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禄生年少喜画,广临名家画谱,后辍学学画,20多岁时开始专攻国画花鸟。再进美术专修班深造,受业于著名画家钱行健先生。 葛禄生擅长彩墨花鸟及山水,对传统写意画颇有感悟,尤其倾心于明末清初写意泼彩,创作追求布局精巧,色彩鲜活,画面生动。 葛禄生国画作品:艳冠群芳 葛禄生乐于亲近大自然,常赴名山大川写生,陶冶性灵,对牡丹情有独钟,数十年来,融情于笔,积稿盈筐,佳作颇丰。 葛禄生性情宽厚,为人坦诚随和,平易近人,不善机巧。这样的秉性,反映到他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便是柔和清秀,温顺典雅,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容易理解的亲切感。 葛禄生国画:春之歌 葛禄生安于吸收一切写实的传统技法。他认为,艺术总要让大多数人理解才好,于是,“新罗”、“南田”派的笔墨,近代“江(寒汀)派”风格,使他得心应手,而“八大”、“八怪”一路以抒发为主的东西,他是只用“眼观”而取神,不“手追”而摹拟。 葛禄生国画:天地和为 老老实实学习,勤勤恳恳临池,终于使葛禄生笔下的表现技巧越来越娴熟,技法越来越丰富。其作品根于生活,源于传统,不拘一格,不为成法所囿,其章法、设色都十分考究,所画花鸟形态、动态都颇见功力。 葛禄生喜画擅画牡丹。自古迄今,善画牡丹的高手、名家很多,若要别开生面,超越前代,确乎不易。但葛禄生笔下的牡丹,力求摆脱传统观念的羁绊,力摒过去那种“大富贵”的陈旧意趣,以精巧的构思、严谨的布局,鲜明的色彩,多侧面、多层次展现“花王”欣欣向荣的风姿神韵。 葛禄生国画:祥和富贵 葛禄生的牡丹,手法上在“巧”上下功夫,或泼墨如淋,或精细勾勒,把“花王”牡丹在不同时令呈现出的个性表现于笔墨情趣之中。 在技法上,葛禄生师古不泥古,有机地吸收和运用西洋水彩技法,从浓淡明暗氛围中,让读者联想到古今那些名作。 葛禄生国画:玉洁天香 葛禄生有牡丹题画诗:“牡丹独是花中英,百般姿态因风生。如知春风增艳色,蜂蝶不着亦有情”。 葛禄生的绘画风格,潇洒秀美,雄健大方。卷幅鸟语花香光彩照人,引发出读者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调。无论是渲色于艳丽端庄的牡丹,还是点染于傲霜斗雪的梅花,寄情于淡雅幽香的兰蕙,运墨于高风亮节的翠竹,以及立意于冰肌玉质的水仙,青霞垂露的紫藤,他总是情景交融注入了人格化的绘画语言,显露出画家深沉多思的美好憧憬。 葛禄生国画:紫气东来 葛禄生说,客观外界的造化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我感到只有多观察、多写生,才能认真体会到其中意境,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绘画作品。 葛禄生强调指出,艺术作品的内涵贵在有画家独具的真挚情思,艺术的表现贵在醇厚朴实。因此,我要求自己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生活,捕捉美好的自然景物,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根基。 葛禄生国画:倒湾秋色 对于艺术创新,葛禄生认为,要尊重民族传统,在学习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探索。要创新离不开传统,但不能囿于传统,从传统中来,破传统而出。 葛禄生国画:春光无限 葛禄生指出,创造新意不只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是要给人的心灵洒下美的光环和美的感受,不是艺术家的自我陶醉,而是能与人们息息相通,唤起共鸣。还有,艺术的规律告诫人们,只有不断地否定自我,才能不断开辟新的艺术天地。 画家葛禄生艺术感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有活力、最有朝气、最能反映生活、也最能表达画家思想感情的画论,是绘画遗产中的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