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大多写诗赞美牡丹,但宋朝有一位诗人却写了一首贬低牡丹的诗

 Zhanjh1936 2019-01-07


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在古代,很多的诗人都写过诗,高度赞美的牡丹,例如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元稹等等,这些伟大的诗人,那都是在自己的诗作中,专门写过牡丹这种花。可是到了宋朝,却是有这么一位诗人,他却是写了一首贬低牡丹的诗,当然在这里所说的贬低并不是真正的贬低,他只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反人们喜爱赞美的心态,通篇都是在描写牡丹劣势。

那么写诗贬低牡丹的这位诗人,便是宋朝的王溥,他还是宋朝有名的宰相,他所写的诗作,便是他的《咏牡丹》,从这题目的字面上来说,这是在赞美牡丹,可是通篇却把牡丹描写的一无是处。这也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他在题目里也就告诉了人们,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要贬低牡丹,只是一种自我调侃,借用牡丹这一植物而已,所以很是值得一读。


《咏牡丹》

宋代: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我们这首诗中,可以看得出来,诗人表面是在咏牡丹,可是这一整首诗中,却是把牡丹描写的很不堪,正中前所说的,把牡丹这一国花,描写的一无是处。这也就是诗人为什么要这么写的原因,他先是以题目《咏牡丹》,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从而使得读者有了兴趣再往下读。


诗的一开篇便是写到了牡丹的劣势,”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在这两句中,诗人用意很明确,他说枣树的花虽然很小,可是它能够成果,结出果实来,桑叶虽然非常的柔软,但是它的用处却是很大,能够养蚕成茧,制作丝绸。诗人以这两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平常的植物来作比喻,可谓是重点突出了牡丹花尽管娇贵,可是却不能成果,只能是供人玩赏。

当然诗人在这里也并不是专指牡丹,而是进一步的在描写自己的一种人生看法,无论是谁,生活在这个世上,那都是不能只注重于外表,更多的是要保持心灵美,唯有这样,才能够突显出自己的价值来。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这最后的两句,也是这首诗中,最为经典的两句,诗人再一次描写了牡丹这一植物的一无是处,他说牡丹花真可笑,虽然开得大如斗,可是却不成事,不过是空长了一条枝干而已。从这两句中,可以明显看出来,诗人是要告诫人们,一个不要徒有虚表,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所成就。

个人是非常的喜欢这首诗,在这首诗中,尽管诗人借用牡丹这一植物,很直观地给我们传递出了一种人生价值,以及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那都是一个独立体,那都是与众不同,我们不能只是注重于外在,还要注重于自己的心灵,唯有这样,你才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