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考前三周知识点回顾】文言文文本阅读

 缘来是你9520 2019-01-07

2017年可参考真题(建议参考金考卷版答案)

(2017·全国卷Ⅰ)    《宋书·谢弘微传》

(2017·全国卷Ⅱ)    《后汉书·赵憙传》

(2017·全国卷Ⅲ)    《宋史·许将传》

(2017·北京卷)       苏轼《东坡志林》

(2017·山东卷)      《陈书·列传第二十六》

(2017·江苏卷)      《王文简公文集》

(2017·浙江卷)      《樊川文集》

(2017·天津卷)       王充《论衡·自纪篇》

 

考点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历年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查点,着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

 

多角度推断实词含义

(1)根据语句结构进行推断。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使用对比手法以及对偶、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推断加点实词的含义,比如“追亡逐北”(贾谊《过秦论》)是并列式结构,即“追亡”“逐北”,该句的整体意思是“追击逃走的败兵”。该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从“追”“逐”都是“追击”的意思可推断“亡”“北”的意思一致,都是指“逃跑(的人)”。

(2)联系成语意思进行推断。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成语绝大部分来自古代汉语,因此,判断古代汉语中实词的意思时可以联系成语的意思。如“于是乃偃兵”中的“偃”,联系成语“偃武修文”(偃,停止。“偃武修文”指停止武备,提倡文教)的意思可判断“于是乃偃兵”中的“偃”也是“停止”的意思。

(3)联系已学课文进行推断。试题中加点实词看似与课文没有任何关联,但通过联系课文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可知,加点实词的意思大多在教材中出现过。如“岁凶,横道伤杀”中的“凶”,本身就是一个多义词,与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内凶”的“凶”词义相同。

 

通假字

1)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所以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课本为了方便起见,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通”表示。

 

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本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心甘情愿”。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2.词义缩小。“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

3.词义转移。“币”古代指礼物,现在指“钱”。“涕”古代指眼泪,今指鼻涕。“劝”古代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穷”古代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丈夫”古代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牺牲”,古代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4.词义弱化。“很”,古义等同于“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深;现在用“很”字,表示程度没有以前那么深了。“怨”,古义表示“仇恨,怨恨”,现在仅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表示“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辨析古今异义“三法”

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双音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所以对文言文中的双音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细致比对;“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依上下文可译为“指出来,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即使所给词语古今都是一个词,也要看其含义是否相同,依据就是其所在的具体语境;“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宣言”,在此为“扬言”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宣言”作名词,则为“(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之意;作动词,则为“宣告,声明”之意。

结合所给词语的感情色彩加以区分;“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中,“无赖”的含义是“可爱”,在古代汉语中是褒义词;在现代汉语中,“无赖”意为“放刁撒泼,蛮不讲理”,是贬义词。


明确复词现象,把握复词特征

1.判断同义复词,要注重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组成合成词的两个单音节词的意思,比如“而使朝夕规谏”中的“规谏”,从“规”“谏”都有“规劝”的意思判断,“规谏”是同义复词;

二是把握词语的语境义,比如“归,杜门不出”中的“杜门”,从“不出”的意思分析,“杜门”就是“闭门”的意思,不存在复词现象。

2.判断偏义复词,要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把握词语所在的语境,即根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具体意思判定,比如“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一句,主要强调五人死难的意义,“死生”偏重于“死”;

二是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即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比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重于“作”;

三是关注词语与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比如“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从后面的“观”可推断“耳目”偏重于“目”。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活用为一般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名词。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句中的“籍”和“封”原来都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分别解释为“登记”和“查封”。

②数词作状语+名词。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句中的“目”原来是名词,解释为“眼睛”;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递眼色”。

③能愿动词+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刃”原来是名词,解释为“刀刃”;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杀”。

④所+名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的“罾”原来是名词,解释为“渔网”;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用渔网捕”。

⑤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语,而名词又处于谓语中心语的位置,那么这个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句中没有动词,我们就可以推断“军”应是动词,“驻扎”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

①表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句中的“翼”作“蔽”的状语,解释为“像翅膀一样”。

②表动作行为(或待人、接物)的态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句中的“兄”作“事”的状语,解释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③表动作行为的工具。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的“箕畚”作“运”的状语,解释为“用箕畚”。

④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廷”作“见”的状语,解释为“在朝堂上”。

⑤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如: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句中的“北”作“还”的状语,解释为“向北方”。

(3)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这个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翻译时应译成兼语式。如:宦士三百人于吴。(《勾践灭吴》)句中的“宦”用作动词,解释为“使……担任官职”。

(4)名词意动用法。特点也是名词必带宾语,且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句中的“鄙”用作动词,解释为“当作边邑”。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明显地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如: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句中的“继”用作名词,解释为“继承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使+对象+动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句中的“亡”解释为“使……灭亡”。

(3)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句中“死国”中的“死”解释为“为……而死”。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如: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句中的“乏困”用作名词,解释为“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句中的“短”用作动词,解释为“陷害,说别人的坏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句中的“弱”用作动词,解释为“使……弱小”。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美”用作动词,解释为“认为……美”。

 

词类活用分析三法

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分析成分:

“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在谓语位置并和动作行为发生联系,活用为动词。

按现代汉语规范对其词性做判断:

“范增数目项王”中,“目”后有宾语,因此“目”名词用作动作,“用眼睛示意”的意思。

参照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推断其所属:

熟记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各类活用情况。

 

考点二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五类。考纲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是指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与其乃且若)。

1.介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

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例如:“以、因”,意思为“拿、凭借、依据”,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因以讽谏。(《张衡传》)

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如:“于、与、因、为、乎”,意思为“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②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引出动作的原因;例如:“于、以、为”,意思为“由于、因为”①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例如:“于、乎、自、从、缘”,意思为“在、从、到、沿着”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②生乎吾前。(《师说》)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代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在语境中辨析某一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是考查的重点。

(1)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予、余、我;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③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①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通“汝”)(《诗经·静女》)②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④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项脊轩志》)

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复数:属、辈、类、徒;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②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

(2)指示代词

近指代词;例如:“是、此、斯、兹、之、然”,意思是:“这、这个、这里、这样”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远指代词:例如:“彼、夫、其”,意思是:“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无定指代词:例如:“或、莫”,意思是:“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辅助性代词:所、者;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代人:例如:“谁、孰”,意思是:“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代事物:例如:“何、胡、奚、曷、盍”,意思是:“什么、哪里”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③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表处所:例如:“安、恶(乌)、焉”,意思是:“哪里”①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3.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表并列:例如:“与、及、既/且、而、以/且…且…/载…载…”,意思是:“和/又/又…又…/一边…一边…”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②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表承接:例如:“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意思是:“于是、就、便/然后/至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表递进:例如:“而、且”,意思是“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表因果:例如:“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意思是:“由于、因为/因此、所以”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表假设:例如:“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意思是:“如果、假如/即使”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②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表转折:例如:“而、然、则、然则、可”,意思是“却、可是、但是、但”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注意】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谓语动词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尉挺剑,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前者的“夺”与“杀”,后者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属承接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前者的“终日”与“思”,后者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

4.副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副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

(1)时间副词

表过去:例如:“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遂”,意思是:“已经、过去、刚才”。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表现在:例如:“方、会、适”,意思是:“正、正好”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表将来:例如:“且、将、欲、行、垂”,意思是“将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表短暂:例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意思是:“不久、一会儿、突然”。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②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

表持久:例如:“常、雅、素”,意思是:“经常、时常、一向”。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成语)

(2)否定副词

表否定:例如:“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意思是:“不、没有”①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表禁止:例如:“毋、勿、莫、无”,意思是:“不要、别”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范围副词

表全部:例如:“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意思是:“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①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③悉以咨之。(《出师表》)

表部分或个别:例如:“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意思是:“只、仅、只是”①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4)程度副词

表深度:例如:“很、极、甚、绝、至、良、颇、酷、颇、孔、少、殊、稍、微、略”,意思是:“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②陵见其至诚。(《苏武传》)

表比较:例如:“益、弥、尤、愈、加、滋”,意思是:“更加、尤其、更、越”①圣益圣,愚益愚。(《师说》)②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5)情态副词

表方式:例如:“俱、并、间、微、窃、固”,意思是:“一起、暗中、坚决”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表速度:例如:“遽、卒(猝)、立、即、旋、暂、稍、渐、益”,意思是:“立刻、暂且、逐渐、稍微”①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②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表频率:例如:“数、亟、累、屡、仍、辄、每、复”,意思是:“多次、重复、任何一次”①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6)语气副词

表确认:例如:“即、必、诚、信、果”,意思是:“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例如:“其、盖、殆”,意思是:“大概(是)、恐怕(是)”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②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表意外的惊异:例如:“乃、曾”,意思是:“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表祈使:例如:“其”,意思是:“还是、可要”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表反诘:例如:“岂、其、庸、巨(讵)、宁”,意思是:“难道、哪里、怎么”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②其可怪也欤!(《师说》)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7)指代性的副词

相:例如:“互指、偏指”,意思是:“相互、我、他”①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见:例如:“动作行为的接受”,意思是:“自己、我”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②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8)谦敬副词

表敬:例如:“请、敬、谨、幸、惠、辱、垂、蒙”,意思是:“承蒙、有幸、请允许我……”①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谦:例如:“敢、窃、忝、猥、伏”,意思是:“私下地、伏在地上相……”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②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③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

5.助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音节助词:例如:“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不译。意思为“……的样子”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句首助词:例如:“夫、盖、维、惟、唯”,表要发议论等,不译。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句中语气:例如:“盖、也、与”,表停顿,不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句末陈述:例如:“也、矣、焉、耳、已”意思为:“罢了”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句末疑问:例如:“诸、欤、乎、邪、兮”意思为:“吗”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句末感叹:例如:“哉、乎、也、夫、兮”意思为:“呢、啊”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文言虚词推断“四法”

1.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的“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则“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2.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3.语法切入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又如“之”:“先妣抚之甚厚”中“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的“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辍耕之垄上”中的“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

4.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文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文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又如“多于南亩之农夫”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竖子不足与谋”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是“和、跟”的意思。

 

考点三 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句”指一句话的末尾用小圆圈断开,“读”指句中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逗号断开。正确断句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加强之势,试题形式为客观型断句和主观型断句。

客观型断句是指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加波浪线,一般设置6~8处停顿,然后提供选项进行选择,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关联词、名词等标志性词语以及一些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再利用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主观型断句题,一般有两种命题方式:一种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话,去掉标点,设置成试题,一般也要求停顿6~8处,分值为3~5分;另一种是不从前文给出的阅读文段中选取材料,而是另选一个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小文段,要求学生进行断句。主观型断句题相对于客观型断句题来说,有一定的解题难度。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标志词和特殊句式,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结合上下文,检查已断开处是否恰当,并推敲较难把握的地方。

 

断句“四要”

1.通读语段,整体理解

文言文断句的根本,在于对语段意义的正确理解。因此,我们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反复诵读这个语段,力求通过诵读对语段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如果是文言文阅读整篇文章中抽取的语段,我们还应该注意联系相关的上下文,正确理解其意义。

在熟读语段、把握文意后,凭借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不确定的部分,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2.借助虚词,确定首尾

文言虚词有多方面的作用,有许多虚词也能为断句提供方便。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利用虚词断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经常出现在句首的发语词“夫、惟、盖、故、凡、且、且夫、唯、盍、若夫、得无、何其”等词,可在其前面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经常出现在句首的谦敬词、人称或指示代词“窃、请、敬、吾、余、予、尔、汝(女)、彼、此”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纵使、向使、假使、虽、虽然、于是、然而、无论、若、至若、是以、故、是故、继而、然则、犹且、至于”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常在句首的时间副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是时、昔者、乃今、有顷”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句。

(5)常在句首的疑问词“何、谁、孰、安、胡、焉、奚”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句。

(6)经常出现在句末的虚词“乎、哉、矣、也、者、耶、邪、焉、欤、兮、耳、而已”等,可以在其后面断句。

*例如: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中能够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四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固定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四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以虚词为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不可将虚词视为唯一依据。如“圣人之道,卒(意为“最终”)于鲁(原意迟钝,这里指曾参)也传之”一句,“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一般不用断开。

3.熟悉文法,注意修辞

古人写文章是非常讲究辞采的,经常运用顶真、对比、对称、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讲求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将之作为我们断句时的参考。如: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

句中有很多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可以尝试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又如: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潜夫论·慎微》)

这段话就是由两组形式对称、内容对比的语句组成的,如果掌握这一特点,断句就变得很容易。

4.理清人物关系,抓住对话标志

在叙述性(包括对话性)的文言语段中,我们首先找出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然后再思考语段中涉及几个什么人,他们是什么关系,在做什么事(或谈论一个什么话题),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等等。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如: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这些对话标志,也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此类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起止;同时对话中的部分表示谦敬的代词或副词如“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也常常出现在句首,也为断句提供了方便。如: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考点四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家庭、亲属)、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

1.用心识记与高考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诸如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和天文历法、地理、官制等。

2.用心复习中学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时间词“鸡鸣”“平定”“黄昏”等。

3.联系实际,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在当今社会中的使用。如《登泰山记》的首句“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中,提及了古代的方位词“阴”“阳”。如果只是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就很容易混淆,而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就容易记忆了。比如湖南“衡阳”这个城市,其名字就来源于它在衡山以南。

 

考点五 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重要思维方法。从筛选的内容上看,传记类文章要求筛选的信息,常常是传主正面的品德、节操及主要的才能、功绩、主张等。非传记类文章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是作者的观点、情感或景物的特点等。

 

筛选文言信息“三步走”

审题。对题干进行审读,准确理解题干要求,找出关键点。

还原。把待选的句子还原到原文中,看它在原文的第几段,具体的语境是什么。还原时最好用铅笔做好标记,并圈定相关的范围。

判断。理解句子的含意,看它们是否符合筛选标准。即联系具体的语境,看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或做的这件事,这句话或这件事体现出人物的什么品质、品格。

 

考点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要求考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它要求考生对所述事件、所写事物、所说道理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推理,能准确地找出某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某个论点的根据,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进而进行归纳概括。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

(1)文章写了哪些人的哪些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文章说了什么道理;

(4)文章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来说,对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对议论性文章,要找出其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2.阅读时提倡圈圈点点。

阅读文言文时,要学会在材料中分析、揣测,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并圈点文中体现作者对人物、事件观点态度的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的夹杂在事件叙述之中,有的是在对文中有关人物的褒扬、批评的语言描写中,有的是在文章的议论性的语句中。考生只要细心阅读,注重揣摩、感悟,那么,作者在文中对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所持的观点态度,就可以准确把握。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考生根据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正确与否。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以下错误:

(1)人物的张冠李戴;

(2)事件的前后倒置、层次混乱、强加因果;

(3)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

(4)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或遗漏、任意拔高。

 

考点七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语句中的得分点,即评分的“采分点”。具体来看,主要包括:

①关键的文言实词。这些实词大多是一词多义、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单音节词或古今异义、词义特殊的双音节词等。②关键的虚词。这些虚词多是一些有实义或在句子结构上起作用的词。③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以及省略句、倒装句等。④文意贯通。翻译时,要遵循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句子通顺。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当发现直译不通顺时,一定要意译,避免硬译、漏译、误译。

 

翻译“六法”

1.“留”字法。

对原文中的人名、官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以采取保留的办法进行处理,不必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句中的“庆历四年”是时间,“春”是节令,“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都是专有名词,翻译时采取保留的办法处理。整句可以翻译成: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2.“对”字法。

对已由单音节词发展成双音节词语的,可以采用对译的办法处理。

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其中,“求”现在变成了“要求”,“木”现在变成了“树木”,“固”是使动用法,变成“使……牢固”。整句可以翻译成: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就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

3.“换”字法。

有些文言词语在现代词义发生了改变,应用别的词语来替换。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可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4.“增”字法。

对文言句子中的省略部分,翻译的时候为了使语句通顺,必须增补出来。

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未足”之前省略了主语“我们”,“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出:对那些追求儒道却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耻辱的读书人,我们不值得和他们议论。

5.“删”字法。

对于句中表示停顿或凑足音节的助词和部分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删除。

如:“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夫”是发语词,不翻译。

6.“调”字法。

对于文言倒装句,翻译的时候必须按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调整语序。

如:“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颜之推《颜氏家训》)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可先调为“凡不能教子女之人,亦非欲陷其罪恶”再翻译。

7.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

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这样的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题组训练

(一)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尚书,官名。始设于商朝,是掌管文书的官。汉成书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

C.致仕为古代官员交还官职的一种说法,也就是退休。

D.绳墨原指木匠打直线的工具,文中喻指规矩、法度。


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每年受镜湖泛滥之苦。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水利工程的益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郑州知州,因他的政治才能声名在外,(本州的)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夜不闭户。曾经有人故意让客人说丢失了财物,发出通告,要求(州府)捉拿盗贼,曾公亮回复说:“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久经历练,通晓朝廷台阁的典章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征询求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立太子,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矿,大理寺以强盗罪判处了这些人。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矿虽然是偷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还是有区别的。”据理力争,于是皇帝就下达给主管官吏讨论,比照抢劫禁物的法律,那些盗银矿的人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放任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计较,将要滋生事端。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而且有计谋,能够胜任。”请皇上任命赵滋去解决,边境祸害终于平息。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又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招待,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去世,终年八十。神宗皇帝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凡是改革方面的事情,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与他并不很好。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二)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如《谏太宗十思疏》。类似的文体还有表,如《陈情表》等。

B.壬午,古代纪年的一种方式,这是根据皇帝年号纪年,说明该皇帝的年号为壬午。

C.龃龉,上下牙齿不相对应,文中喻指“意见不合,相抵触”。

D.储,储君,文中指的是各位大臣争论扶立太子之事。

 

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职鄢陵知县。升为御史。出京巡按辽东,上书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本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太子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六月因发生灾害上书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暗藏另立太子之心,并且广泛结交术士之流。当初陛下下大力惩罚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本是皇帝敬畏纲德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这是由于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确立太子的)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奏疏呈上,贵妃、郑承宪都很生气,同僚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不久,他又上书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又上书建议降了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的职,建议罢免了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弹劾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官员,陈登云因而上书说:“近来人们谈到御史官员,壬午以前(朝臣)多慑于他们的威严,于是将脾气刚正的人换成温和的;壬午以后(朝臣)多拘于情面,将正直人换成了谄媚的人。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只是不胜被攻击倾轧,大多无法安身。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百分之一二。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让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粪,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立即上报给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去世了。


(三)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B.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C.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D.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译文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授予编修一职,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完成,升任左中允。武宗即位,因在东宫时的恩德,升任左谕德,充当讲官,编修《孝宗实录》。当时文学侍从不攀附刘瑾,刘瑾很憎恨他们。说《大明会典》在刘健等人手中完成,耗费很多,削减参与编修者的官职,降傅珪为修撰,不久因为《孝宗实录》编成,升任左中允,再升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替费宏担任礼部尚书。礼部的事务与其他各部比较相对简单,但从傅珪开始多次直言规劝,章奏就多了起来。皇帝喜好佛,自称大庆法王。西域僧人求百顷田地做法王下院,宫中的旨意下到部里,说大庆法王的命令与圣旨等同。傅珪假装不知道,执意上奏说:“谁是大庆法王?敢与皇帝并列,是对皇帝大不敬。”皇帝诏令不追究,求田之事也最终不了了之。傅珪闲居时看似木讷,不善言谈。到担当大事时,毅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人不能改变,最终因为这忤逆权贵幸臣而离职。教坊司臧贤请求换牙牌,式样要做得像朝廷官员的一样,又请求重新铸造他自己的方印,傅珪阻止没有做成。臧贤经常在阉党面前指责傅珪,盼望着除去傅珪。御史张羽奏报云南灾情,傅珪趁此竭力陈说四方灾害可怕。


(四)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B.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C.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D.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译文

“主将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钻炙龟甲,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到了吉日,国君进入太庙门,面向西站立;主将随之进入太庙门,面向北站立。国君亲自拿着钺的上部,把钺柄交给主将,宣告:‘从此,军中上至于天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处置。’然后又亲自拿着斧柄,将斧刃授予主将,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因为任务重大就拼死,不要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部下,不要认为自己意见独到而违背众意,不要由于能言善辩而自以为是。’

“主将接受任命后,拜而回答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怀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将帅受君主牵制而疑虑重重就不能意志坚定地去对付敌人。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利不敢生还。请您允许我按照上面的话全权处置一切。若不允许,我不敢担此重任。’国君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君主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从而取胜于国外,建功于朝廷,将吏得到晋升,士卒获得奖赏,百姓欢欣鼓舞,主将没有祸殃。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安宁。”


(五)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耕耘。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译文

祖父名汝霖,号雨若。小时候就喜欢古人学问,广泛阅读了大量书籍。青少年时,不肯下功夫习帖练字,字写的丑陋而笨拙,尝试到一些部门去应聘,但都不顺利。于是捐了些财物进了太学修习,在那学习了二十年。曾祖父时常捐财物给学馆(让祖父在太学读书),但家境逐渐衰落。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抽去了下楼的梯子,每天用轴轳来传递食物,这样,(祖父)三年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到越州时,去凭吊我的曾祖父。此时,曾祖父墓边的树木已经一抱粗了,邓文洁扶着树,悲伤不已,悲咽地离开了。祖父到驿馆送他,文洁对祖父很不满意,大概文洁听信了忌恨祖父的人的谗言,说祖父近来开酒馆旅店,很长时间不读书学习了,所以(文洁)见到祖父惋惜叹气。这天,将要告别了,(文洁)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泣着说:“(您)侄儿命运不济,只不过是努力了但没有成就罢了,平时读书写作还不敢不勤奋。”文洁说:“有这种事吗?我将当面考考你。”于是就临时挑了个“六十而耳顺”的题目,祖父挥笔而成,文不加点。邓文洁又惊又喜,不加掩饰地说:“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闻名,岂止考取功名呢?阳和子还是没死啊(你父亲的才学后继有人了)!”

甲午正月初一,祖父就到了南都,在鸡鸣山读书学习,一天到晚也不停止,眼睛生了病,在帷帐中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等到参加考试了,还没有到中午,文章就写好了。那文稿落到了一个老教谕的手上。他选取考生所写的文稿,上交给大主考李九我公,(李公)责备(文稿)不好,命令再上交一篇,上交了又不好,又重新选,直到四五次,考生的文稿都将没有了,老教谕气得要哭泣。李公点了点考生的卷子,发现少了七份,就问老教谕,老教谕说:“那七卷都很不像样子,留下来作谈笑的资料吧。”李公说:“那就赶快把你说的谈笑的资料拿来吧!”李公一见那些文稿,就拍着手掌说太好了,擦洗文稿的木片后又用红笔标注。《易经》科就把祖父的文章拟判为第一名,龚三益为第二名,其余的也得了很高的等级。

 

(六)与王昆绳书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译文

方苞叩首:从书斋中分手,不能再见面。接到你的亲笔书信,含意深厚而文辞质朴。即使是古代的为交的人,难道有错吗!我从事朋党交往,间近十年,心事气味相同,知道我的内心深处的,有如我兄弟的吗!

走出都门,行船南游,离开风沙尘埃的痛苦,耳目开朗。可又违背在父母膝下尽孝的心很久了,能回家探望,很能忘记自身的贫贱。只是想念和几个朋友隔离两地,会合的日子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看见哥哥和褐甫欢快谈论,新老朋友尽情玩乐欢笑,醒来却悲伤,更增加离群索居的遗憾。

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停留八天,便被饥饿驱使到了宣城和歙县,进入泾河。沿途看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凉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来,古树、奇藤、修竹茂盛盘曲而有生气。村落居民看起来很闲暇。因此想到古代的庄周、陶潜这一类的人,他们纵恣脱略,放荡不羁,(他们)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灌在他们的胸中,而形成了卓然不群的奇特风格,所以他们的文章都像从这里写出的。假使让我在这里有一个一亩大小的房屋,几顷田地用来耕作和养活自己,穷究经书并且著书,心胸豁然开朗,不受外物侵扰,那么我的成就,未必落后于古人。可是现在我一年到头向人索取衣食,有时在山行水边过夜,颠踣困顿,被生活利诱和驱使,有时形体劳累,心怀忧惧,被世俗尘世所束缚,没有一天宽闲的身心。有德行的人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我不害怕自己辛苦憔悴,但的确害怕神智混乱,学业荒废,胸怀无穷的志向最终却一事无成。

我今年二十六岁了,使光阴虚度,昏沉度日,常常如以往那样,那么从现在到四十、五十,岂不是非常难吗!在身前无所获得,在身后也无所获得,这将和一般人一样藐小啊。每想到这事,就像重病在身,半夜起身,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感到奇怪,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我的心事又能告诉谁呢!哥哥你认为我方苞该怎么安排呢!

哥哥你科考高中,同辈朋友很少不来庆贺的,而我私下里为你担忧这件事。韩退之有言:“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希望你时时警觉啊。我最近想穷究四书五经,想打破旧说的藩篱,而探求它真正的意义和原委。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时间过得飞快,只有各自勉励自己,来告慰自己索然寡居。方苞叩首。

 

(七)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3分)(  )

A.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我蔬食则喜    

B.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        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C.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一无所慕与无所惧

D.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                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译文

廉洁的官吏,自古难有。虽然如此,当今所谓的廉洁的官吏,是有的。先前渴慕升官而后来畏惧罪罚,因此虽然他嗜好财利的心思比不上他竞逐升官的心思,而他规避罪罚的心计胜于他忧患贫贱的心计,羡慕与畏惧在内心中相持,那么这种情势之下他不得不勉强表现出廉洁的行为。(如果)他幸好一直处在有所羡慕又有所畏惧的地位,那么可以凭这一点终其一生而不至于败坏(声名),因而世间就拿保全大节的名号称许他。(如果)有的人权力、地位逐渐达到顶峰,那么让人渴慕的(官职)已经得到了,就不再有畏惧罪罚的心思。至于仕途失意、没落(的人),不再自我振作,那么让人渴慕的(官职)已经绝无希望了,就将甘愿触犯罪罚而不知推辞。因此他们开始(进入仕途)时,蜷缩着肚子(忍受饥饿),铭心刻骨地使自己痛苦;而后来呢,(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做出了超出贪婪残暴之徒都不做的行为。世人见到他那样子,就说:“这个人,如今竟然像这样了!”却不知道(他们)自始至终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这样,这还是在他们(声名)已经败坏之后说的。(实际上)正当他们刻意做出廉洁的行为时,他们(贪婪)的萌芽本来就已显露了。如果舍弃利益足以成就美名,而得到利益足以构成罪行,那么(即便)是千金也要有所舍弃;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世人看见他抛弃千金,竟然认为他气节奇伟,却不知算计锥刀尖大的微利,才是他们的真正心机,于是就称赞他廉洁。

哎!这哪里算是知道古代的所谓廉洁的官吏呢?古代所谓的廉洁的官吏,一定是从不显示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开始的。不显示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所以他对自身的奉养比较微薄;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虽然他全无所渴慕和所忧惧的,却未尝不清廉。大概是即使想不廉洁,(所贪财物)却没有适用之处。

郭侯治理我们常州,用平易和乐、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治理政事,而且尤其用廉洁清苦来自我约束。我刚刚见到郭侯的时候是这样的,那么也认为他就是当今所谓的廉洁的官吏了。与郭侯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听到他的议论,考察他志向之所在,才知道郭侯不是当今所说的廉洁的官吏。郭侯本性淡泊,厌憎繁华,曾经说:“我就喜欢蔬食,而不喜欢肉食;用粗布做床褥睡觉才安然,用丝麻做床褥睡觉就心有不安。”他奉养自身大抵如此。郭侯大概是古代的廉洁的官吏吧。(我)听说郭侯的夫人也乐于吃粗食穿破衣,跟郭侯的嗜好没有什么不同。虽然这样,那么古代的廉洁的官吏还不能免于与家人互相埋怨,因此越发知道郭侯的行为难以做到了。

郭侯在常州任职三年后,升任山东副使离开,郭侯的幕僚霍君、裘君和他的下属武进县尹杨君请求我写文章作为郭侯的赠序。郭侯的清廉,世人都已经全部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等待我的文章呢?虽然这样,我知道郭侯的廉洁不是出于贪慕与忧惧,而他担任州守的时候,还处在有可以贪慕、可以忧惧的地位。从今往后,(他)官位越高,声望越隆,(原先)值得贪慕的(官职)得到了而畏惧的东西去除了,郭侯的清廉还是这样的,这样之后,世人就会相信这样的说法:郭侯果真不是贪慕与忧惧的人吧。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因而(我)怎么能没有话要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