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在西城,小寒和“涮锅子”更配!

 义聚成酒铺烤涮 2019-01-06


今天是“小寒”

在如此寒冷的节气里

吃顿火锅是再舒服不过的选择了

来,今天我们和您聊聊

老北京的“涮锅子”


“涮锅子”这词

不知道是不是就光咱北京的老少爷们用

不过做过实验

同是咱们北方地区拥有豪迈气质的陕北人民

和他们聊天时刻意带出过这仨字

真的不知何意



我这么大吃过很多种涮锅子,四川的火锅无论在饕餮之时还是在第二天都会让你感到热力与热情。南方的海鲜火锅则略显文雅,偶尔吃两回还可以,要是经常光顾感觉无论从腰包还是从胃口都接受不了。老婆比我有口福,在云南吃过一种牦牛火锅,不过看着她从云南带回来的牦牛肉,已然推断出此火锅想必也不很适合我的口味。除此之外还吃过小涮锅、豆捞等新派火锅,而相比之下还是觉得咱老北京的铜锅涮地道、洒脱。



 在云南有人挤兑我老婆,说咱北京的涮锅子平淡无味就像刷锅水,而他们的火锅从汤色上便属于营养和味道俱佳,闻听此言一时无语,后悔没有跟老婆同行,这辈子是最听不得有人挤兑咱北京的玩艺儿,尤其是在丝毫不知所意的情况下妄加评论。



北京涮锅子讲究木炭铜锅,正因为这两样的巧妙结合,才使得肉在锅内经过涮煮后,会有另外一分味道。而大家围坐一起,侃大山喝酒、大口吃肉则又显示出了几分爷们儿的豪迈。清汤不假,可清汤的目的则是为了突出肉的鲜香,白水儿中放上葱葁、香菇、海米加以提味儿,画龙点睛间,更显示出料不在多有味则灵的效果。



表面平淡无奇的北京涮锅子,其深蕴的内涵或许正如北京城北京人的生活一般,只有真正了解、懂得乃至全身心的投入,方得领会其中之味。你还会从中感受到一种雅,参悟一些饮食以外的东西。



北京火锅对肉的要求很高,不像其他地方,肉质不好经过提味的高汤荡涤则成为了其他味道的嫁衣,北京火锅则不然,一筷子肉进锅,从鲜红到发白涮熟,再长不过半分钟,蘸上特质麻酱小料,入口之中多重味道共同作用,麻酱料的咸香,羊肉或牛肉特有的味道,以及因为没有过多掩饰,肉类在口中通过咀嚼而获得的特殊口感,均能使人品出一二分味道来。正如人品,再华丽的外表,再经过诸多装饰的身份,都不如这踏踏实实的人品。



再说说涮锅子的麻酱料,说是麻酱料儿,其实不仅仅是麻将那么简单,在北京麻酱料儿的配比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不过多用麻酱、韭菜花、酱豆腐这三样儿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鱼露的提鲜成为绝配。现在也有商家加上中草药或干果什么的加以发展,这也算各家的特色所在。这让我想起了北京的生活,五味调和方显真味。



最后说说吃涮锅子的地界。现在生活好了,想什么时候涮就什么时候涮,早年间可不行,家里涮锅子如同过年。老家儿过生日、年节喜庆日、甚至结婚办事儿才能把铜锅儿请出来,为的什么?为的是一团和气,热热闹闹。再有文人雅士,更拿涮锅子当成一种精神享受,下雪之时,围炉夜话,听着窗外的雪声,品着锅中的江河……



 涮锅子各地都有,各地也有各地的特色,感觉实在没有对比的必要,简单的涮锅子或许代表了各地方人的性格与生活习惯,北京的涮锅子或许也是这样,它拥有火热的性格,心中的热量包容着食客与亲朋好友,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只要你想得到的,都可以用之一涮。它洒脱,在推杯换盏与饕餮美食间,兄弟之情油然而生。它精致,从锅到料,从料到肉都有着值得长篇大论的文化与讲究。


不多说了,大家开涮吧!



文字:郎永

责编:李艺萌

校对:王昭

审核:侯明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