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创造力不是一种天赋。创造力是一种人类运转思考的方式。」 ![]() 别气馁,其实我们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只是有些人懂得如何把这些「创意」表达出来,而另一些人则是不擅长罢了。 那「创意力」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别小看这三个字,「创意力」是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思考模式。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某些问题而急需这个「创意力」时,却总是无法从脑中出现;但当我们处于放松或是无压力的状态下,这些点子就像雨后春笋般疯狂地冒出来。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一直发生,那就一起来看看所谓的「创意人士」到底有什么样的生活哲学,让他们脑中的点子总是源源不绝? ![]() 1. 他们把创造力当作一种「习惯」 作家 Leigh Michaels 曾说:「等待点子在脑中出现,就好像是在机场等一班火车一样难。」 「创意」就像练肌肉一样,当你将练肌肉变成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这些肌肉就会习惯那样的状态,不用怕久不练就会使肌肉松弛。可想而知,要有创意力,就努力将「思考」变成生活中的一部份吧。 2. 他们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人生就像爬梯子一样;你爬越高,你就会越谨慎。 但这些创意人士却不一样。他们并不会将自己的工作或是身旁的人是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对任何事都太严谨,很多伟大的点子就永远不会出现。 3. 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极度「好奇」 通常大部分的人都会专精于某一项技能会是领域,像是园艺家、历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但创意人士对「众多领域」都有涉猎,各种不同的书他们都看;因为他们认为,任何领域的胜博发公益知识都值得细细探索。在他们眼中,「点子」是需要燃料的,当燃料越多种,点子当然就越丰富。 4. 他们能轻松的卸下「工作的身份」 听起来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这些人想休息就能安心地休息,不让工作上的事情捆绑住自己。 爱迪生也是这样的人;他在研究灯泡时总共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在每一次失败后他却不会沈溺于那样负面的心境,他选择离开工作室然后去好好睡一觉。这听起来很容易,但其实真正做起来真的不简单。 ![]() 5.他们对「人」是很有兴趣的 创意人士是富有同情心的,他们喜欢与人接触、观察人的一举一动。 20 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海明威就曾说过:「从聆听人们之间的所有事物中,我所学到的竟是出乎意料的多。大部分的人都不曾认真去体会。」 6. 他们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无趣」 他们知道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它一定的趣味所在;这些创意十足的人才就负责把这些「趣味」给挖出来。 奥美集团创办人 David Ogilvy 面对广告写手的抱怨是这样响应的:「没有无趣的产品,只有无趣的写手。」 7. 他们非常愿意拨出给自己「独处」的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 Rollo May 说:「为了能让自己对各种点子更加的敏锐,人一定要留一些独处的时间给自己。想要成为有创意的人,就要克服自己一个人的恐惧。」 很多艺术家或者是创意家都被大家误以为是「孤癖的人」,但事实真的不是这样的。是因为他们知道,唯有在与自己沈淀的时间下,才能让自己对创意力更加敏感。 8. 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 富有创意的人喜欢让自己暴露在新的环境中,因为这样才能拥有全新的感官体验,并且使自己的心境转换— 而这样的开阔是培养「创意力」的关键之一。 不断的在人生中求新求变,才有机会使自己的心胸更宽大,并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9. 他们把人生视为「表达自我的机会」 这群人喜欢用这样的方式看待世界;因为他们认为人生路上的所有事物,都是表达自己的大好机会。「创意力」当然也是其中之一;换句话说,「创意力」也就是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期待、以及独特之处的方法。 10. 他们擅长将各个不同的点子「连结」起来 如果硬要说创意人士与一般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具有发觉世界上「可能性」的能力— 也就是不同于一般人的「眼界」。 苹果创办人贾伯斯就曾经公开说过:「创造力就是将不同的东西连结起来。当你问这些创意人士如何想出这些点子的,他们反而会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罢了。他们有将不同经验连结起来并且创造出全新想法的能力。」 |
|
来自: 昵称4695409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