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沙中建岛概况

 湛蓝明月 2019-01-08

中建岛,位于西沙群岛最西南边,是一个在台礁上发育成的沙岛。中建岛,渔民称为螺岛,因为这岛以产马蹄螺出名。位置在西沙群岛最南,又当去南沙群岛的中途上,故又被称办'半路峙'。由于1946年中国派军舰'中建号'去接收本岛,才改名为中建岛

地理位置

中建岛是在礁盘上发育的沙岛,四周有较高沙堤,中部洼地,

西沙中建岛概况

西沙中建岛

不甚明显,且常积水,水深0.5米。全岛海拔不大,平均只有2米,略呈圆形,长1200米,宽1000米。沙岛在低潮时高出海面3米,在高潮时高出海面1米;面积低潮时达1.5平方公里,高潮时只有0.85 平方公里。沙堤受东北季风影响以东北部为高。台风过境时,高潮可以淹没岛屿的大部分,故地形变化较大,显示出由沙洲向沙岛过渡的特征。

由于本岛常受海淹,故岛上草木难于自然生长。高处有海鸟栖息,故有鸟粪层存在。由于沙体大而厚,又少鸟粪污染,因而清泉易得,尤以雨季为好,挖地2尺即可得淡水。中建岛位位于西沙群岛的最西最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岛被珊瑚、贝壳和白沙覆盖,原无植被。70年代种植了椰子树、枇杷树等。建有4层高的大楼[1]。

折叠

编辑本段

感人事迹

中建岛上除了洁白的珊瑚沙地就是海水,为了在岛上种树,官兵们利用探亲、出差等各种机会,你一包、我一包从大陆20多个省市背来泥土、树苗和菜种,在珊瑚沙上填土造地,植树种菜。可是要在寸草不生,高温、高湿、高盐的珊瑚沙地上种活一棵植物谈何容易?就算好不容易成活了,还要挺过岛上一年百余次台风的“洗礼”,才能真正生根发芽。

要提高种植的成活率,增加泥土和有机肥是关键。多年来,中建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一位回家探亲的守岛官兵归队时都要带回一包泥土和肥料。1980年10月,中建岛老兵李华平从安徽老家带着两大袋干鸡粪上汽车,因为鸡粪实在太臭,售票员硬是不让他上车。无奈之下李华平只得告诉售票员原因,当得知西沙中建岛的情况和官兵们爱岛建岛的故事后,售票员感动了,不但让李华平上了车,还免了货运费。从此以后,李华平只要回家归队再带泥土肥料,当地车站总会为他亮“绿灯”。

如今,每年定期都会有新鲜的泥土用军舰运上岛,以改良岛上的土壤。但中建岛上的菜地仍保留着30多年来由官兵从各个省市带上岛的泥土而建成的各省“团结地”,不时还有休假归队的官兵从家乡带回一小包泥土添加到“团结地”里。

在官兵的不懈努力下,羊角树、马尾松和爬藤最先在岛上扎下根。如今中建岛上已种下马尾松3000多棵,羊角树1000多棵,椰树200多株,爬藤2000多平方米。2006年11月椰树林还结出了第一个椰果,着实让官兵乐呵了好一阵子,昔日的南海戈壁正变成生机盎然的海上绿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