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清 代.赵之谦 《异鱼图》赏析

 花样年华malan 2019-01-07

空间: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灵的修饰与辛勤的劳作,您来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镶嵌上永恒的留恋,祝福您一生健康快乐!

赵之谦 异鱼图
赵之谦 异鱼图

《异鱼图卷》,清代/1861年,赵之谦,纸本设色,手卷,纵35.4厘米,横222.5厘米,西泠印社2011年秋拍1150万元成交

赵之谦1861年应友人之邀赴温州(旧称东瓯、章安),得永嘉县令陈宝善器重,又相识“江南畸人”江湜,上下论议,简札既多,而成《章安杂说》一书,温州风土人情之异,动植物之奇,引起赵之谦极大兴趣,他藉巡视海际之便,细审生态,询问物名、物性,以原物为粉本,传移模写,先后作有《瓯中草木图》四屏、《瓯中物产卷第一本》、《异鱼图》等名作,皆为瓯地奇物异草,活泼泼地,充满生活气息。

时年赵之谦33岁,所作《异鱼图卷》,画各种赵之谦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海中生物,计有沙噀、章拒、锦魟、海豨、剑鲨、鬼蟹、虎蟹、马鞭鱼、琴虾、竹夹鱼、胡阑、骰子鱼、燕魟,共计15种。落款曰:“咸丰辛酉,撝叔客东瓯,见海物有奇形怪状者,杂图此纸,间为考证名义,传神阿堵,意在斯乎。” 钤白文印“赵氏之谦”。

赵之谦《异鱼图卷》为晚清画苑的一大奇葩,构图丰富和谐,异鱼15种虽参差向背,大小各异,却能疏密交错,繁而不乱,笔笔相生、物物相需,有一气呵成之势。图卷上的各鱼造型准确生动,小者如马鞭鱼,大者如海豨,繁者如八足章鱼,均取象写意,极富生气。而鬼蟹、琴虾等最小者,赵之谦亦能准确生动地随笔而出,现其肥美鲜活之态。

《异鱼图卷》设色清雅明净,其中沙噀、锦魟等以深浅赭石以没骨叠色渍染而成,浓淡深浅,曲尽其妙。而海豨、燕魟则以水墨皴擦烘染之法成之,层次分明,极具质感。此图所画异鱼,不论大小,其下必有考证题识,所书小中见大,精气内敛,颇具金石气,此题既为广见闻,资考订,足备一方物产之资料,也是书画相合联通此卷全局的重要纽带。

《异鱼图卷》胡澍以篆书题写引首,费念慈题笺,另有江湜、刘焞、陈宝善题跋,历经徐子静、刘世珩、林熊光等人递藏。。此《异鱼图》,历为藏家所重,递藏者均颇为著名者,如徐士凯,字子静,室名观自得斋,嗜金石,精鉴别,曾为赵之谦辑《二金蝶堂印谱》。刘世珩,字聚卿,室名聚学轩,为收藏、鉴赏名家。林熊光,字朗庵,室名宝宋室,亦为著名书画收藏家。

《异鱼图卷》款识

1、沙噀。形如牛马,藏头,长短视水浅深,以须浮水面,吸食鱼虾,出水即缩,无目无皮,骨有知觉。

2、章拒。大者名石拒,又名章举、章锯、射踏子,总称章鱼。八足,中二足最长,足上密缀肉如臼,臼吸物绝有力,潮至能以足碇石自固,腹下有管,呼吸不已,身亦时时鼓气,常就浅水佯死,鸟下啄,则举足取而食之,且能食蟹。大者食之,令人胀满,煎樟木水煮之,则无恙。中无骨,与乌鲗异。

3、锦魟,背有斑。

4、海豨。土人呼海豨鱼身豕首,小者亦数百斤,肉不堪食,取以为油,点镫,蝇不敢近。

5、剑鲨。长嘴如剑,对排牙,棘人不敢近。鲨凡百余种,此为最奇,大者唇亦三四尺。

6、鬼蟹。蟹谱载沈氏子食蟹得背壳若鬼状者,眉目口鼻分布明白,盖即此也。土人呼关王蟹,或以亵也,易名霸王蟹。皆未安因定为鬼蟹云。

7、虎蟹。土人呼花蟹,又云名和尚蟹。

8、阑胡。俗呼跳鱼,志称弹涂。头上点如星,目突出,聚千百盎中,跳掷无已,间亦挺走,如激射覆地,一夜旦,发视之,骈首共北修,炼家忌之同水厌。

9、石砝。形如龟脚,土人呼以龟脚,一名紫蜐,一名紫,一名仙人掌。南越志云:得春雨则生华,惜未之见也。亦名石鲑,疑错出者即华。

10、鱼,或作,亦作,多齿,柔若无骨,能食琴虾。

11、骰子鱼。通身皆骨,大仅如此周匝么三四五六点皆备,惟黑赤色及上下位数无定耳。鱼中形此最怪,不可食。

12、马鞭鱼。眼在腰,色纯赤,按此疑即鞘鱼。

13、琴虾。形类蜈蚣,古称管虾、虾公者。鳞甲徧体而受制鱼,身相等,辄为所吞噬。

14、竹夹鱼。俗呼榻鱼,一名土鳢,鲽类也。每潮长时,渔者以手平浅涂如榻,标以竹,潮至,鱼上则贴其间,以锥按标取之,一锥必七八。

15、燕魟。魟凡五六十种,此为最奇。咸丰辛酉,撝叔客东瓯,见海物有奇形怪状者,杂图此纸,间为考证名义,传神阿堵,意在斯乎!

《异鱼图卷》跋文

1、疏草木,注虫鱼,非我撝叔事,然且为之枉其心矣。今天下之怪物不在鳞介,亦既时产于海滨,撝叔今年客瑞安,既饱见之,使能以笔为刀而尽脍焉。弃其残者于海,必且代为十百千种异鱼而为昼所不能尽矣!时撝叔方佐东瓯戎幕,故记之如此。辛酉十月九日,长洲江湜。钤印:江弢叔(朱)

2、撝叔文奇、诗奇、画奇,从戎瓯东,绘此卷奇形怪状,非故好奇,知胸次间具有一种奇气,不可遏抑,驱使精灵奔走腕下。雨窓展玩,藉以破闷,一大快事。同治纪元秋七月望前日,秣陵刘焞识。钤印:子久(朱)(借用名印)

3、海经,鱼鳞之属,名类不一,考据家亦甚苦之,大抵奇形怪状,识者少而见者亦良鲜矣。今撝叔客安固,以戎事余闲记其所见,荟萃成卷,穷形尽相,真怪物也。始悟天地之大,何所不有,而又岂海上尽此怪物已哉。因识数语以归之。辛酉腊月六日,撝叔老弟粲正。升州兄陈宝善书。钤印:子余所作(朱)

二​、 《大富贵》

清 赵之谦 大富贵 立轴 设色纸本 成交价694万元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赵之谦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赵之谦诗、书、画、印无所不通,尤精于书法。在绘画艺术上,取法徐渭、八大诸家,笔墨挥洒自如,笔力雄健,富有创意。其书法初师颜真卿,后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篆书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别具一格,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综观赵之谦的传世画作,最令人赞叹的就是他的绘画题材,画前人所未画。33岁时为避战乱而客居温州一带,在那儿见到了新奇的花卉和海产品,他将所见一一写入画中,从而大大开拓了绘画的题材。赵之谦把恽南田的没骨画法与“扬州八怪”的写意画法相结合,特别是汲取李复堂小写意的手法,以“南田”设色出之,将清代两大花鸟画流派合而为一,创造出新的风格。

这件《牡丹图》是一幅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作品,其精美程度与大尺幅构图均为罕见。在此幅作品中,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线条把握精到,用笔干脆老辣,尤其所勾画的山石,粗放厚重,多富有“金石气”。画面中的花卉,枝叶繁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构图上突破前人窠臼更是一目了然,赵之谦往往喜欢把主要部分以及题款集中安置在画幅的上方,犹有八大山人之意趣。题款为“同治庚午三月,藕汀公祖大人正画。赵之谦。”在当时,“公祖”一词是对社会地位较高者的尊称。不难看出,这应是赵之谦的精品力作。画中的“藕汀”,即郭藕汀,为郭味渠的曾祖,与赵之谦交情深厚,同时喜藏书画。作为国花的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作者以牡丹入画且馈赠多年好友,溢美之词透过画面展露无遗。此幅作品同时还带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刘九庵先生和程十发先生所写的边跋。刘九庵先生曾抄写、整理《赵之谦书画辨伪》。这件作品极其精美,而且尺幅如此大的精品更是罕见。赵之谦对后世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有鲜明的影响。

【作品资料】

作者赵之谦  尺寸168.5×90cm

作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创作年代1870年作

估价RMB  2,5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6,944,000 HKD  7,908,884 USD  1,041,600 EUR  763,840

专场中国书画四拍卖时间2010-05-30

拍卖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已开通官网拍卖会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赵之谦、长陵旧学

款识:同治庚午三月。藕汀公祖大人正画。赵之谦。

边跋:1.丙子春朝,程十发。钤印:程、十发

2.丙子暮春,刘九庵题。钤印:九庵

三、清 赵之谦 墨松图 

三  轴 纸本,墨笔 176.5x9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据画家自题,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作。

    本幅款署:“同治十一年七月,梅圃仁兄大人属。赵之谦。”钤“赵之谦印”朱文印。“同治十一年”是1872年,赵之谦时年44岁。

赵之谦在艺术上追求一种“古意”。由于他长期从事金石之学,所以对“古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审美取向也由“浓艳”转向“古艳”。他以金石的清新熔铸了自己的画风——既有伟岸的体貌,又有俊逸的神采。“拙”为笔墨至境。赵之谦以“拙”的笔墨、“拙”的色彩缔造出自己绘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拙”的境地,“须经历一切境界,然后解悟”(赵之谦语)。由此观《菊石雁来红图》,金石用笔,笔力遒劲,墨色酣畅,设色古艳,构图充实,水墨交融,古茂沉雄,具有一种大巧若拙之美。赵之谦曾日:“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作品中那独标一格的审美意趣与宏肆古丽的艺术情趣,为其后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径。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任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矢口县。工诗文,擅书法、篆刻、绘画。其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汉铭文和碑版等篆字入印,作品苍劲雄浑;绘画学恽南田、石涛而又有所变化,开创了清末写意花鸟画的新风。

四、​清 赵之谦 古柏灵芝图 轴 纸本设色 140.8x37.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古柏灵芝图 轴 纸本设色 140.8x37.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介绍原文

       本幅款题:“载之五兄大人属画,赵之谦。”钤“赵之谦”印。

       图绘一株参天的柏树,粗壮的树干久经岁月的磨难,疤痕累累。交叠成荫的叶片郁郁葱葱,春意盎然,古柏因此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柏树下低矮的灵芝茁壮而富有生气,颇有“迈众芳而秀出,冠杂卉而当闱”之神采。

  此图以刚劲有力的书法技法绘枝干,并以焦墨皴擦勾勒,生动地表现出古树的伟岸。叶片和树下的青草、灵芝仿恽寿平的没骨法点染,笔致灵活,颇具神韵与情趣,与树干刚柔相济,令画作具有多层次的视觉空间,是赵之谦以书入画的代表作。

  款署:“竹君一兄大人正,赵之谦画。”钤“赵之谦印”白文印。(李湜)

阴山工作室按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任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矢口县。工诗文,擅书法、篆刻、绘画。其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汉铭文和碑版等篆字入印,作品苍劲雄浑;绘画学恽南田、石涛而又有所变化,开创了清末写意花鸟画的新风。

       赵之谦在艺术上追求一种“古意”。由于他长期从事金石之学,所以对“古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审美取向也由“浓艳”转向“古艳”。他以金石的清新熔铸了自己的画风——既有伟岸的体貌,又有俊逸的神采。“拙”为笔墨至境。赵之谦以“拙”的笔墨、“拙”的色彩缔造出自己绘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拙”的境地,“须经历一切境界,然后解悟”(赵之谦语)。由此观《菊石雁来红图》,金石用笔,笔力遒劲,墨色酣畅,设色古艳,构图充实,水墨交融,古茂沉雄,具有一种大巧若拙之美。赵之谦曾日:“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作品中那独标一格的审美意趣与宏肆古丽的艺术情趣,为其后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径。

五、清 赵之谦 牡丹图 轴 纸本设色 174.5x9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牡丹图 轴 纸本设色 174.5x9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蓴卿仁兄屬畫。撝叔趙之謙。”图中画大石一块,旁生牡丹一株,花开灿烂,华丽富贵。赵之谦为海派著名画家,以花卉见长,初学恽南田,后去其秀媚并将书法的用笔以及金石的铿锵意味带入画中,形成气势恢弘、格局博大的个人风格。此幅作品堪称体现赵之谦典型风格的代表之作,花朵或用没骨,或用双勾,行笔快捷活泼,强调“写”而非“描”。设色浓丽,水、墨、色相交融,石块墨色浓重,质感强烈。鲜艳的色彩配合放逸的笔法,于富丽中见粗犷豪放之气。画面整体布局上密下疏,相互对比衬托,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任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矢口县。工诗文,擅书法、篆刻、绘画。其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汉铭文和碑版等篆字入印,作品苍劲雄浑;绘画学恽南田、石涛而又有所变化,开创了清末写意花鸟画的新风。

六、​清 赵之谦 菊石雁来红图 轴 纸本设色 139.6x3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菊石雁来红图 轴 纸本设色 139.6x3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花鸟画坛派别众多,极为兴盛。初期,石涛、八大等人发展了徐渭的大写意画风,.自具风貌;恽南田以徐崇嗣的没骨法为圭臬,并注重写生,有“常州派”之称。中期,“扬州画派”崛起,其作品个性张扬、不守绳墨。晚期,赵之谦“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之先河”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将清代晚期的花鸟画创作推向一个新境界。

       故宫博物院藏《菊石雁来红图》是赵之谦绘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作品题款:“载之五兄大人属画,赵之谦。”作品钤“赵之谦”印。赵之谦以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笔法描绘了秋菊、绣球、湖石和雁来红。这些都是传统文入画家喜欢描绘的物象。菊花有清净高洁之意,绣球有淡雅脱俗之韵,雁来红有孤傲清新之风。他将三者同绘于一纸之上,以喻示自己高尚的人格操守。此图中,画家虽以秋季代表性的花卉布满全幅,但却没有拥挤之感,更没有杂乱之弊。画面的密集处与上方大面积的留白形成强烈的疏密对比。这种“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方式,得益于他对篆刻章法的熟练运用。此画打破了清代以前中国画或四平八稳、或狂放不羁的构图藩篱,而于平稳中取奇巧、于险境中求稳妥。此画笔墨精良,画中枝条以书法出之,宽博淳厚,水墨交融,色彩艳丽脱俗。作者以擅长的北碑行书题字,与画面有机地融为一体。郑振铎在《近百年中国绘画发展》中称赞赵之谦的作品:“在艳裹浓装里呈现出了个人所特有的下笔如风、既紧实又潇洒的风貌。”

       赵之谦早期主要学习用没骨法画花卉,取法恽南田一派,设色浓艳,用色重于用笔;后期则以书法、篆刻技法入画,吸收“扬州画派”的画法,并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画风。从《菊石雁来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前人的画风痕迹在此已大大减弱,赵之谦的个人画风得以突出。正所谓“密成花不见”,他已巧妙地将各家技法熔为一炉。具体地说;碑质的线条是支撑这幅画的主要元素,也就是潘天寿所说的“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赵之谦此图笔力浑厚,得益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底。从此图的署款可看出他的魏碑体风采。这反映在绘画上就是用笔带“金石气”,用线力透纸背,行笔如刀割石。赵之谦此图以朱磦画雁来红数株,弯弯曲曲,参差错落;绣球以双勾法填彩,以花青画叶,以稍重的颜色勾叶筋;菊花用勾染法画出,层次感强。湖石以书法笔法绘写,秀美俊朗,笔法灵活,颇有意趣。此图设色虽不浓重,但却色墨浑融、色彩沉稳,富有古韵。与赵之谦早期设色浓丽的画作相比,此图色彩更为淡雅。

       赵之谦在艺术上追求一种“古意”。由于他长期从事金石之学,所以对“古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审美取向也由“浓艳”转向“古艳”。他以金石的清新熔铸了自己的画风——既有伟岸的体貌,又有俊逸的神采。“拙”为笔墨至境。赵之谦以“拙”的笔墨、“拙”的色彩缔造出自己绘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拙”的境地,“须经历一切境界,然后解悟”(赵之谦语)。由此观《菊石雁来红图》,金石用笔,笔力遒劲,墨色酣畅,设色古艳,构图充实,水墨交融,古茂沉雄,具有一种大巧若拙之美。

       赵之谦曾日:“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作品中那独标一格的审美意趣与宏肆古丽的艺术情趣,为其后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径。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任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矢口县。工诗文,擅书法、篆刻、绘画。其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汉铭文和碑版等篆字入印,作品苍劲雄浑;绘画学恽南田、石涛而又有所变化,开创了清末写意花鸟画的新风。

七、清 赵之谦 墨松图 轴 纸本,墨笔 176.5x9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赵之谦 墨松图 轴 纸本,墨笔 176.5x9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据画家自题,此图参用了篆、隶、草三体的书写技法来描绘松树,落笔圆浑滋厚,与作者的书法风格同一格调。树干、枝条、松针以草书笔法表现,秉承了文人画豪放洒脱的传统。画上行书落款笔力雄健遒劲,其金石韵味与松木的画法相映衬,意趣横生。此幅不愧为赵之谦以金石、书法入画的代表作。

    本幅款署:“同治十一年七月,梅圃仁兄大人属。赵之谦。”钤“赵之谦印”朱文印。“同治十一年”是1872年,赵之谦时年44岁。

赵之谦在艺术上追求一种“古意”。由于他长期从事金石之学,所以对“古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审美取向也由“浓艳”转向“古艳”。他以金石的清新熔铸了自己的画风——既有伟岸的体貌,又有俊逸的神采。“拙”为笔墨至境。赵之谦以“拙”的笔墨、“拙”的色彩缔造出自己绘画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拙”的境地,“须经历一切境界,然后解悟”(赵之谦语)。由此观《菊石雁来红图》,金石用笔,笔力遒劲,墨色酣畅,设色古艳,构图充实,水墨交融,古茂沉雄,具有一种大巧若拙之美。赵之谦曾日:“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作品中那独标一格的审美意趣与宏肆古丽的艺术情趣,为其后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径。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伪叔,号铁三、憨寮、无闷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历任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矢口县。工诗文,擅书法、篆刻、绘画。其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崛雄强;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后突破秦、汉玺印规范,吸取古钱币、汉铭文和碑版等篆字入印,作品苍劲雄浑;绘画学恽南田、石涛而又有所变化,开创了清末写意花鸟画的新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