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先生谈亲身经历过的《龙凤呈祥》

 lsjxs 2019-01-06

此文章摘自CCTV空中剧院论坛网友“真老田”老先生的帖子——

———————————————————————————————————————————时近年末岁尾,<龙凤呈祥>的演出又提起大家的兴致。我在这里谈谈我所看过的一些《龙凤呈祥》,各有特点。

1947年9月3日在上海的杜寿义演首场大轴<龙凤呈祥>前头还有杨宝森,张君秋,裘盛戎,筱翠花,姜妙香,马富禄,芙蓉草的《拾玉镯法门寺〉而《龙凤呈祥》由李少春饰赵云,谭富英饰刘备,马连良的乔玄,李多奎的国太,袁世海的前孙权后张飞,梅兰芳的孙尚香,叶盛兰的周瑜,周信芳的鲁肃。像这样的阵容才可称得上是空前绝后。
五十年代中期,上高中的时候,在长安听北京市戏校的《龙凤呈祥》。(那时候高中哪个班也得有一些人喜欢京剧。那一天我们班十几个同学,买了一排的票。我们同届的同学有能彩唱“三岔口”的,有拉的一手好胡琴后来得过李慕良先生指点的,有男生唱青衣唱得不错的。)最大的特点是张学津饰刘备,而前乔玄后鲁肃是蒋弘翔饰的。那时的学津,不以马派号召,跟王少楼学戏,宗余。 1954年,市四团吴素秋有病休假,约了谭门弟子王则昭参加演出,一次在民主,姜铁麟水帘洞闹龙宫唱大轴,头里是这出《龙凤呈祥》王则昭宗谭派,却也来了个前乔玄后鲁肃。那次演出最大特点是张曼君的孙尚香,上来唱四句西皮原板,真是空前绝后。
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京剧院一团杜、叶、李盛藻、苏维明的这出戏,有个最特别的地方,是回荆州时上由李洪爷扮的关公。也是空前绝后,仅见此一次,那是一团因人设戏的缘故。五五年晋军衔的时候,内部演出《龙凤呈祥》。可算是群英荟萃。可是只有多爷一句“青辰宫气坏了吴太后赢得了掌声,再有就是梅先生的孙尚香出场时落了个长时间的碰头采。一出大戏,那么多角儿,剧场里毫无反响。不管是唱戏的还是听戏的都怕遇到这种场面。马先生那天在后台说:“今儿的戏掉到凉水盆里了”。
也是五五年,天津刘汉臣、小盛春来京,在华北戏院演出《龙凤呈祥》,也很特别,甘露寺相亲一场,大家一句一句接着唱,连赵云也参加。后来问内行,说这叫“五音联弹”是南派的演法。(今年空中剧院也播出过南派的此剧)那天这出戏以小盛春的周瑜归天攒底,也就见过这么一回。到张君秋的市三团与马、谭、裘的北京市京剧团合并时。首演在长安,剧目正是《龙凤呈祥》。那天剧场气氛热烈就不用提了,连马长礼的孔明出来都有碰头好。遗憾的是那天马先生可能因为太兴奋了吧,出个错儿。甘露寺相亲一场,说到赵云,说来说去,乔玄竟也说了个“三进三出”。台底下是鸦雀无声,北京的观众太可爱了,没有人叫倒好。而饰孙权的周和桐见这情况,急中生智,把“你也不怕拌坏你那嘴”的原词儿临时删掉,只“嘿”了一声,这真是戏德高尚啊!这场戏有录音,配音像时对此误采取了措施,不过还能听出“三”字发音时的痕迹。
1957年八一节,是建军二十周年。马谭张裘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再演此剧。唯一的变化是平时饰赵云的黄元庆出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去了,由谭元寿演全场赵云。那年谭元寿29岁,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扎靠戏,以前多是《三岔口》、《白水滩》一类的短打戏。
1957年夏末,言慧珠离京返沪,在人民剧场告别演出《樊江关》、《龙凤呈祥》双出。言是应中国京剧院一团之约,来京代替杜近芳演出的。(杜也去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并得了双金奖。)来了两个月,一直与叶盛兰合作。只有这次告别演出,周瑜竟不是叶四爷,而以李元瑞代之。因为反右中,叶被扣上“右派”帽子,这次没让出来。
1979年春,中戏校教师演此剧,是我文革后头一次看到《龙凤呈祥》。张君秋59岁,已近花甲,高盛麟的赵云更是身手不凡。其他如王泉奎、王玉敏也都是鲁殿灵光了。
1981年8月,纪念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北京有八场演出,前四天在人民剧场,后四天在北展剧场。8月27日,人民剧场演出《龙凤呈祥》。我以五元代价买了一张两元五角的黄牛票,这是我第一次买“黄牛票”。那天是冯志孝的乔玄、孙岳的刘备、李金泉的国太、萧英翔的孙权、曹世才的乔福、杨荣环的孙尚香、李万春后赵云、袁世海张飞、叶少兰周瑜、王琴生的鲁肃。前边从过江起直到甘露寺相亲,以中年演员孙岳、冯志孝为主,他们正当盛年,观众很是认可。及至杨荣环的孙尚香一出场,场内气氛更加热烈。几句慢板不用说,,单是别皇宫一场下场时,抱着宝剑,向后退着给国太连下了三个跪,台下彩声如潮。此前此后再也没见过这么演别宫的了。而李万春的赵云一出场,台下更加热烈,起霸落了好几个好儿,后头“要学关公过五关”的唱,“领懿旨呀”的炸音,都是掌声雷动。而袁世海的张飞,更受欢迎。那年他已65岁高龄,身上还是那么边式,还打了一个脆脆的飞脚。
十几分钟的戏,让他演得如火如荼。那天也有个特别的地方,一般都到刘备“吩咐开船”收尾。而那天却以张飞大战周瑜结尾,袁、叶二位压台,这也是因人而易吧。
1990年12月24日,为纪念四大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北展剧场有一次《龙凤呈祥》的演出。张君秋以七句高龄饰洞房一场孙尚香。唱六句慢板,加上胡琴过门,共落了八个满堂彩。袁世海七十有五,王金璐七十有一,分饰张飞、赵云。张、袁、王均逾古稀,梨园硕果仅存之三大好佬上阵,是够令人兴奋。袁先生除了减掉了一个飞脚以外,全都似十来年前的人民剧场演出的样子。唯有一憾事,一出场的四句道白:芒鞋草笠渔夫装,豹头环眼气轩昂,胯下千里乌骓马,手中丈八蛇矛枪。在念到第三句的时候,袁世海“掭头”了。一时间他抓着头套楞在那里,少顷才回过神来对台下说:对不起,我要勒头。舞台上关上了大幕,观众们等了十余分钟。待他勒好头以后,才从叶少兰一声:“追赶刘备去者!”才重新开演。我想勒头的师傅怕勒太紧了老人家难受,谁想会造成这种后果。
即将要演出的京津沪三地联合的《龙凤呈祥》,从当前看,阵容的说是最强大的了,这样的群戏,哪个角儿弱了也不行。

———————————————————————————————————————————

老先生此帖中有处笔误:“五十年代中期,中国京剧院一团杜、叶、李盛藻、苏维明的这出戏,【有个最特别的地方,是回荆州时上由李洪爷扮的关公】”。老田先生提到的这场戏,资料上有记载。此次戏码安排较大,在《龙凤呈祥》之后,又连着接演《丧巴丘》等有关公的戏,可能使老先生记差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回荆州》里没有关公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