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药

 昵称61705589 2019-01-08
基药,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要,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药品销售业内普遍是指进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的药品

基本制度:
2009年,各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 [1] 
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国家基药制度,在发挥有利于保障全体人民健康、有利于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促进医保体制改革、有利于正确引导药物研发的重要作用下,也带给基药生产企业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市场资源、快速发展的新环境。
2013年5月份新基药目录引发渠道重调。
2009年8月,卫生部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自此我国开始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
2009年版基药目录是首个基本药物版,囊括307种药物,仅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在市场中具有探测的意味,即“基础版”。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相关规定,基本药物目录每三年必须调整一次。

10月25日,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通知》,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这是自2009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第三次更新,距离上一次发布基药目录(2012年)已过去5年。第一版目录2009年公示,涉及307药物;第二版目录2012年发布,共520个品种。 

本次目录调整,主要是在2012年版目录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坚持调入调出并重,中西药并重,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

2018年版目录在覆盖主要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其中儿童用药中成药新增比例明显大于化药。

新康界统计发现,化药和生物制品新增品类主要为抗肿瘤、抗微生物、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物、精神治疗药物;而中成药新增品类近半数为内科用药,其次新增较多的为儿童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药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专家一致认为可以治愈丙肝,疗效确切。 


据悉,调出目录的品种主要是临床已有可替代的药品,或者不良反应多、疗效不确切、临床已被逐步淘汰等原因。

新康界通过对比基药目录,发现被踢出局的品种中,化药占19个(不知道是19还是20),包括:地红霉素、制霉素、普鲁卡因、异氟烷、布桂嗪、麦角胺咖啡因、复方利血平、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丙酸倍氯米松、酚酞、复方地芬诺酯、双嘧达莫、右旋糖酐(40,70)、甲睾酮、苯丙酸诺龙、丝裂酶素、替加氟、氟轻松、鱼肝油酸钠;中成药有2个,分别为小儿化毒散(胶囊)、明目蒺藜丸。 

本次新版基药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其中化药120种,67种中成药)当前主流的靶向抗癌药要被单独分类列入目录之中,包括吉非替尼、伊马替尼、艾克替尼、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数个品种;调出22种(其中20种化药,2种中成药),目录总数也由2012版的520种增加至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