树一帜。

秋闲阁艺术馆馆长孙新怀(左)与到秋闲阁艺术馆调研的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姬琳合影。

广告

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

作者:黑马

当当

、这里是穿行楼东街吗?


这张照片是不是穿行楼东街?

拍摄者黑马先生介绍

黑马,在《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比喻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此次,“20年前的保定”的拍摄者黑马先生,是翻译、编导、写作者。他本名毕冰宾,1960年生于靴城保定,山东籍,现居北京。小学在向阳小学,中学在三中,大学在河大,后在福建师范大学获英语硕士学位。

毕冰宾先生曾作为英国诺丁汉大学劳伦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勒迪希国际写作之家访问作家,在德国、澳大利亚和捷克的大学开过讲座。出版劳伦斯作品译文十余种,包括《虹》《袋鼠》《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文艺随笔》《劳伦斯散文》和《《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集》;另翻译有《劳伦斯传》和《劳伦斯绘画》。著有长篇小说《孽缘千里》和《混在北京》,两书均在德国出版德文版,书名分别是Das Klassentreffen和Verloren in Peking ;学术著作为《劳伦斯叙论集》;散文随笔集有《心灵的故乡》《情系英伦》《名家故居仰止》《写在水上的诺贝尔》和《挥霍感伤》等。文学采访录为《文学第一线》。纪实作品集是《国际倒爷实录》。《混在北京》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1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毕冰宾先生在河大南院外文系楼前留影。

2015年出版《劳伦斯文集》和《混在北京》插图版(人民文学出版社);随笔集《我们一起读过的劳伦斯》。

2016年出版散文集《北京的金山下》和《我的保定,你的诺丁汉》。201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文学地图》。

征集“我的回忆”资料

靴城保定的历史,需要您的参与,请您来回忆曾经的保定生活。今天,刊发的闪保利先生的《50多年前的选民证》。如果您有何回忆,希望您也能够参与。

我保存着在河北农大选区领到的《选民证》,日期是1965年10月21日。那年我刚刚22岁,至今己经50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70多岁了。


这张选民证已经发黄,尺寸是10.5cm×7.5cm,铅印黑字,上面是2号字“选民证”,下面是姓名、性别、年龄;“注意”:一、凭证参加选举;二、只准本人使用。县(市)选举委员会,盖有红色圆型印章“保定市南市区选举委员会”。我还清楚地记的,单位推举的候选人,他们都是先进模范人物,经过了上下反复酝酿,征求意见后,进行差额选举。那天,教职员工在农大办公楼前集合,大家排成了一条长龙逐个投票,人们把象征着权利的神圣一票投入选举箱。然后,有专人在选民证背面盖上长方形红色戳记“已参选”。统计完票数后,河北农大选区把选举结果上报南市区选举委员会。


我第一次见到《选民证》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后,全国进行民主选举国家政权机关组成人员。帮助街道做宣传工作的女青年,到我家给父亲发放选民证,证上事项已帮助填好,发放的同时还向父亲做宣传:我国宪法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在选举那天,邻居婶子大娘们穿着干净整洁的服装,相互打着招呼,高高兴兴,扭扭哒哒地结伴到投票站投票。过去妇女是没有这个权利的,甚至都没有自已的名字,这是翻身解放后,他们一生中第一次履行的民主权利啊!当时我还不够法定年龄,不能参加选举。当时我想,等我长大了,也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如今我70多岁了,早已享受了选举权,遗憾的是,至今还未曾享受过被选举提名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