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看余额,赚了1000万开心!再看库存,压了1500万,一年白干

 全优绩效 2021-10-07

某企业做电池原材料,它的供应商是比较大的国企央企,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跟这些大佬合作。

这家企业有时候会出现对付接收的一些方式,比如说他们进原材料,这一吨回来了以后是没有一吨的,由于各种原因回来了以后有损耗,这个损耗有的时候是5%,有的时候10%,我们在算成本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然损耗的多和少直接导致了成本结构的变化。

我们在考核生产的时候,生产肯定不会接受,他们会说这是采购的原因,你看供应商的料杂质多,损耗大,导致我的成本持续上升。

这种就需要界定,内部有明确的规则,还有一些企业有存货,比如说做服装的企业,存货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今年在账面上一看,哇赚了一千万,老板还挺高兴的,最后一后看存货一千五百万。

原来账户上面还有点钱,仅仅一年下来,账户上面钱都没有了,因为钱都在库房。

这种存货我们在算成本的时候,需不需要考虑?我的建议是需要考虑,比如说一个门店一百件衣服,然后进价两百块钱一件,我们卖五百块一件。

如果不考虑存货存货的情况下,比如这个月卖了五十件,那毛利有多少,毛利理论上面是五十乘以三百,那就是有一万五千块。

一万五千块能不能全部算作毛利?我们就要分析这一家企业,原来的存货状况,比如说我们的存货预计有10%,我们进的这批货卖两个月或者卖三个月,有可能会有10%卖不出去,处理这批货的时候就变成了利润消耗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服装卖的时候是按照原价卖,但是存货在处理的时候就不会按照单价,有的时候是按照多少钱一批,多少钱一吨或者多少钱一堆,类似于这种等等的方式去处理掉。

这时候是远低于它的采购价格,如果说前端我们毛利都全部算完了,前面卖的时候毛利很好,大家工资提成可能拿得很高,但是最后在处理的时候,老板心在滴血。

这种问题应该如何来处理,我们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比如说这个衣服进价是两百块,我们预期有10%左右的存货,存货我们在算的时候,每卖出一件就不能够算两百块钱的成本,有些企业可能按照两百四,当然每一个企业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议价的标准,我们把它叫成本切制法。

也就是说我们在销的时候,把库存的问题考虑进去,把当前卖出去了以后,算出来的毛利稍微更加的合理,而不至于现在看起来很赚钱,到后面存货处理的时候很痛苦,所以成本前置的方式,从两百三到两百二,在卖的时候,毛利低一点儿至少保证后面的存货风险不至于全部由公司来兜底,而是体现在整个正常的经营过程当中。

还有就是加权平均,理论上来说,很多企业应该都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说材料第一批进来的时候是一百块,第二批进来的时候是九十块,我们在用这个材料算成本到底是按一百还是按九十,理论上来说是需要加权的,不能够按照九十或者按照一百,不然你的成本就会对应不上。

加权平均在你的进销存软件里边,它会自动帮你算,其实就是把量和价合起来,然后算个平均值,这个是成本,我们说成本要与收入一一对应,然后要讲究五个核心的要点。

就像我之前写手机的那个案例,手机出货了,就对应这一个成本记录进去,什么时候记收入,什么时候就算成本收入,没有计的时候成本也不用算。

不然收入和成本是对应不上的,所以在算成本的时候,一定注意是一一对应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