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占领上海的晚清起义旧事——小刀会起义失败3

 陆一2 2019-01-08
占领上海的晚清起义旧事——小刀会起义失败3

小刀会起义武装占领上海县城后,标榜“中立”的英、美、法侵略者,想利用这个机会,要挟清政府对它们在上海的侵略特权作出更大的让步,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起义军。当时的外国租界位于县城以北的洋泾浜地区,英、美、法领事以避免清军和起义军的炮火毁坏租界建筑物为由,曾禁止清军从北面进攻起义军,并对清军采取威胁态度。1854年4月4日,英、美军队以清军侮辱、袭击租界外侨为借口,向驻于泥城浜(今西藏中路)的清军发起进攻,清军不战而退。事件发生后,许乃钊立即派员向英、美领事求和,第二天又派吴健彰出面“陪罪”,作出了“租界不可侵犯”的保证。不久,许乃钊、吴健彰又接受英国领事阿利国的建议,由英、美、法三国领事各指派税务司一人,组成所谓“关税管理委员会”,控制海关。6月29日,与三国领事签订“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九条,从而开创了出卖中国海关主权的先例。外国侵略者通过“泥城之战”,在租界地位、海关控制权等问题上获得了满意的结果,随即撕下“中立”的假面具,公开与清军勾结起来,镇压上海的起义军。6月中旬,英、美、法三国领事就达成协议,决定以武力强迫起义军退出上海城,将县城交给清军。

同年7月,清廷以“许乃钊督师上海,日久无功”,将其革职,吴健彰也被拿问,由吉尔杭阿升任江苏巡抚,统帅围攻上海县城的清军。清廷令吉尔杭阿立即“督率各路兵勇,迅速筹攻,务将沪城克期收复”。吉尔杭阿接任后,不断驱使清军挖地道、埋火药,爆炸上海城墙。有的坑道被起义军灌水破坏,有的虽爆炸成功,但始终未能攻入城内。7月24日,清军在城南的一次爆炸中,清军五十名官兵被自己埋设的火药炸死。起义军趁势反击,“孩兵局”的少年战士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吉尔杭阿见上海久攻不下,便步许乃钊、吴健彰的后尘,求助于外国侵略者。他通过买办分子杨坊及其亲信吴煦奔走活动,征得外国侵略者的同意,于10月至11月底,筑成一条东起黄浦江边、中经陈家木桥直至洋泾浜北岸护界河的围墙,断绝县城与租界的交通,使起义军无法假道租界得到粮食与军火的供应。

占领上海的晚清起义旧事——小刀会起义失败3

在日益严酷的形势下,起义军中的少数不坚定分子(如李咸池、林阿福等)或者出走,或者降敌。但刘丽川等仍然不畏艰险,率部坚持斗争。12月上旬,起义军连续出击,摧毁了北门外的清军营垒,并于城外构筑炮垒,轰击围墙,以图打破敌人的封锁。

1854年12月6日,法国舰队司令辣厄尔蓄意寻衅,借口起义军的炮火将危及外国人的安全,竟要起义军拆除洋泾浜南岸的炮台。这一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起义军的严词拒绝。12月9日,法国战舰“高尔拜”号悍然开炮轰击县城和小东门炮台达两小时之久。14日,法国侵略者正式向起义军宣战。1855年1月6日晨,法国侵略军四百人伙同清军一部向上海北门发动进攻。法舰“高尔拜”和“贞德”号以及领事馆附近的大炮同时猛轰,将城墙打开一个缺口。接着,二百五十名法军首先突入城内。英勇顽强的起义军在潘起亮率领下,立即发起反击,使敌人前进受阻。法军慌忙打开北门,数千清军蜂拥而入,同样被起义军击退。有的清军来不及从城门逃走,直接由城墙往下跳,死伤甚众。此次作战,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共毙伤法军数十名、清军二千余名,取得了反击中外反动派联合进攻的辉煌胜利。从此,法军不敢力攻,惟配合清军加紧围城。

占领上海的晚清起义旧事——小刀会起义失败3

起义军英勇奋战,虽然粉碎了敌军多次进攻,但由于长期困守孤城,兵员、弹药的补充越来越感到困难,粮食问题更是难以解决。从1855年初起,城中粮食几尽,军民饥饿而死者与日俱增。2月16日,清军轰塌小南门城墙,冲入城内,法军也发炮助战。起义军忍着饥饿奋勇拚杀,再次迫使清军退出。尽管如此,起义军终因内无粮弹、外无援兵,势难继续坚守,便于2月17日(咸丰五年正月初一日)夜分路突围,约定到镇江与太平军会师。

起义军出城后,有的被清军截杀,有的散入租界。刘丽川率部由城西南冲出后,次日黎明到达上海西郊虹桥附近,与清军遭遇,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只有潘起亮和少数起义军突出重围,到达镇江 ,参加了太平军(1861年底太平军攻克宁波后,潘起亮以功封“衡天安”任海关主官,后随太平军余部转战赣、闽,1866年在广东牺牲);另一部分突围后,于1855年冬参加了江西天地会起义军。还有部分起义军散入南翔、浦东农村,在以后太平军进攻上海时,积极配合作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