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知道的南海子 | 南海子春秋

 芸斋窗下 2019-01-07

南海子春秋

明代皇家苑囿南海子(一)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正当北京新皇城建设已粗具规模的时候,明成祖朱棣皇帝又在北京南郊上林苑蕃育署北部划了一个圈,他要把这里作为新都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建一座皇家苑囿,供其游幸临憩。苑囿的规划范围:北起凉水河红桥,南至团河;东起古高梁河故道支流,西至古幽州南大道。现在看来,基本涵盖了北起南四环,南至南六环,东起京沪高速路,西至京开高速路的绝大部分地区,面积要比当时正在建设的北京新都城还大三倍。据《大明一统志》记载:“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飞放泊,内有晾鹰台。永乐十二年增扩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乃域养禽兽,种植蔬菜之所。中有海子,大小凡三,其水四时不竭,汪洋若海,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曰南海子。”另据《上林苑海子碑记》记载:“迨我天朝建都幽燕,文皇初年于南郭外仍元制,并立上林海子一区,延十八,百六十里,草木蓊郁,珍异充并于中,筑以垣墙。”

为何朱棣皇帝划定在南海子建皇家苑囿?这与其熟知这里优越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朱棣自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在北平整整生活了二十年,他对北平及周边地域再熟悉不过了,称得上是了如指掌。

(如今的南海子公园)

海子之名始于隋唐。当时中国北方内陆蒙古等民族地区称水汇湖潭之处为海子。元世祖建元大都后,也把这一称呼带到中原地区,这才有了南海子之名。南海子实际上是古灅水(永定河)在冲积平原上经过几千年的摆动而形成的。摆动后残留的余脉构成了一条条地下水溢出带和一处处地表层水洼湖潭。使这里形成了“四时不竭,汪洋若海”,“草木蓊郁,禽兽翔集”广衍膏腴的自然湿地。正如明永乐翰林侍读李时勉在《北都赋》中所写:“又有上林苑,种植畜牧。连郊逾畿,缘丘弥谷。泽渚川汇,若大湖瀛海,渺弥而相属。其中则有奇花异果、嘉树甘木,禽兽鱼鳖,丰殖繁育。飑飑籍籍,不可得而尽录……”

作者:张友才 南海子文化研究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