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省区域面积最小的县——侯马市/列国志

 金色年华554 2019-01-06


侯马,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全市下辖5个街道、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74平方千米,是山西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小的县市,总人口25万(2014年)。城镇化率61.8%,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侯马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市、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

2016年12月7日,侯马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侯马历史

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将晋国都城自今翼城县境迁至新田(今侯马市区),称为新绛。

秦统一全国后,置绛县,县治新田,属河东郡。

唐贞观十年(636年)曾于此置新田府,后废。

明洪武八年(1375年),绛州金台驿迁此,设侯马驿,北接平阳府,直达幽燕,南出铁岭关,通往秦、豫、蜀、楚,为北方最大的驿站之一。因配备马匹多,过往的朝政要员多在此食宿等候,换乘马匹,故称侯马。

 

晋国概况

山西简称“晋”,“晋”字来源于西周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名——晋国。


 


公元前1040年前后,晋国的第一代国君叫姬叔虞,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同胞弟弟,因被封在古唐国,所以又叫唐叔虞。《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据考证就是现在山西南部的翼城、曲沃、侯马一带,疆域不是很大,只有方圆百里,地位也只是一个二等的侯爵国,到了他的儿子燮父执政时,改国号唐为晋,称为晋侯,这就是山西简称的由来了。

 

从叔虞封唐建国到第十世君文侯,共将近300年的时间,是晋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晋国曾发生了一次短期的内乱,嫡长继承制第一次被打破。什么叫嫡长继承制?举一个诸侯国的例子来说!诸侯国国君的地位和所有的财产世世代代都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该诸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叫“次子”或“庶子”,为“小宗”,小宗可以在朝为官,因他们是与国君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所以叫公族大夫。那么晋国的这次内乱是怎样发生的呢?在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世国君穆侯去世,按礼制本应由他的儿子太子仇继位,但穆侯的弟弟殇叔先下手篡夺了君位,太子仇只好逃到其他国家去避难,但他并没有忘却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不断地磨炼自己,休养生息。四年后成功袭杀了殇叔,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切,这就是第十世君晋文侯。


 


文侯在位三十五年,执政时间是西周晋国十位国君中最长的一位,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是在公元前770年,与郑武公、秦襄公联合出兵,保驾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洛阳在镐京的东边,历史上称为“东周”。文侯护送和稳定当时的政局有功,周平王对他进行了嘉奖和赏赐,历史上这个事件称“文侯勤王”。

   

随着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晋国争霸中原的时期,在春秋早期晋国内部爆发了两次内乱。第一次是公元前746年,文侯病逝后,他的儿子昭侯伯即位,之后不久,昭侯把叔叔成师封在曲沃,号称“曲沃桓叔”。古曲沃并不是与侯马相邻的曲沃县,而是今闻喜上郭村一带。史书记载,桓叔当时已58岁,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曲沃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很快成为晋国第二大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他的私欲也在不断的膨胀,桓叔已不满足于现状,萌生了篡夺自己侄子昭侯政权的念头,但他这一代并没有取得成功,直到他的孙子武公时在公元前678年打败了晋国的大宗。因为他是小宗,不是正统,要正式被列为诸侯,必须得到周王的认可。当时的周天子周釐王很贪财,武公便投其所好,用大量的金银宝器贿赂,周釐王非常高兴,不仅承认了他的合法地位,还把晋国由侯爵国提升了一级,成为一等公爵。这场历时67年的内乱至此结束,史称“曲沃代翼”。 


   


晋武公在继位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献公继位,历史对晋献公的评价很高,是他让晋国走进了强国之列,是他让晋国有了争霸中原的实力。献公刚继位时,晋国内乱刚刚平息,疆域并不是很大,综合国力也只是一个二三等诸侯国的水平。为使晋国强大起来,他对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吸取了先祖曲沃代翼的历史教训,毫不留情的诛杀和自己同宗同族的叔侄昆弟们,启用异姓大臣辅佐朝政,使晋国没有了公族,这却为以后的六卿争霸、三家分晋埋下了祸根。他对外用兵,开疆拓土,二十六年中消灭了十七个诸侯国,三十八国臣服于晋国。晋国在当时强盛一时,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当时人们就把晋国同齐国、秦国、楚国并称为四大强国。献公晚年宠信骊姬,事事对她言听计从,致使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夷吾出逃,晋献公死后,各公子为争夺君位,晋国又陷入内乱之中,史称“骊姬乱政”,这是晋国在春秋早期的第二次内乱。


   


后来的惠公夷吾和怀公圉在位的十五年中,不仅没给晋国带来一丝的好处,反而使晋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当时这种局面直到文公重耳执政时才得以扭转。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今山东省范县南)晋文公信守对楚成王的承诺,退避三舍、又诱敌深入,打败了南方大国楚国,于同年5月27日在践土会盟各路诸侯,被周襄王正式册封为“侯伯”,成为“中原霸主”,从而开创了晋国长达一百五十年的春秋霸业。

   

文公的继承者襄公曾多次击败秦国,使秦人无法东进,只能向西扩张领地,即使有后来的秦穆公称霸,但是就其称霸范围来说,那也只是一个区域性霸主,远不及晋国的影响力大。但是好景不长,晋襄公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临终前他把太子夷皋托付给一个异姓大臣赵盾来辅佐,因为当时灵公年幼,所以赵盾作为托孤之臣牢牢把持着晋国大权,曾多次会盟诸侯,开创了卿大夫会盟诸侯的先河,从此异姓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内部斗争越来越激烈。

   

到晋成公末年,在城濮战败的楚国复兴起来,北上与晋国重新争夺霸权。到公元前597年,由于晋国内部的不团结,在邲之战中被楚国打败,这场战争的惨败导致盟国纷纷背叛晋国投奔楚国,晋霸业受到严重威胁。这时晋国国君景公发愤图强,他清楚地认识到晋国长此以往,霸主地位不保,甚至还关系到国家的社稷安危,于是率先出兵灭掉位于山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赤狄,消除了后顾之忧,又在鞍之战中,制服了东方大国齐国,晋国逐渐又巩固了霸主地位。

   


虽然国际形势有所改善,但晋国内部君臣之间相互猜忌,大臣之间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赵氏集团更是仗着家族实力骄横跋扈。景公为削弱私家势力,特别是赵氏家族,决定迁都。《左传》“成公六年”记载,景公对于都城选址这个问题征求韩献子的建议,韩献子曰:“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就是说新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长久居住不易生病,有汾河和浍河把污秽给流走的,当地百姓德行好,服从政令,如果迁都到那,有利于晋国的长远发展。公元前585年夏四月十三日晋国迁都新田,新田为今侯马。由此可见,侯马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宜居城市。晋国在新田相传13世,历时209年,这一时期称为新田时期,期间取得的辉煌文化就叫新田文化。迁都之后的第三年晋景公感觉时机成熟,发动“下宫之役”,一举诛杀了赵氏家族,唯独留下自己的妹妹赵庄姬,而庄姬此时已怀有身孕,后来她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赵武,赵武就是民间所说的“赵氏孤儿”。

   

景公的儿子厉公在麻隧(今陕西泾阳)之战大败秦国,鄢陵(今河南鄢陵县)之战大败楚国。之后悼公任用魏绛与北边的少数民族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使晋霸业在新田得到了中兴。可见灵公,成公,景公,厉公,悼公时是晋国的经济、军事力量最强盛的时期,“晋国天下莫强焉!”


   


第二十九位国君晋平公时,晋国政权已由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行氏、范氏六家卿大夫把持,公室的土地日益减少,最后只剩下绛都新田和曲沃二邑,六卿的土地与日俱增,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封建因素在晋国不断增长。随着晋国内部斗争的升级,六卿中范和中行两家最先败亡,后来韩、赵、魏三家又共灭智氏,实际上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形同虚设、名存实亡了。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使者到洛邑朝见周天子,请求被列为诸侯,周威烈王看到晋国大势已去,于是册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晋静公二年即公元前376年时三家废静公为庶人,后世把韩、赵、魏三家称为“三晋”,从此相传了37世历时六百年多年的晋国历史至此终结。

 

侯马皮影

侯马民间艺术家廉振华及其弟子赵翠莲,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致力于皮影事业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皮影艺术风格。侯马皮影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民间艺术展,获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颁发的“民间艺术珍品展金奖”。并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欢迎。“振华影屋”和赵翠莲皮影制作室也成了中外友人和专家学者参观考察的必经地,“侯马皮影”作为珍贵赠品,维系着侯马与友好城市和尊贵宾客的深厚友谊,也成了侯马的文化产业精品。

 

文化侯马

侯马市旅游资源以古遗址、古文物、古建筑等为主。其中,侯马盟书,金代砖雕舞台等,闻名中国乃至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侯马市对外开放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景点有:侯马战国奴隶殉葬墓、台骀庙、唐太宗庙正殿、传教填充砖塔、普济寺、通济石桥、宝峰院、忤逆坟、罗衫坡与孟姜女手迹、彭真同志故居、香邑湖风景区、铸铜遗址、晋博园和晋国宝鼎等。

 

晋国古都博物馆

晋国古都博物馆位于侯马市市府西路,始建于2003年10月,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分东楼展厅与西楼展厅两部分,馆内展示了在侯马出土的晋国及各朝代珍贵文物六百余件。其中部分馆藏文物“空首布币”、“晋侯鼎”等是世界罕见的珍品。是山西晋南地区唯一的集古文物、晋文化于一体的博物馆。

 

新田广场

新田广场位于侯马市区中心,总占地150亩,是山西省最大的园林式广场。其轮廓构图为侯马市最早出土的晋国货币“空首布”的造型,加上广场的浮雕文化墙、广场主雕塑,体现了侯马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墙巨幅绘画“叔虞封唐”、“践土会盟”、“城濮之战”、“迁都新田”、“虒祁听乐”和“魏绛和戎”等再现了晋国春秋战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新侯马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侯马大型集会、休闲、文化、娱乐、文艺演出的场所。

 

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是1961年3月14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也是早已为史学家、考古界确认的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地。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376年,经13代国君,直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在此建都209年。

 


侯马晋国遗址现已探明和发掘的遗迹共有40余处,其中古城遗址10处、宫殿台基4处、宗庙建筑群1处、手工业作坊遗址6处、祭祀坑带11处、墓地8处。这种大规模和多类型的集合,至今所揭示的各类遗址向我们全面展示了2000多年前晋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等。这些遗址各自具有一定的位置和范围,又相互关联,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古文化整体。这样规模巨大、类型完整的古遗址群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为全面研究先秦社会变革和晋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虽然到目前为止,它的许多内涵还埋藏在地下,但已经发现的遗址、遗存所呈现的光辉,已使它显得非常珍贵。

 


经过五十年的考古发掘,侯马晋国遗址已出土各类文物十几万件。出版的专著有:《侯马盟书》、《侯马铸铜遗址》、《上马墓地》、《晋都新田》、《侯马陶范艺术》、《乔村墓地》等,发表于各种杂志的资料和研究文章有二百余篇。

 


半个世纪的考古研究进一步证明,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初期分封的晋国,到了东周时期已是中原地区数一数二的强大的诸侯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号令诸侯长达一个半世纪,称霸时间最长。公元前585年晋迁于新田(即今侯马市),直到公元前475年晋国霸业结束,占去了三分之二。一代强晋于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瓜分。在此期间,政治上,在废除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的社会改革中,产生了君主集权的郡县制、官制和地主阶级的法制,为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集权制政体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促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文化上,晋都新田时期,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期,恃强凌弱、优胜劣汰的斗争,使晋人形成了一种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种精神激励下产生了一批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也造就了晋文化的历史辉煌。

 

平望古城内的大型宫殿台基遗址

是晋国的“公宫”,即晋公处理朝政的地方,是晋国遗址保护的重中之重,由于它位于侯马市西郊的农田内,台基周围农民的耕作和自然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着宫殿台基遗址的文物安全。为了加强对该遗址的保护,我们将台基及其周围的100余亩土地租回,在台基的四周修建了步行沙石路,沙石路外种植乔木、灌木进行绿化,既防止了农民耕作对台基本体的侵蚀,有效的保护了该宫殿台基遗址,又美化了平望古城和大型宫殿台基的环境。为了加强对古城遗址的保护,同时进行旅游开发,我们正在编制《晋国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晋国古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大大地推动侯马市旅游业的发展。

 

庙寝遗址公园

庙寝遗址公园是晋国晚期的宗庙建筑群遗址。庙寝遗址公园占地42亩,为了充分展示晋文化的内容,在公园的绿地和硬铺装间点缀着侯马出土的晋国文物图案。如:“空首布”、“盟书”、“铜器”等。在公园大型建筑基址上,修建了一周展示晋文化典故的石刻围栏。庙寝遗址公园已成为人民浅识晋国历史,领略晋文化的一处人文景观。同时,它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处以保护地下文物为主的遗址公园。

 

铸铜遗址公园

侯马铸铜遗址位于侯马市牛村古城东南(今平阳机械厂厂区、生活区及周围),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侯马晋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平阳机械厂建设工地,1960年到1963年由文化部组织18省市考古工作,在这里进行大会战,发掘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出土陶范3万余件,后来在其周围又 有多处发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铸铜遗址周围建起船舶工业部大型军工企业——国营平阳机械厂,现改为北方重工集团。现代工业制造企业契合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铸铜业的遗风,古今铸造、制造工艺和手段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台骀庙

台骀庙位于侯马市区西部高村乡西台神村北的汾河岸畔,始建于东周时期,规模宏大,汉、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曾修复,现存为明崇祯八年和清乾隆年间的建筑,据专家考证,台骀是尧、舜之前的治水英雄,是中国张姓氏的鼻祖。台骀庙的荫陈,也就是白蒿,是清心明目、舒肝润肺的绝佳良药。每年初春二三月间,草长莺飞的季节,引得不少村民和游人争相采摘。古时候“汾隰流云”是台骀庙下河流、田畦、农耕,这一田园风光的写照。

 

著名人物

彭真(1902~1997)

生于侯马市垤上村,曾参加过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谭晶

1977年9月11日出生于侯马,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的青年歌唱家。


一带一路上各国各地区基础数据,尽在西行列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