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宪: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十年一遇机会难得

 hdzwzhejiang 2019-01-07

陈宪: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十年一遇机会难得

陈宪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有规划落地。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中国如果制定都市圈规划的话,最合适的就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核心区域都市圈了。


陈宪: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十年一遇机会难得


长三角现在有三个概念,一个是大长三角。三省一市,36万平方公里,面积只占全国的3.75%,但GDP占到了将近1/4。还有一个是中长三角。2016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了26个城市。国土面积21.17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是16万亿多,地区生产总值占到整个长三角84%多一点。最后是有11个城市的小长三角,8万多平方公里。这8万多平方公里,比粤港澳大一点,GDP和粤港澳差不多。最初的长三角,说的16个城市,这11个城市都在这个范围内。

我建议在这个基础上,以此核心区域,打造一核五圈,一核就是上海,五圈是哪五圈?就是南京圈,苏锡常圈,宁波圈、杭州圈、合肥圈。


陈宪: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十年一遇机会难得


我要说说“上海都市圈”,这个名称确认了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的龙头地位,而且也引入了都市圈发展概念。上海现在是龙头地位,但是再过十年,杭州可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因为它有一个好的产业生态。为什么说深圳厉害?深圳有两大企业:一个腾讯,是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一个华为,是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上海要抓紧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36万平方公里,不只是一个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江中下游都市圈,扬子江都市群等,都要衔接起来。

陈宪: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十年一遇机会难得



一核,或者说核心区做什么?我认为首先要做科创资源集聚,做新兴产业资源集聚,而且一定要用湾区经济模式来做上海的都市圈规划。凭什么叫核心区域?或者说核心区域的核心功能是做什么?就在于这个地方有的,其他地方不一定能有。比如自贸港,关键就是做放松管制和放松税制,上海要把这个方案做出来,充分体现出来。

其次要做创新发展。核心区域要做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最后是做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已经不是传统的基础设施,而是新兴的基础设施、绿色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像这些,只能在核心区域做,更大的范围,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还有就是协调机制,这个问题现在讨论的比较多了,我也不多说了。

长三角,拥有一个无可争辩的既定事实,那就是上海是核心城市,这一点无可争议。上海有七个优势,国内只有上海有。那就是金融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和治理优势。这七个方面的优势,在上海同时具备的,其他城市可能只在某些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加在一起形成综合优势的,只有上海。所谓核心城市就是要具有这样的综合优势,腹地广阔,发展相对均衡,真正起到龙头核心功能。顺便说一句,关于均衡,有些地区,经济总量很大,但内部发展很不平衡。

当然,长三角发展也是相对平衡,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核心区域尚不明朗,二是一体化规划尚不清晰。另外科创资源、新兴产业相对滞后。必须要承认,珠三角在这方面做的比长三角好一些。珠三角另外一个优势是科创资源新兴产业一枝独秀,典型的是深圳。当然珠三角也有两个问题,一是深圳发展空间受限。深圳如果扩容成功,未来是不得了的。另一个是粤港发展的实质性合作。


陈宪:国家把都市圈真的当个事在做,十年一遇机会难得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本文根据2018年12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经作者授权独家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