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人眼中的天津段北运河

 wunianyi 2019-01-07


上图:马嘎尔尼像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七月五日,由马嘎尔尼率领的英国第一支访华使团,由天津大沽白河口登上了清朝官员为他们准备的船只,正式进入中国内陆。船队溯海河而上,经三岔河口进入北运河,航行至通州登陆,然后经陆路到了北京。他们将在华的经历记录了下来,留下了马嘎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等回忆文字。其中的部分内容,为当时的天津段北运河勾画了一幅白描写生像。


  他们的第一站是三岔河口。直隶总督梁肯堂和钦差大臣金简带着仪仗队早已在此等候,特使马嘎尔尼携全体团员下船,进入岸边的行辕商讨进京事宜。为了欢迎英国使团,在三岔河口海河楼的前面,临时搭建起了一座近水的戏台,上演着英国人眼中的“几出只做手势而不讲话的哑剧,也有几出历史剧”。斯当东看到在三岔河口附近有一座“便桥”,由“许多驳船连接起来”,便利行人往来,“同时又很容易分散开来便利船只通过”。这应该是位于三岔河口以西,南运河下游的院门口浮桥。除此之外,岸上还有“几个庙宇和其他的魅力建筑”,这是三岔河口北岸的望海寺、崇禧观以及海河楼。


  这大概是三岔河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热闹时刻。使团乘坐的17只大船成了另一座舞台,主角就是这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英国人,观众则是成千上万的天津百姓。当日的三岔河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从河岸边的斜披上“一直往上站到城边,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剧场。一个靠紧一个,层层加高一望无边。”英国人承认,“自入境以来,围看的群众以这次的人为最多了。”但他们对这些“相当有礼貌,秩序井然”的围观人群并不反感。


  他们在三岔河口停泊了一天,傍晚时分开船北行,进入北运河,从繁华的商业区穿过。他们发现两岸的商店和作坊里充满了人,房子大多是两层的,多数用青砖建成,少数用的是红砖,而穷人的房子用的则是“褐灰色的砖”,实际上就是土坯。他们感觉天津非常之大,“长度相当于伦敦”。


上图:中国官员在天津欢送马嘎尔尼使团


  清代乾隆时期是南北运河运输的鼎盛时期,数不清的漕船、民船来往于北运河上,英国使团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直观的佐证。当他们驶出三岔河口进入北运河的时候,很快便发现自己进入了无数船只组成的航运大军之中。斯当东描绘道:“河面上挤满了各种船只,船上至少住着几千人”。约翰·巴罗则描绘道:“一天之内,我们在这条河里超越了六百多艘大船,每艘甲板上都有十到十二个独立的舱室,每个舱室都住了一家人。从天津到通州的河段上,这种船有近千艘。”除此之外,“河上各种各样的船或者川流不息,或者泊在岸边,每艘船上也都挤满了男女老少,人数不少于上面提到的大船”。据他估计,“在90英里长的距离之内,水面上漂浮着不少于十万人口。”货船上装载着形形色色的货物,大宗的棉花、铜钱、大米、丝绸、盐、茶,都是京城所必需的,还有一种让他们感到十分惊奇的货物,就是“一种黄色的干饼”,“似乎是各种各样的污秽和粪便的混合物”,那是京城的花儿匠所用的肥料。


上图:清末天津郊外农民的居所


  康熙年间,“导流济运”的筐儿港水利工程建成,使得北两岸的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当使团的船只驶出天津城区的时候,他们发现除了岸边高大的柳树、官宦府第和寺庙门前的榆树或杉树林外,运河两岸很少看到树木,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坦田野,主要的农作物是高粱,高粱中间套播着粟米、小麦、大豆等作物。使团成员对田里劳作的农民非常感兴趣,他们看到这些农民非常贫穷,巴罗记述道:“几乎所有的村舍都破烂不堪,条件十分恶劣。这些简陋的茅屋,一些是用烧得半透的砖堆砌,另一些是用泥巴建造,屋顶盖着稻草或芦苇。”但是他们依然非常勤劳,“所有田地耕种得都非常干净整齐,好像园田一样,没有一点杂草”。高粱在当时不仅是粮食,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当时的北运河由于河底淤泥沉积,河床高出了地表。农民就在河堤开挖水槽,由上到下引水灌溉农田。使团经过的运河,有很长一段用高粱秸秆做成了堤道,从堤道上通上水槽对附近的田地进行灌溉。


上图:使团成员画笔下的运河纤夫


  北运河一种说法,叫做“潮不过三杨”。潮水在北运河中只能上至杨村,船只再往北行就只能靠风力或人力了。斯当东对此描绘道:“顺流推动船只走出了天津三十哩路之后,潮水停止了”。风停水静的时候,船只只能依靠划桨和拉纤向前行驶。使团乘坐的是中国官方为他们提供的大型客船,每船有两只大桨,有的在船头,有的在船尾,每只桨需几个人才能划动。如果遇上逆流、逆风,就要用到纤夫了。使团的船只平均每船用十五个纤夫,总共有五百人之多。纤绳的样式是这样的:“拉绳一头绑在桅杆顶,同另一根绑在船头上的绳子结起来。绳子很长,上面结成许多活圈,纤夫把头伸进圈内,绳圈达到人的胸部。绳圈上多半绑着一块木板,这样可以减少一点绳子压迫胸部的力量。”根据随团的中国官员介绍,当时运河中官船公事船所用的纤夫,都由当地官府代为招集,但是给予的工钱极低,所以很好有人应征。地方官于是按户勒派,乃至于强行捉来拉纤,不到目的地绝不放回。他们赤裸着上身,露出他们古铜色的皮肤,肌肉发达,但都有些驼背。遇到水浅的地方,就要脱掉所有衣服,下水拖船。他们排成一条直线,嘴里哼唱着歌谣以统一步伐。


  两个月后,使团仍由北运河返回天津,他们看到纤夫们换上了统一的服装,是一种镶红边的制服,头上戴着“有红色扁平结子的大帽”,看上去显得整齐了许多。他们这一次只在天津短暂停留,补充给养后,就经三岔河口入南运河,一路南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