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视小米酷开康佳PK战:电视行业互联网转型深度化

 求知_时光 2019-01-07

不过,这场口水战对各方似乎均无害处,通过这样一个隔空PK,各方的知名度和曝光度都得以提升。另外,这也侧面反映了电视行业互联网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未来,或许有更多电视厂商介入智能电视领域,而此类口水战也将继续上演。


电视行业互联网转型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近年来传统电视行业不太景气,其主要原因是智能电视的崛起,对传统电视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相比传统电视,智能电视在显示效果、功能体验、人机交互、内容资源等多个层面存在压倒性优势,因此,传统电视行业如不积极向互联网转型,就有可能被淘汰。


从这场口水战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家电智能化、互联网化正积极的推进,创维康佳等传统电视厂商加快了向互联网靠拢的步伐,寻求产品与经营模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也毫不想让,不断寻求新竞争点。


口水战背后 好产品才是硬道理


当然,作为这场电视大战的导火线,此次乐视小米酷开康佳的口水战也必然会增进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认识,不过,口水战并不能决定市场格局,毕竟对消费者来说,关注口水战倒是其次,好产品才是硬道理。


事实上,在酷开康佳们之前,已有不少试水乐视模式的企业,比如TCL联合爱奇艺打造TV+,小米也邀请陈彤加盟,投资内容领域,然而,这些产品大多表现平平。笔者认为,做服务型互联网智能电视并非易事,服务模式、产品理念、营销方式等环环相扣,厂商恐怕应该结合自己的产品特色、业务模式来做全新的探索,而不是盲目复制别家现成的模式。对康佳而言,笔者认为,它真正应该学习乐视的创新精神,而非照搬复制。


仅以内容服务为例,众所周知,内容服务需要长期的储备,并非硬件厂商与视频网站建立战略合作,就能快速弥补短板,尤其是双方必须抛弃利益纷争,不能光想着赚取暴利,后续服务才是根本。另外,视频服务还牵涉包括传输技术在内的诸多技术,CDN建设也是个门槛。总的来说,康佳和腾讯的合作能否持久,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


事实上,中国企业需要与时俱进,重新审视新时代的消费需求,中国消费者日本抢购马桶盖已经很好的说明,中国企业已经严重低估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如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早已经从“有”到“好”的阶段。所以,如果企业想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去做创新者,创造更好的产品体验和新服务,只能说,好产品才是硬道理,而并非是看到别家有肉吃再去抢,那只能形成恶性循环。


模仿乐视必须跨过几个门槛


从今天的局面来看,乐视这番“摸着石头过河”, 依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模式,以硬件成本定价、去渠道化、追求用户体验和生态服务的策略,很快在貌似铁板一块的彩电市场撕开了口子,也算是打在了正点上,必然成为客厅大屏改革有本可循的范本。


经过两年的投石探路,乐视超级电视已经完全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路线的智能电视并不好做,从行业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几道门槛会------创新体验和服务、商业模式、性价比、内容资源、渠道等等。


或许正如乐视智能终端事业群COO梁军回应超级电视之争时所言, “在云视频平台建设和传输技术、内容、硬件和UI操作系统、应用方面等各个环节上和环节间的整体创新,才打造了超级电视的体验。”


以生态体系为例,众所周知,乐视的颠覆性并不在产品的硬件层面,而是以互联网模式重新定义了电视,用“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乐视生态引领行业变革。在这种情况下,乐视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彻底变化,对乐视而言,通过生态体系赚钱比靠硬件赚钱更靠谱,所以,乐视的超级电视能将价格拉到很低的程度,实现性价比的飞跃。在内容资源方面,乐视凭借在互联网视频领域多年的运营,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而在渠道方面,乐视LePar的推出将为乐视打造全新的O2O业态,LePar可以为乐视打通线下闭环,同时解决线上线下利益冲突的问题,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这些都是乐视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即使有互联网基因的小米,都难以应付,更何况对酷开康佳等传统厂商而言,要想在这些层面赶超乐视绝非三两日就能完成。


互联网+时代,抄袭和模仿恐行不通


在互联网+时代,抄袭和模仿恐行不通。今年两会上,有关专家对“互联网+”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的地方在于,前者更强调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通过这种融合打造出互联网行业之外的产业链。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互联网必将渗透至更多的传统产业,形成一个又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模式,这些模式有其创新和颠覆之处,同时也充分继承了传统互联网的精髓。


由于互联网+所涉及的问题更复杂、更具体系,因此,抄袭和模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没有生态体系为支撑,其模仿乐视不过是抄了一个皮毛而已。未来用户对智能电视的需求将集中反映在内容资源、生态体系、人机互动等多个层面,没有充分的积累,想要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无疑是万难。


反过来说,乐视这种先发制人,领衔将电视智能化、互联网化的企业已经抢占了市场先机,并树立了坚实的竞争壁垒。在这种背景下,其他企业再跟进、模仿就不再凑效,一方面复制门槛极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做法也只属于传统改良派,抑或互联网营销派,与互联网+相去甚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