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 ‖ 鸡冠壶的鸡冠在哪里?

 cxag 2019-01-06

辽 白釉单孔式鸡冠壶 通辽市博物馆藏


乍一听“鸡冠壶”这个名字,再看到上面鸡冠壶的图,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疑惑:鸡冠壶的鸡冠在哪里呢?实际上,鸡冠壶是辽代的一种常见瓷器,因为器物上部带孔的耳形似鸡冠而得名,就是这个部位:



其实,相比“鸡冠壶”这个名称,这种器物还有个别名“皮囊壶”,相比鸡冠壶而言,是不是更贴切呢?皮囊壶这个名字,也道出了这种器物产生的根本原因:


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契丹族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之一,游牧在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老哈河)流域。辽政权建立后,部分族民放弃了游牧生活,选择了定居,并受中原文化影响,开始制作陶瓷器。陶瓷工艺也随之进入了契丹人的生活中。


辽上京遗址,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 是辽圣宗以前辽代的统治中心。


建立了政权的契丹人依然保留了游牧民族的许多生活习惯,创制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陶瓷生活器具。皮囊壶就是仿照游牧民族的皮囊造型而制作的器物。这件白釉皮囊壶是辽代早期的作品,壶身上有凸起的仿皮条及针脚线,模仿皮囊非常到位,其他的花纹装饰很少。


辽代绿釉皮囊壶。这件皮囊壶有两个孔,上面还带了些花纹


随着契丹人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单纯模仿皮囊不再是制作器物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人们需要的是在桌面上可以放置稳当、装水量大、便于手执的皮囊壶。环梁式皮囊壶应运而生。


辽代白釉环梁式皮囊壶,辽宁省博物馆藏,看起来容量很大


有的环梁式皮囊壶还在环梁上做出各种纹饰,兼顾了美观和实用功能。


辽代白釉绿彩皮囊壶,辽宁省博物馆藏。这件器物的环梁做成绳索状,器身还附加了绿釉装饰


皮囊壶不仅是契丹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品,也是契丹民族积极接受与追求中原文化的标志。从小小的皮囊壶中,可以看出契丹民族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