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岁是孩子成长的分水岭,再不教育哭都来不及了

 乐天FLIER 2019-01-07

01

朋友小媛打电话给我:“姐,你有时间吗?”

“没时间,正写稿呢。”

“哦,可是我心里好难受,想找个人聊聊。这两天可把我气坏了,我觉得我教育孩子真的太失败了,付出了12年的心血,结果,孩子成了这个样子……”

我这人,找我聊八卦,没时间;找我吐槽婆媳关系,没时间;找我逛街,没时间;但是,我听不得见不得别人提到教育孩子时流露出的无助和伤心,再忙也要放下手头的活,听对方倾诉,希望能为对方分忧解难。

“你来吧,我在家等你。”我对小媛说。没多久,她就到了。

她往沙发上一瘫,阴郁的脸上能拧下一块冰霜来,看来伤心不轻。一直以来,她都是优雅淡定如沐春风的。

她说,头天晚上,她想和家人好好聊聊儿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生活和做人上的问题。她刚说了没几句,老公就说:“你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也没见什么效果,算了,顺其自然,别逼得太紧,咱们旁边那个学校有个孩子因为压力太大都跳楼了。”

“为什么别的孩子没跳楼?还是说明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太脆弱了。所以,我今天不是想说学习问题,我想好好讨论她生活上的问题,我觉得……”

小媛话还没说完,婆婆跳了出来,很不高兴:“算了!别上那些补习班了!一年花几万,学了有什么用?都是你惯的。”

小媛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瞧,这就是他们家的教育环境。花钱让孩子补习,也是全家同意的,现在没什么效果,却来指责她。她想说孩子的生活和做人方面的问题,老公和婆婆说的是学习和钱的问题,牛头不对马嘴,沟通怎么可能有效果,当然是不欢而散。

教育孩子,一定要全家站在统一战线上,集中精力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家人共同的态度,他才知道该怎么做,朝哪方面努力。

否则,一人一种观点,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孩子无所适从,最后就由着自己性子,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这种家庭环境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好到哪里去呢?

02

小媛主张对孩子从小严加管教,让他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的想法是好的,但没人配合,甚至唱反调,效果自然不好,而且还起反作用。

她老公是个甩手掌柜,除了上班,就是看手机或者去健身,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几乎从不过问。

她婆婆比较强势,一旦她想让孩子自己学着做点事,婆婆马上跳出来阻止,说孩子那么小,哪里做得来,怎么那么狠心。

记得三年前,她儿子和我儿子二年级暑假的时候,那年非常非常热,连续一个半月,气温都在40度以上。她得知我儿子要背着硕大的训练包,自己坐很远的公交车去学跆拳道,深受触动,决定让他儿子也跟着去体验一下。

于是,两个孩子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出门了。我儿子早已熟门熟路,但小媛还是不放心,她开车悄悄跟在公交车后面,直到看着他们进了道馆,又在车里坐了好久才回家。

她老公得知情况后,表示担心安全问题,也没再说什么。但婆婆就厉害了,将她劈头盖脸地责备一通,责令她马上将孩子接回来。

她婆婆是这样说的:真搞不懂,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居然敢让孩子自己坐公交车?万一被人贩子拐跑了怎么办?万一坐过站了怎么办?万一路上出了问题怎么办?我将他当宝贝疙瘩一样疼,你居然这么狠心,他是不是你亲生的?怎么做得出来?我的孙子哟,可怜的孩子……

无论小媛怎么解释,她婆婆还是不依不饶,只差捶胸顿足了。她无语了,心累得不行,只好开车去将孩子接了回来。

我儿子训练完后,又背着大包汗流浃背地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了。

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将来社会会让他吃更多苦头。

现在不对孩子狠心,将来会很伤心。

03

一晃,几年过去了,小媛的儿子和我儿子已经12岁了。和两年前相比,他们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经常听不进家长的教导,甚至会反感,嫌啰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叛逆”。

其实,从10岁开始,孩子的心理发展就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分化现象已非常明显。

作为父母,在孩子10岁前,该教的应该都教了。作为孩子,该听的他们也都听进去了,基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都形成了。10岁之后,说再多做再多,效果已大不如从前了。

让我们再一次品读学习龙应台的经典言论: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对此我深有体会。儿子在我的管教和引导下,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上进、阳光、能干的小小少年。现在,我知道他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以我基本不怎么管他了,更多地是听他说,像个朋友一样。这样我们可以相安无事,皆大欢喜。更重要的是,我不担心他的将来,他已经具备了自我成长的能力,我可以放手了。

反观小媛的儿子,从小生活在教育观点不统一的家庭,没吃过苦,没学过家务,什么都不会做,除了个子长高,学了一些书本知识外,其他方面几乎还停留在婴孩时期。再教,已经来不及了,他也听不进去了,也不想学了。

巨婴,将给一个家庭带来无尽的伤痛。越到后面,体会越深。

04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1、开始从被动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

10岁的孩子处在儿童的后期阶段,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2、10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10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人的大脑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不断在发育和增长,并在青年期完成成长的过程。

3、10岁儿童的人际交往特点

处在10岁这个年龄段,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

4、10岁儿童的情感特点

在这段时期,儿童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拓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的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全人类。也就是说,儿童的情感充分地体现了社会性。

5、10岁儿童的情绪特点

10岁儿童的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

瞧,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怎么教?即使他们偶尔能听进去,效果也远不及小时候了。

孩子越小,越喜欢模仿,大人就是他们的依靠和榜样,他们总是有样学样,而且很听话。

那就是一张白纸啊,完全可以在上面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如果不用心,或者用错了心思,就会变成一幅乱七八糟的涂鸦。

十岁是孩子成长的分水岭,是熊孩子是好孩子,是巨婴还是有用之才,都可看出个大致来。

中国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管孩子,一定要趁早。再不教育,孩子十岁以后,哭都来不及了。

(万伊刀 原创育儿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