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牛、乐虎等功能饮料真比咖啡、茶更能提神? | 优恪

 gogo798fd 2019-01-06

“红牛”或“乐虎”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们令人神清气爽、振作精神的功能。虽然它们的名字这般强劲有力,其主要原料却平平无奇:水、糖、着色剂、香精和其他一些功效成分如较高剂量的咖啡因,以及牛磺酸、B族维生素、肌醇、赖氨酸等。


事实上,除了咖啡因被证实可以起到提神兴奋的作用、糖分可以迅速提供能量之外,从功能饮料中额外摄入其他成分对增强身体机能及改善精神状况的作用并没有明确的科学定论,更多的还是市场宣传手段。牛磺酸、赖氨酸都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肌醇属于B族维生素,这些成分都在人体新陈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从功能饮料中额外摄入此类物质对人体并无明确的益处。


本次优恪选择了中国市场上5款畅销的功能饮料,会同德国专业实验室,从“成分”和“其他缺陷”两方面进行了测评。其中日加满牌日加满饮品获差(D),其余4款产品仅获最差评级警示(D-)。


优恪建议


  • 功能饮料并不能解渴,因为其含糖量一般较高,其所含的咖啡因还有利尿作用。口渴时还是应该首选无糖饮料或低糖饮料如水、不加糖的茶饮或者果汁汽水,这些饮品均能提供大量水分;此外,果汁汽水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部分碳水化合物。


  • 不宜将功能饮料与酒精混合饮用。同时大量饮用富含咖啡因的功能饮料及含酒精饮料可对心血管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 驾驶疲劳时不妨暂时休息一下,而不是饮用功能饮料提神。虽然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和糖可起到短暂的提神、提供能量的作用,但这种效应会很快消退,之后反而容易出现特别疲劳的情况,造成危险。


成分测评项目


在成分测评中,优恪委托德国实验室对送检的功能饮料中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的成分进行了检测。


  • 牛磺酸含量大幅偏高(含量大于4000毫克/升)——降4级


  • 牛磺酸含量偏高(含量小于或等于4000毫克/升)——降1级


所有送检的功能饮料都含有牛磺酸。德国实验室在产品中检出的牛磺酸含量均与标签上标示的含量相符。其中,最低检出含量为420毫克/升,最高含量则为10400毫克/升。


牛磺酸是一种氨基酸,存在于天然食物,亦可在人体内生成,对身体吸收脂类和脂溶性维他命以及维持肝脏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母乳、海产和肉类中都含有牛磺酸,进食天然含有牛磺酸的食物一般都是安全的。


根据德国相关法规,功能饮料中添加的牛磺酸不得超过4000毫克/升。但即使对牛磺酸含量低于4000毫克/升的产品,优恪也持谨慎态度。因为健康人每天约合成50 ~ 125毫克的牛磺酸,基本可以满足自身代谢需求。但是通过功能饮料摄入的牛磺酸是人体自身合成量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虽然额外摄入适度超过人体自身合成量的牛磺酸并无大碍,但大剂量摄入此物质会带来怎样的长期影响,目前尚且缺乏研究。因此,德国营养学会(DGE)不建议在食品中额外添加合成牛磺酸。


本次测评中,德国实验室在力保健保健饮料中检出了10400毫克/升的牛磺酸,含量大幅偏高,降4级。其余4款产品则均因牛磺酸含量偏高而被降1级。


  • 添加了着色剂柠檬黄——降2级


  • 在未因添加了柠檬黄而降2级的情况下,添加了诱惑红和/或胭脂红——降1级


本次测评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牛磺酸强化型)和乐虎®氨基酸维生素功能饮料3款产品中均因添加了人工合成着色剂——柠檬黄,被降2级。其中红牛2款产品还添加了胭脂红,而乐虎®氨基酸维生素功能饮料中还添加了诱惑红,但优恪不会对其同时含有的其他有风险的着色剂进行重复降级。


一些人工合成着色剂可引起类过敏反应。比如,德国联邦药品及医疗器械管理局(BfArM)就规定,当药品中含有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等色素时,需要标注“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副作用提示。  


此外,根据欧盟条例Regulation(EC)No 1333/2008,自2010年起,欧盟范围内含有柠檬黄、诱惑红和日落黄的食物必须明确标示警告字样:“可能对儿童的行为及专注力有不良影响”。英国食品标准局则建议,家长应避免让有多动症迹象的儿童食用含有以上色素的食品,并鼓励厂商自愿放弃使用此类色素。


  • 含糖量非常高(含量大于100克/升)——降2级


  • 含糖量高(含量介于50 ~ 100克/升之间)——降1级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建议,成人和儿童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应降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约2000千卡能量,则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如果将添加糖摄入量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即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5克以内(约6茶匙糖),则会带来额外的健康益处,比如有助于减少龋齿等。


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添加糖或通常所说的“游离糖”,是指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但不包括非加工食品,如完整的水果和蔬菜中的糖。


由于人们会在日常食用的各种甜食和饮料中摄入糖类,所以优恪认为,一份健康饮料的含糖量必须更少。所以,优恪将世界卫生组织对普通成年人糖摄入推荐量25克的一半——即12.5克,作为降级的标准。


本次测评中,大部分产品含糖量都较高。其中,日加满牌日加满饮品的含糖量介于50 ~ 100克/升之间,即每瓶(250毫升)饮料含有超过12.5克的糖,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对普通成年人推荐量的一半,因含糖量高被降1级。


其余4款功能饮料的含糖量则非常高,超过了100克/升,导致饮用一份(250毫升)饮料摄入的糖分就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从而被降2级。


  • 添加了甜味剂(此处涉及安赛蜜、阿斯巴甜)——降1级


本次,日加满牌日加满饮品这1款产品的含糖量相对较低,但该产品中添加了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此处涉及安赛蜜、阿斯巴甜),降1级。


虽然大部分人工合成甜味剂没有什么健康风险,但也并没有额外的营养价值,其虽然不提供热量,却会使味觉神经逐渐习惯、甚至更加迷恋甜食,并不符合健康饮食之道。因此,健康的饮食不是通过改用低能量甜味剂替代糖分,而是应该选择含糖量更低的饮食从而减少糖分的摄入总量。


  • 添加了香精——降1级


本次测评的所有产品均添加了香精。其中,4款功能饮料中添加的香精并未标明其来源,降1级。


添加人工合成食用香精成分可调制或加强天然成分所不具备的口味,但没有实际的营养价值。出于谨慎考虑,如果厂商在产品中添加合成食用香精,会导致降1级。建议厂商以从天然食材中提取的香料替代合成香精。


  • 含苯甲酸——降1级


本次,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和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牛磺酸强化型)2款产品因含可致敏的苯甲酸类防腐剂,被降1级。


  • 添加了维生素——降1级


本次测评中,除了日加满牌日加满饮品以外,其余4款产品中均额外添加了维生素成分。优恪认为,添加了人工合成维生素的食品和饮料所具有的营养价值无法与天然富含维生素的食品相比,不能替代健康的饮食,而日常均衡的饮食就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素需求。


对此,德国营养协会(DGE)表示,目前没有研究证明额外补充维生素可以弥补饮食中的营养不足。此外,如果长期大量补充高剂量的维生素,同时又摄入其他添加了维生素的食品或饮料,甚至可能造成摄入过量而带来健康风险。


因此,优恪原则上反对在食品和饮料中额外添加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此次测评中,添加了维生素的4款产品都被降1级。


  • 其他成分


本次测评中,优恪还委托德国实验室对功能饮料中是否含有有问题的着色剂成分——咪唑类化合物进行了检测。20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已经将其中的4-甲基咪唑(4-MEI)评估为“可致癌”并列入《加州 65号提案》的化学物质清单进行管控,并将其每日无致癌性风险的最大允许暴露剂量(NSRL)设定为29微克。虽然其他一些机构如欧盟食品安全局指出,通过食品饮料摄入的4-甲基咪唑剂量较低,因此不会带来健康风险,但优恪认为,消费者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摄入此类物质以规避其潜在的危害。本次,德国实验室仅在日加满牌日加满饮品1款产品中检出痕量的咪唑类化合物,没有产品因此被降级。


另外,德国实验室还对产品中可能含有的具类激素作用的双酚A进行了检测。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工行业中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PC)、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含有双酚A的环氧树脂主要用于食品及饮料容器如食品罐、易拉罐的内涂层中,并有可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此次评测中有3款产品使用了易拉罐包装,不过德国实验室仅在产品中检出痕量双酚A,没有产品因此被降级。


此外,所有产品中均未检出可能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氯酸盐,没有产品因此而被降级。


其他缺陷测评项目


其他缺陷测评中,优恪主要关注产品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标签标识等问题。


  • 产品标签上具有有争议的声称(此处涉及“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等标示)——降2级


日加满牌日加满饮品的产品标签上标注“增强免疫力”,力保健保健饮料则宣称其产品能够“调节血脂”。在欧盟,此类在食品的产品标签上宣传的健康声称必须经过审核和许可。而从上述2款功能饮料产品的成分来看,并无证据证明其能够满足产品上标示的健康声称。因此,优恪对日加满和力保健这2款产品降2级。


  • 标签标识缺陷:咖啡因含量实际检测值高于其标签标示值的20%以上——降1级


德国实验室对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进行了检测。本次送检的所有5款产品中咖啡因含量均介于105 ~ 200毫克/升之间,均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因为就像购买咖啡产品那样,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功能饮料时,也会期待其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脑的功能。


相比来说,根据咖啡豆品种及混合比例、烘焙程度、加水比例、冲泡方式及时间等不同,1升纯冲泡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介于300 ~ 1000毫克之间;而1升可乐的咖啡因含量则约为100毫克。


本次4款功能饮料产品的咖啡因检测值与标注值相符,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牛磺酸强化型)这款产品的咖啡因实验室检出含量远高于标签标注值(偏差超过20%)。优恪对这一标示缺陷降1级,因为这样的产品标签无法给消费者提供准确的消费信息。


  • 产品标签上关于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及孕妇)的警示说明不完整——降1级


孕妇和儿童不宜饮用含有咖啡因的功能饮料。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人员就建议,应限定一份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的最高含量,并限制少年儿童的购买,因为过度饮用此类含咖啡因的功能饮料会增加罹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还会提高孕妇流产或早产的可能性。


对此,欧盟食品标签法令Regulation (EU) No 1169/2011,除了咖啡和茶以外,咖啡因含量大于等于150毫克/升的饮料必须在其产品标签上标注:“咖啡因含量偏高。儿童、孕妇及乳母不宜饮用”。


此次测评中,虽然所有5款功中咖啡因含量对于功能饮料来说均属于正常,但只有3款产品的标签上具有完整的针对少年儿童及孕妇的警示标示,而红牛的2款产品仅标示了不适宜人群为少年儿童,未标示孕妇不适宜饮用,优恪视之为标示缺陷,对其降1级。


  • 包装材料中含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化物——降1级


本次测评中,乐虎®氨基酸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牛磺酸强化型)3款功能饮料均因其易拉罐内壁涂层中检出了在生产及废弃处理过程中会增加环境负担的聚氯乙烯等含氯材料而被降1级。


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测试



市场调查与产品选择


通过在电商平台和实体店对功能饮料的销量、关注度进行调查,优恪选出了5款畅销品牌的功能饮料类产品进行测评。



采购方式与渠道


所有送检样品均由优恪员工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北京的大型连锁超市(京客隆)以及大型电商自营渠道(京东)等国家认可的正规销售渠道匿名购买。优恪不接受厂商送检的产品,这样可以保证送检产品不受厂商控制。同时,优恪自主决定送检何种产品。厂商既不能阻止优恪送检其产品,也不能促使优恪根据其意愿送检他们的产品。



采购时间


2017年3月



厂商沟通与反馈


因为在公布测试结果时经常会指出其产品的问题,出于公平、客观的目的,优恪也会事先将实验数据提供给厂商,邀请厂商对送检产品信息进行确认,并对实验数据发表意见。只有当优恪告知厂商其产品的实验数据时,厂商才知道优恪送检了他们的产品。


如果厂商对实验数据持有异议,优恪会建议其迅速提供相关材料,以证实实验数据有误或异常,或所用的实验方法不当。而在实验数据异常的情况下,优恪会请实验室对预留的同批次样品再次进行实验。



检测方法


  • 总糖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HPLC-RI)进行分析。

  • 总酸:依据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U)的方法对总酸(以柠檬酸计)进行分析。

  • 咖啡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UPLC-DAD)进行分析。

  • 牛磺酸:以邻苯二甲醛(OPA)作为衍生试剂进行衍生化反应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分析。

  • 甜味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UPLC-DAD)进行分析。

  • 山梨酸/苯甲酸: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UPLC-DAD)进行分析。

  • 偶氮类着色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法(UPLC-DAD)进行分析。

  • 氯酸盐: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分析。

  • 值得关注的元素:微波完全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分析。 

  • 双酚A:萃取和衍生化反应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

  • 咪唑类化合物: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分析。

  • 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化物: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




评级规则


总评主要参考“成分”评级。即使产品满足国标要求,其检出的缺陷越多、越严重,评级越低。


此外,如果“其他缺陷”评级为良(B)或中(C),总评降1级;如果“其他缺陷”评级为优(A),不影响总评。


具体降级数与评级的对应关系为:卓越 = A+ = 降级数为0;优 = A = 降级数为1;良 = B = 降级数为2;中 = C = 降级数为3;差 = D = 降级数为4;警示 = D- = 降级数为5或以上。





特别说明:

1)  表格中厂商一栏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投资公司、生产商、委托方、被委托方、代理商、经销商、进口商等。

2)  以上表格按评级高低排名,同级别产品排名不分先后。

3)  所有实验样品的采购均由优恪员工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通过正规销售渠道完成(连锁商超、专卖店、连锁店、电商自营或品牌授权渠道等)。

4)  所有实验均在德国进行,并由具有相应检验资质的独立检测机构完成。

5)  报告中的“不含”= 低于定量限或未检出,“痕量”= 高于定量限但低于优恪设定的扣分限,"含"=检出、标注含有或超过优恪设定的扣分限;“不适用”= 由于产品本身特点、功能、材质等原因无需进行该项检测。

6)  表格中“不适用”指因产品成分、结构、功能等原因,该测评项目无需检测。

7)  本次比较实验结果仅对样品负责,不代表同品牌相同或不同型号、批次、产地产品的质量状况。

8)  本次测试根据消费品比较实验的原则进行,结果仅供消费者选购产品参考,不构成对任何相关产品的推荐与宣传。

9)  未经许可,任何企业、机构不得利用本次测试结果刊登广告或从事其他促销、宣传、推广活动。

10)  报告中所有信息和数据截至2017年5月2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