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长激素:性早熟儿童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什么?

 儿童长高 2019-01-08

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儿童性发育时间提前,从原先的11~12岁开始发育,提前到女孩平均9.2岁、男孩平均10.5岁。

近年来,有关儿童性早熟的报道屡见不鲜,网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孩子性早熟的危害,例如长不高、影响生育能力等等。

对此,沈永年教授认为性早熟并不一定影响儿童的发育、身高,但确实有10%至15%的情况会导致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因此对于已经出现性早熟情况的孩子,尤其是对于8岁以下就出现第二性征的孩子,家长必须及时带孩子进行相应诊治。

治疗性早熟,可以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使患儿的生长速率恢复到青春期前的水平,青春期表现受抑制,骨龄成熟减慢,但肾上腺功能初现不受影响。对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真性性早熟儿童,在肌注第3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时应到医院做简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以观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无被抑制,以后至少3个月到医生处随访一次,需要进行以下观察。

性征变化

女孩乳房大小,乳晕色素是否减退,男孩睾丸大小、阴茎大小是否缩小;阴毛、腋毛、胡须、痤疮有无减少等。一般治疗后B2期乳房可以缩回到B1期,但B3或B4期很难缩小,只会变得松软些。

身高变化

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初期,生长加速被控制,尤其是性激素带来的那一部分身高增长被抑制;治疗半年后,生长受抑制,这是因为药物抑制性腺同时也可能影响了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医生应该根据患儿的身高增长情况不断调整药物剂量,使患儿保持身高每月增长不低于0.4厘米(一般0.4-0.6厘米),也就是使患儿维持正常青春发育前的生长速率5-7厘米/年。


生长激素:性早熟儿童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浆雌二醇、睾酮、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检测及子宫、卵巢B超检查等,更重要的是每6-12个月拍左手骨片一次,观察骨龄成熟是否延缓,若骨龄较实际年龄增长缓慢,即逐渐实现了年龄对骨龄的追赶。


生长激素:性早熟儿童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如发热、头痛、局部皮肤过敏等。随访中一旦发现身高增长平均低于0.3-0.4厘米/月,就应减少剂量或加用生长激素联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利用给孩子洗澡、穿衣等机会,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或进行性的乳房发育,10岁前来例假;男孩在9岁前出现声音、体毛、外生殖器的变化等早发育的征兆,须立即到医院检查。只要干预及时,大多数性早熟孩子都能得到明显改善。

沈永年 主任医师、教授 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专注儿童长高、性早熟诊疗55年 国内最早(1989年)开展RHGH和GHRH临床应用专家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