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7篇 《黄帝内经》揭示的生命内涵

 同人王皓宇 2021-12-24

同数百万年的人类历史相比较,医学出现的历史非常短。西医的鼻祖西波克拉底距今大概只有2500年的历史,即使从黄帝和岐伯算起,中医的历史也不过只有五千年。也就是说,在没有医学出现之前,人类或许已经繁衍了至少数百万年以上。在动物界中,乌龟的寿命可能达到250岁以上,大蜥蜴可以活到200岁,世界上很多动物的寿命远远超过了现在的人类。这些动物没有医院,更不可能吃化学药片或者接受手术治疗,最多可能是从植物中寻找一些可以缓解病痛的草药。也就是说,生命的长短安康似乎与医药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自然宇宙的认知历程,已经让人类从最初的狂妄自大转变为慢慢的谦卑。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认识生命本身?我们该如何保全性命而免受疾病对身心的折磨?并最终能做到无疾而终。

 从《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开始,《黄帝内经》中的两位主角展开了对话。黄帝向他的老师岐伯请教养生的奥秘,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给出的答案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简单来说,上古之人之所以寿命长,就是懂得并遵守自然规律,能够按照自然规律起居饮食。而现在的人之所以短寿疾病,是因为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使得人体的精气衰竭,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用现代语言来看,世界万物都是能量聚合形成的,人也不例外。古人用的“气”可理解为现代语言所对应的“能量”。因此古人说“气聚成形,形散而气,形源于气,阴成形”。把能量理解为“阳”,把有形的躯体理解为“阴”。人体就是一个阴阳交合且不断转换的形体。我们知道,人体的先天体质差别是很大的。一个人先天体质的好坏,可以理解为生命在聚合形成时“气”是否充足和良好。生命因为精子和卵子结合而形成,中医称作为“两精相搏”,能量聚合起来就是“精”。如果精子和卵子质量好,“凝结”的能量充足,则生命的先天质量也好。除了先天父母提供的种子,人体通过饮食和呼吸也不断形成新的能量和精气。如何合理的使用人体的“精”和“气”是保养生命、免遭疾病的核心要素。我们都知道,熬夜、酗酒、情绪的喜怒无常、严重违反自然规律都会导致生命能量得不到有效贮存和过渡浪费。因此《黄帝内经》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简单说来,疾病都是由于这些不懂得节制和过渡消耗造成的。

那么其实养生的核心要素就是避免行为上的过渡浪费,遵守自然规律,懂得节省精气的重要性;另外,不良情绪也会严重消耗人体的精气和能量,在内心上应该做到“天真”。

所以《黄帝内经》第一篇的名字就叫作上古天真论,指出了养生的道理很简单。核心就是“天真”。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天真”这两个字呢?《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人体受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的影响,形成了阴阳和五行的变化,春、夏、长夏、秋、冬五种季节的变化形成了生命能量生、长、化、收、藏的五种变化状态,在人体上形成了肝、心、脾、肺、肾五个脏气和五大系统。“精”和“气”是阴阳的两极,是生命的两种状态,在两极过渡中,生命能量还以“血”、“津”、“神”的形式存在,总共五种,分别被贮藏在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中。所以人的本质是自然规律和天地运行的产物,五行、五脏以及六腑是人体的表现形式。

简单来说,“天真”就是让我们的内心回到“天”的“真”实本质去。而天的真实本质是就是“清净光明”,风雷乌云只是呈现在天上面的一部分,根本上不会影响“天”按照自然规律去运行。“天”是为了世界的正常运行和公理而存在的,没有欲望、私心、愤怒、嫉妒、贪婪、嗔恨和傲慢。我们人是天地的产物,是天地之“心”,我们“心”的本质如同清净光明的“天”。内心的“欲望、私心、愤怒、嫉妒、贪婪、嗔恨和傲慢”如同天空中的乌云。如果我们错把“乌云”当成了心的本质,则我们很容易被痛苦所左右。

我们如果能回到原本的“天真”状态,就能达到岐伯所说的“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达到身心健康,没有疾病和内心的痛苦。

可是我们(包括笔者同人)都会发自内心的说:“这太难了,这怎么可能做到呢”。的确很难做到,但是这句话确真真切切为我们寻找真正的身心健康和快乐安康提供了方向。我们时常说,方向决定终点,方向错了,结果不可能好。如此看来,寻找身心快乐、清净祥和的目标应该更多的向“内”看,想办法去消除内心的“欲望、私心、愤怒、嫉妒、贪婪、嗔恨和傲慢”。

笔者时常感觉到,内心的“欲望、私心、愤怒、嫉妒、贪婪、嗔恨和傲慢”就是隐藏在心脏的位置,但是却从未在任何一个医学体检报告中看到被检测出来。我猜想,即使自行解剖开自己的心拿出来看,肯定也看不到这些负面的情绪。

从我们的生活体验来看,“欲望、私心、愤怒、嫉妒、贪婪、嗔恨和傲慢”的确千真万确的存在于“心”的地方。但是我们就是“看”不到,找不到。显然,这些东西不在身体的“硬件”上,而是在身体“软件”上。从生活体验来看,身体的“软件”对“硬件”影响极大,紧张愤怒的情绪会造成我们身体绷紧,能量上冲头顶。严重的恐惧和焦虑甚至会完全控制我们的身体,令身体的气血流动失常,导致疾病。从这个角度上说,对身体上产生的病变进行简单的切除和消杀并没有从根本上疗愈身体。如果身体的“软件”在持续不断的向身体硬件发出“错误”的命令,那么疾病还是会持续再次爆发。从我们的生活体验来看,一旦患上了失眠、焦虑、上火、口腔溃疡、肿瘤等疾病,这些疾病就如同挥除不去的影子,经常会伺机再次光顾。

我们该如何消除和改良身体内带有发出错误命令的控制系统?

从弗洛依德到荣格,从萨提亚到伯特.海灵格,西方现代心理学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人体的内心,并试图找到改良人体“软件”的方法。在古代社会,从耶稣到佛陀,从苏格拉底到希波克拉底,从黄帝、岐伯到张仲景。古圣先贤们发现并领悟到一个巨大的秘密:对于身体内的软件,悲哀、愤怒、焦虑、甚至包括喜悦等情绪,并不需要去刻意的消除和改造它们。只要有意识的“觉知”到就可以了。当你深陷焦虑、愤怒等情绪中时,如果你能保持“觉醒”状态,以“观察者”的心境“观察”到内心的各种情绪。你会惊人的发现,内心会很容易进入到平静的状态,各种负面情绪如同浮现在天空中的乌云,飘来飘去,而且会逐步的“缩小并飘散”,对心境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时你会清醒的意识到,你内心的的负面情绪并不等同于你的内心。心理学把保持这种状态称作“有意识”。反之,如果你不能保持觉醒和“观察”,一旦被焦虑、愤怒等情绪完全左右并充满内心,误把内心的各种情绪当做为“心的本质”,这时情绪就很容易失控,继而作出疯狂的行为,对身体发出错误的命令而导致病变。把这种情况称作“无意识”。

古人把内心保持在清醒有意识的“观察”状态称作“禅”,现代人常称作“冥想”。“冥想”就是以思想和身体“观察者”的形象出现,以第三者的身份冷静持续的观察内心的各种想法和情绪,看这些情绪来来往往,不为所动,不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消耗身体的真气。如果长期练就了这种心境,就是岐伯所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医的理论模型来自于自然,和西医相比较,强调身心合一,即人体“软件”和“硬件”相互协调统一。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清晰的勾勒出了人体软、硬件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如喝过仲景药方当归散的人,会感到有明显缓解焦虑的作用;喝过泻心汤的人,绝大多数人会体会到有解除忧虑、“放下”负担的感觉;辨证准确,喝过百合地黄汤的人,也会有“安心”的感觉。

《黄帝内经》在一开始的第一篇就旗帜鲜明的指出:除了外在的伤害外,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内心,过渡消耗、情绪的失常和违反自然规律导致。如果能做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所以,生命的本质是自然,维持健康的本质也是顺应自然,《黄帝内经》162篇文章为我们揭示的就是自然之道。

在这个繁忙焦虑、疾病丛生的年代,这本凝聚着五千年智慧的古老经典如同一部发人深醒的警世良言,他的每一个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深刻的生命哲学和人生的真谛。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会越来越领略到他的伟大和深邃。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