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 端砚

 lj0279 2019-01-07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

藏大师作品

《红棉吐蕊砚》36*20*12cm

细节图

这方《红棉吐蕊砚》取材端溪坑仔岩。坑仔岩石质滋润、细腻、娇嫩,有石眼、翡翠、青花、火捺等石品。此砚以南粤著名的木棉花为饰,采用深雕技法,将绽放的木棉花刻画得十分生动。作者巧妙地利用了砚石上的石眼点缀在花叶之间,更增添了砚台的华丽感。木棉花又称英雄花,花红如火,硕大如杯,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作品寓意着事业蒸蒸日上,红红火火,生机盎然。

《四海升平砚》25.5*16*4.2cm

细节图

这方《四海升平砚》取材端溪坑仔岩,石质滋润、细腻、娇嫩。此砚形制古雅,雕一象耳瓶,地刻海水纹,四周饰以青铜仿古纹,寓意“四海升平”。瓶颈一石眼颜色翠绿,外层有黄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起到点睛作用,寓意和谐、安康、太平盛世。砚台以方形为造型,设计合理,古雅大方,充分利用砚材的石质、石品等特点因石构图、因材施艺,自然流畅,精工细作浑然一体,可谓天工人工、两臻其美。

端砚

端砚因其石质优良、石品绚丽、雕工精巧,文化底蕴深厚而被誉为“众砚之首”。它是用广东省肇庆市郊斧柯山端溪砚石制作的。端砚始于唐,盛于宋元,精于明清,兴旺于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端砚的石品优良,其质坚实细腻,素有“发墨不损毫”、“天寒不结冰”的特质,关于这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好的传说:晚唐时端州有个姓梁的举人赴京会试,应试之地京都正降大雪,天寒地冻,考场内应考的举人们研出的墨汁都结了冰,惟独端州的梁举人在端溪砚台上研出的墨汁不结冰,后来他考中了进士,端砚也由此而名扬天下。

端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进一步挖掘、阐发端砚的文化内涵,大力传承和弘扬端砚之美,意义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