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因为每天喝提神饮料而死亡,功能饮料是否值得追捧?

 金色的太阳32 2016-02-25

他因为每天喝提神饮料而死亡,功能饮料是否值得追捧?

近日,日本福冈大学法医学教室透露,日本九州地区一名20多岁男子因长期饮用具有提神效果的含咖啡因饮料而死于咖啡因中毒,这也成为日本国内首个长期服用咖啡因中毒死亡的报告。而他之所以每天都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只是为了能帮助提神。市场上提神、抗疲劳等功能饮料向来颇受人们欢迎,由于具有一些“功能”,功能饮料也备受人们追捧。功能饮料是什么?它含有什么特殊成分吗?是否值得追捧?饮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功能饮料的主要成分?

功能饮料的说法虽然很流行,在很多商品的宣传和广告中也经常会看到。但是,其实,我国目前并没有有明确的功能饮料定义,我们很难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功能饮料。现行的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10789)里也只有“特殊用途饮料”的说法,即加入特定成分的适应所有或某些人群需要的液体饮料,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功能饮料其实是一类具有某种功能吃饮料,通常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等,常见的功能饮料中一般加入了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咖啡因、电解质、赖氨酸,甚至牛磺酸等成分,常常宣称有“激发能量”、“保持精神状态”、“提高机体活力以及大脑运行能力”等功效。

他因为每天喝提神饮料而死亡,功能饮料是否值得追捧?

如果我确实有需求,例如提神、熬夜,是否可以考虑选择功能饮料?

目前市场上的功能饮料大多不含酒精,但含有咖啡因、维生素、牛磺酸及一些植物成分。从成分分析的角度来看,常见功能饮料所含的成分都是安全的。比如咖啡因,在很多食品中都有,跟咖啡和茶中的没有区别,欧洲食品安全局等机构的评估显示,只要适当食用是不用太担心的。牛磺酸和葡萄糖丙酸内酯是人体内本来存在的物质,欧洲食品安全局等机构做过评估,都认为它们在能量饮料中的用量不产生安全问题。而其他的成分,维生素、糖等,更是常规的食品成分,更不会有什么安全风险。所以,适当饮用功能饮料并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比如,对于一些人来说,比如工作的白领,很多人由于工作需要,需要帮助提神、熬夜工作,喝一些提神、补充能量的功能饮料也是完全可以的,而具有这些功能的饮料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正常食用通常不会超标,适当喝喝不用太担心。而对于运动员来说,由于运动量大,适当喝运动饮料或者电解质饮料也是完全可以,并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他因为每天喝提神饮料而死亡,功能饮料是否值得追捧?

喝功能饮料应该注意的问题 ?

虽然功能饮料适当喝是安全的,但是,功能饮料多喝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也会给健康带来麻烦。在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你应当注意:

1.功能饮料含糖量高,不宜多喝

虽然说适当喝喝功能饮料并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但是,多喝功能饮料并不会有什么好处,甚至还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功能饮料中往往都含有较多的糖,能量都不低,通常来说,一瓶500毫升功能饮料的糖含量通常在40克左右,多喝就会吃进去更多糖、摄入更多能量,若其他方面得不到控制,必会增加肥胖、龋齿等健康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指南建议,成人和儿童应将其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降低至其总能量摄入的 10% 以下(约 50 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降低到 5%(约 25 克)以下。

通常来说,一瓶 500 毫升的功能饮料含糖量约为 40 克。这样看来,基本上一瓶饮料中的糖就足够一天的标准了,因此大家如果要喝,最好每天不超过这个量。

2.功能饮料中的咖啡因不容小觑,不宜猛喝

功能饮料中高含量的咖啡因也有一部分风险。功能饮料由于好喝,很容易多喝,容易引起咖啡因过量,而过多的咖啡因摄入会引起心悸、恶心、抽搐、精神异常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致命。目前已有多起因猛喝功能饮料而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比如有一位健康的28岁男性在喝了7-8罐功能饮料并参加摩托车越野赛后发生了心跳骤停。所以,喝功能饮料一次性不要太多。

以一罐 500 毫升的红牛为例,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为 80~100 毫克,如果不想影响睡眠的话,建议每天饮用不超过一罐。

3.不要盲目追求功能饮料

很多功能饮料都会宣称自己各种各样的功能,这让很多人都以为它们很好、很有料,但是,这些功能提供的基础是你需要。实际上,功能饮料是为了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需要的,比如运动饮料、电解质饮料通常是为了给运动员和一些高体力劳动者及时补充能量和电解质的,普通人就没有必要喝;提神醒脑通常是给那些高强度工作的人们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所以,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功效而盲目喝功能饮料。

参考资料:

1.GBT 10789-2015 饮料通则

2.林太凤, 郑大威, 张淑芬, 等. 功能饮料中功能因子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21.

3.李小满,方元超,赵晋府.功能性饮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 1.

4.Jo?o Joaquim Breda, imageStephen Hugh Whiting, imageRicardo Encarna??o1, et al. Energy drink consumption in Europe: a review of the risks, adverse health effects, and policy options to respond. Front. Public Health, 14 October 2014.

5.Adam J Berger and Kevin Alford. Cardiac arrest in a young man following excess consumption of caffeinated “energy drinks”. Med J Aust 2009; 190 (1): 41-43.

6.Deborah Cohen. The truth about sports drinks. BMJ, 2012, 345: e4737.

7.O'Brien MC, McCoy TP, Rhodes SD et al. Caffeinated cocktails: energy drink consumption, high-risk drinking, and alcohol-related consequenc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cad Emerg Med. 2008 May;15(5):45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