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散户唐人龙: 利亚德库存专项研究:包袱还是宝库? $利亚德(SZ300296)$ 研究库存之前,...

 巴拉拉皇家书摊 2019-01-07

研究库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三个基本观点:

1、库存是企业经营必备的存货

2、库存的数量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是正常的

3、库存周转率越高越好,但要符合行业平均水平。

一、存货与收入的增长

利亚德公司截至2018年中报,有存货36.3亿元,从绝对值来看,相对于其123亿元净资产来说占比为29%,尚在合理范围。


二、存货周转率

2015年利亚德收入为20.23亿,到2017年底收入64.7亿,增长超过3倍;而同期库存从11.3亿增长到31.3亿,增长接近达到3倍。2015年库存周转率1.79次,2017年库存周转率2.06次,明显得到改善。

同行业公司洲明科技2017年存货周转率为3.52次,明显好于利亚德。而艾比森2017年存货周转率更是高达5.7次,这其中一定存在什么差异。

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利亚德的销售模式以自营为主,而洲明科技则有过半是渠道分销,艾比森则绝大多数都是渠道分销。由于智能显示屏和景观照明灯业务都有一个产品出库后的安装期,时间可长达2-6个月,所以会形成数量很大的工程库存。如果采用分销模式,这部分产品则已经算分销商承担了,自然就不会再计入生产厂家库存。如果采用直营模式,则会算到生产厂家库存。

根据2017年数据,利亚德库存中有7.18亿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还有10.7亿的工程成本,这些都是我所说的工程库存。如果将这部分去掉,则对应库存是13.46亿,对应64.7亿收入,存货周转率上升为4.8次。

所以,存货周转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销售模式的差异。

也许有人对这种计算方式不理解,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利亚德采用的是经销方式的话,这工程成本和已完工未结算资产合计17.88亿元不仅不再是库存,还将成为收入了,那么计算库存周转率又将是什么一个数字?我们分析这些,是为了弄清楚企业经营效率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只为了看一个数字。

三、存货跌价准备

我们以2018年中报的库存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库存主要由几部份组成: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工程成本、发出商品这六大部分,其余的可以忽略。

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这三部分是处于仓库和生产线阶段,是最直接的库存。2018年中报账面余额合计有14.3亿,合计计提了1.06亿跌价准备,跌价比率为7.4%。而在原材料存货里,大概70%是LED灯珠,其他的材料降价压力很小,PCB板还略有涨价,所以跌价7.4%的比例,基本对应着灯珠降价10%,足够反映了市场真实情况。

而成品库存的降价也照原料降价来进行计提,我只能大致估计判断差不了太多。因为产品的降价虽然存在,但是随着产品规格差异还是有不同,甚至今年利亚德还有部分产品涨价。

而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工程成本、发出商品这三部分,都是受到订单合同锁定价格的,不存在跌价损失的,应该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公司在工程成本项目上还是按照0.6%的比例做了计提,则是一种谨慎态度。

总的来说,利亚德在库存跌价准备计提上是充分的。

四、工程成本和已完工未结算资产说明

对于需要安装的LED应用产品销售,本公司通过工程成本核算项目发生的各项成本,即LED应用产品发出后,将产成品成本转入工程成本,项目安装过程中的材料及人工费用等也在工程成本中归集,在项目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确认营业收入,同时结转工程成本至营业成本。期末,未验收项目发生的工程成本(包含产成品成本及工程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存货”科目中反映。此部分尚未确认收入,需要待验收后确认收入。主要为显示板块业务。

整体未完工项目的“工程结算”科目包含了该项目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此时的“工程结算”余额在存货-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中列示。即:2017年末对夜游经济板块按完工百分比法核算该项目的完工进度确认的已完工未结算部分计入存货中“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

此部分为按完工进度确认收入。此部分主要为夜游经济板块业务。与工程成本区分主要为收入确认方法不一致。(2018年9月28日互动答复)

根据公司的解释,存货—工程成本项目主要是发生在智能显示板块业务里,包括了根据订单发出的LED产品成本,安装过程中的材料费和人工成本计算在内。订单项目未验收确认收入之前,这部分成本计入库存的工程成本项目。等到确认收入后,则要从库存中扣除,转入营业成本。

我们有理由认为,2018年中报里的10.88亿工程成本再加上对应的毛利,可直接算成下一阶段智能显示板块的潜在收入。

对于“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这部分主要是夜游经济和新文旅业务形成。因为它的结算和上一项工程成本不一样,它可以按照项目的完工百分比进行进度结算。

对于一个夜游经济项目来说,订单总额可以由两部分构成:毛利和施工成本。其中施工又包括产品和材料成本+人工成本。

如果按照完工进度百分比结算,则结算为收入的就是部分毛利和部分施工成本,剩余的未结算部分但已经发生的施工成本则计入“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请注意,这部分“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必然对应着另一部分毛利,只是因为还未结算,那么这部分毛利不需要计入资产负债表。

我们来看2018年中报里已完工未结算资产的具体数据:

首先看累计已发生成本(已完工)为22.66亿,但已完工未结算资产9.38亿,说明结算掉的成本有22.66-9.38=13.28亿。

确认掉的成本13.28亿,对应确认的毛利8.15亿,就等于已经办理结算的金额21.43亿。

而剩下未结算的成本9.38亿,按照同样毛利率比例计算则可以还有5.76亿的毛利是存在未结算合同中。

总共完工合同金额=(确认的成本13.28亿+确认的毛利8.15亿)+(未结算成本9.38亿+未确认毛利5.76亿)=36.57亿=总成本22.66亿+毛利(8.15+5.76)亿

因此,我们能认为这9.38亿“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对应着夜游经济和文旅项目下一阶段收入金额为9.38亿+5.76亿=15.14亿。

这部分也是利亚德和普通产品生产销售公司不同之处,存货数据不仅包括库存,还包括着相当一部分未来确认的收入。从一定程度来说,报表上存货数据越高,尤其是工程成本和已完工未结算资产越高,反倒是好事。

比如2018年中报的存货数据里,就隐藏着30亿左右的未确认收入。如此看来,利亚德的存货数据,居然还充当了一个未来利润的蓄水池的作用。

有人会说这种观点太过乐观,其实我觉得并不为过。尤其是对于已完工未结算资产来说,这部分不仅有相应的订单锁定了价值,而且已经完成施工,甚至已经交付使用。例如说规模数亿的青岛项目和深圳项目,这些项目都已经交付使用了但还存在未结算部分,难道会出现赖账?如果换成其他激进一点的公司早就计入收入多了一笔应收账款,才不放在库存里呢。利亚德这么处理,已经是最大限度的保守了。(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