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戛尔尼笔下1793年的津城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23

海河两岸景色悦目

1793年7月25日,以“狮子号”为首的马戛尔尼使团船队抵达海河入海口。天津道台乔人杰登船迎接,还带去了众多补给品。同时告知,允许95人进京。

8月8日,船队以中方官员所乘五艘船为先导,挂“英使向中国皇帝进贡”黄色旌旗,中间紧随七艘使团平底大船,后面跟随的兵船、机工船和仆役船等总计37艘,沿海河浩浩荡荡驶向津城。晚上八点,船队沿河停歇,卫队在停泊船只岸边搭起帐篷,点燃高挂灯笼,值班守夜,确保安全。打更士兵有节奏地敲响梆子,以提示时间。这些都给马戛尔尼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岸上的帐篷和河上船只交相辉映,景色非常悦目。”

8月9日清晨四时,马戛尔尼使团船队在锣声中迎来新一天的旅行。他看到,海河两岸有不少的村落与集镇。房屋主要是泥土筑成的,间或夹入几间较好的、石筑的、修饰得很精致的房屋。园圃中种着果树和各类蔬菜,还有茶圃,田垅间竹篱和石墙围得很好。草场上放牧着绵羊和最肥美的牛;田野里种植黍子与水稻,低洼地的水稻特别茂盛。到了人口稠密的市镇附近,出现了砖房。当地官员率领驻军到河岸边迎候,还搭起用丝绸结彩的临时牌楼,置回延小炮三尊,施放三响,以示欢迎。百姓拥挤到岸边争睹洋人风采,士兵单行排列,手持各种旗帜,警戒并维持秩序。

城市十分整洁美观

马戛尔尼眼中最繁忙的应该是海河。在一段水面上,往来的船数在六百只以上,而停着不动的船数要两倍于此,把水面都遮盖住了。快要抵达天津时,沿岸出现了摆放整齐的一长列盐堆,每一行列,从头到尾有五十个堆,连绵达两英里。

8月11日早六点,马戛尔尼使团抵达海河三岔口。三声礼炮后,使团登岸进城。他看到,城内都是砖房,房高两层,铅色瓦屋顶,十分整洁美观。但街道狭窄,在土路两边,拥挤着围观的民众。来到衙门前,身穿黑色棉布制服的士兵,威风凛凛列队于广场,手擎一百五十多面大旗。马戛尔尼等人拜会了地方长官后,参加了带有本地特色的冷食茶会,有茶、果、糕点等。离衙门不远,有一处五彩缤纷的舞台,有变戏法的、翻跟头的、舞剑的、高声吟唱的,伴有丝竹之声,缭绕在海河之上,盛况空前。

民众天真纯朴满足

马戛尔尼描述:“天津像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沿海河两岸延伸有几英里。”运送棉花、铜币、大米、丝绸、盐、茶等各种货物的商船源源不断向京师驶去。

马戛尔尼使团船队北上,海河两岸拥挤着观看的民众,“群众愉快善意的面容给我们很好的印象,他们彼此间的融合态度也给人好感。天真、纯朴的样子显示他们内心的幸福和满足。使团每到一处均受到友好礼遇。”

就在这一刻意外发生了。河面上一只老旧木船甲板上站满众多好奇的人,不堪重负,忽的一下侧翻沉到水里,猝不及防有四十多人掉落水中,一时间救命声、救人声嘈杂一片,有几个人抢救不及溺水身亡。

事态平复,拨开拥挤的船只,马戛尔尼使团船队驶进北运河。每一只船上配有六至十名水手不等,他们齐唱劳动号子,有节奏地划动长桨平稳前进。这些水手的劳动号子“像赫布里底人的划桨歌,约翰逊博士称之为类似希腊大帆船的韵律,中国人合唱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快乐和节拍结合起来”。

马戛尔尼观察到津郊松林间的坟茔,赞叹道:“把死者安葬在距住宅相当远的地方,比欧洲人谨慎。欧洲人把死者安埋在城市中心,容易腐尸感染,也不卫生。”

因风势或潮汐不顺,行走不远船队就开始雇用专门的纤夫,纤绳连接桅杆,领队发出劳动号子,纤夫们迈着特殊步伐拖着船前进,直奔通州。 井振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