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隐秘修行圣地:她们悲伤的身世里,为何盛满慈悲?

 圆二书斋 2019-01-08

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834 份礼物



青朴沟


到了青朴我才知道,原来仍有那么多人坚持着最传统、简单的修行方式生活着。


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一路从印度来到西藏,并在山南建立了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桑耶寺。在距离桑耶寺大约15公里的山上,就是青朴修行地,莲花生大师曾在这里修行多年


俯瞰桑耶坛城


青朴被誉为西藏四大修行地之一,除了莲师,还有寂护、赤松德赞等传奇人物先后在这里修行。因此,慕名前来朝拜、修行的信众不计其数。经历了世事变迁,这里的修行生活是怎样的呢?面对清苦的生活条件,修行者们又是怎样坚持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行呢?


带着好奇与敬意,我们从拉萨出发,计划去青朴修行地走一趟。车子行驶在公路上,两边目光所及之处,要比夏日荒寂不少,但是太阳依旧热烈地洒在山谷里。千百年前,莲花生大师或许也正是迎着这样的光与热,来到西藏降妖伏魔、传法修行


山间的这条路,似乎也成了连接远古与当下的通道,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拥有质朴信仰的时期。



看到指示牌时,青朴已在眼前。西藏的四大修行地都有这样的标识,上面有一个专属的修行打坐的LOGO。



金褐色的修行地路牌标识


《莲花生大师本生传》中曾记载:“青朴沟如莲花展开般”。单从地势上来说,青朴确如坐落在深山里的莲花。


青朴修行地三面环山,南面是逐渐开阔的山间斜坡,山下不远就是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即便是到了夏季,也会有荒芜感,但是青朴却像是被神佛加持一般,满山青绿,一片生机,人杰地灵。


单从景色来说,冬天不是来这里最好的时节,但冬日的青朴却透露着说不出的祥和,安静而美好。


俯瞰青朴


传说中青朴修行地的大山里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修行洞的由来,早已在藏地被信众们口耳相传。据说,莲花生大师来到青朴时,有很多鬼怪将山上的石块滚下山坡,阻挠大师在此地修行。莲花生大师将妖魔一一降服后,所有石头自动返回山上,自然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闭关洞。


如今再看青朴沟,已经很难找到这108座修行山洞了,更多的,是散落在山间的一个个蓝顶白墙的小屋子。



走过散落在山间参差不齐的修行屋,看到阿尼、僧众们脸上所透露出的虔诚时,便不难明了,修行生活尽管清苦,内心却依旧平和,一如千百年前一样。



路遇女尼


青朴沟没有隔绝修行者与外面世界的联系,却抵挡了外界所盛产的欲望与浮躁,这里宛如一个世外桃源,一切都简单、自在。




我们遇见了一位阿尼。她叫贡桑曲珍,今年69岁,从昌都来青朴,已经修行了13年。在青朴的无数修行者中,她的时间不算长。


上山的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游客。相对于邻近的桑耶寺,青朴修行地冷清了不少,除了修行人,就是附近的村民。


修行屋大多是关闭的,不知是主人外出还是在里面修行不愿被打扰。曲珍阿尼是第一位主动邀请我们的。


我们往她的小屋走的时候,阿尼在上面给我们指路。山路不太好走,最后还要爬一个小坡,随行的姑娘爬了几次上不去,阿尼就上前拉了一下,那姑娘说,阿尼啦的手温暖而有力。



阿尼啦的院子里架着一套“太阳能”炉子,上边烧着一壶水——这是高原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设备。即便是在修行,阿尼啦也有着藏族人一贯的热情好客,盛情邀我们进入她的修行小屋,忙活着给我们倒热水喝,又从柜子里小心地掏出两包干吃面,这对她来说,应该是在珍藏的食物了。



屋子很小,家什却一应俱全。一座佛台、一张桌子、一张床,满满地安置在屋子里,没有任何多余的陈设,单是佛台及各种佛具就占据了几乎1/3的空间。小小的屋子不仅供阿尼啦修行,也是全部的生活。


青浦的修行屋中,几乎都是这样的规制。对很多人来说,小屋看起来拥挤又简陋,但是在修行人们看来,现在的条件已经比先辈们冰冷漏风的洞穴好太多,已然十分知足。


据说,如今仍有人在洞穴中修行,不知在寒冬中,这番苦修是否能带来几许暖意?



屋子里,我们围坐在一块儿,阳光正好透过窗户照在阿尼啦的脸上,十分温馨,仿佛刹那间就照见了“慈悲”。但是这样慈祥的面容背后,却隐藏着阿尼悲伤的过往。


曲珍阿尼不会汉语,我们一行也都不会藏语,就用电话连线了藏族的小伙伴帮忙翻译。阿尼啦很孤单,父母去世之后,她在世上也没有其他亲人了,加之自己的身体也不好,患有关节炎,腿脚不方便。人生似乎已经陷入绝望的曲珍阿尼,最终选择来青朴修行,以此来度过自己的余生。


据说,不少青朴修行人都上了年纪,来这里修行的人中,很多都会将自己的余生留在这里,没有外界纷扰,在修行中简单地生活,最终安详地离开人世。


在我们来这里的前不久,有位阿尼去世。阿尼从20多岁就来到了青朴,在这里修行了40年。她的妹妹一直陪着她,两人互为依靠,一起修行。如今,那位已经60多岁的妹妹,将继续在这里以修行度过自己的余生。据说,在青朴修行,念一遍六字真言,胜过别处念百遍,或许在她的修行生活中,每天会多念几遍经,为姐姐祈福。


修行地佛塔及玛尼石刻


来青朴之后,曲珍阿尼修行的生活很简单。每天6点起床开始念经,上午也会和附近修行的人一起去寺庙、转经。中午吃点糌粑,喝一会儿甜茶,下午继续念经。过上几天这样的修行生活简单而闲适,但我无法想象几十年一直如此循环往复的话,自己能够坚持几天。


可这正是大多数修行者的一天、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在我们看来,修行生活十分清苦,但曲珍阿尼告诉我们,在这里修行的人都是怀抱着善愿与虔诚的心过来,他们并不觉得生活艰苦。就像阿尼啦自己,之前在昌都的生活,因为身体原因,经常吃不饱,但是来了修行地之后,生活变得简单,自己的心情也好了,没有什么烦恼。对她与其他修行者们而言,这样简单而平实的修行生活就是幸福。



寺庙定期会到拉萨、山南采购食物,分发给修行人

图中是领到糌粑之后,十分喜悦的阿尼和僧人


我们和阿尼啦聊得并不多,但是我注意到,在和我们用昌都话讲述自己的生活时,阿尼一直面带微笑,即便是说到自己的身世与经历,曲珍阿尼依旧慈祥地为我们娓娓道来。我不由觉得这位老人内心是有多平和,才能毫无波澜甚至微笑着讲出这些在常人看来悲伤的过往。



离开的时候,我再次环顾了室内,小小的屋子里容纳了信仰与生活的全部,桌子上两个电动的转经筒一直没停过,床铺上长柄的手持转经筒和阿尼的老人宝手机放在一起,一个用于与信仰、内心的联络,一个用于世俗间亲友的联系,两样东西放在一起,莫名和谐。




再上山,又遇见两位削土豆的阿尼。她们的家就在周边村庄,其中一位从14岁就做了女尼,出家20年,但是2010年才来了青朴。


每当夏季农忙的时候,阿尼啦就会回去放牧、干农活,冬季再回到青朴继续修行。很多来自附近的僧人与女尼也都是这样,所以冬季的修行者反而比夏季还多。今年冬季,整座青朴沟的修行人大概有300来人。



路上遇到几位抬着木条上山的阿尼们,看木头的形态,应该是为了加固房屋。山上如果需要石头,可以就地取材,但如果是需要木头,就要去山下把材料搬上山。我们给了阿尼们一些苹果,她们高兴道谢,仿佛更有了气力,走得很快,没一会就看不到她们的身影了。



修行的屋子大门上都有一个编号,或许是为了方便管理和统计。一位来自昌都的古修啦站在“自家”门口,穿着有些“潮”。后来我们了解到,这里不少修行人都来自昌都地区。



下山的时候,阳光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偶遇一些转经的修行者,还有漫步的放生羊,时光在这一刻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顿觉周围一片寂静,十分心安。这或许就是修行地的神秘力量吧?


一阵风吹过,不少修行屋的墙头放着的黄色风筒转经筒转动了起来,这是有点像风车的风玛尼。


修行人们的生活似乎一下子又生动起来。



离开之前,再次回首看了眼散落在山间的修行屋,想象着每个屋子里端坐着一位阿尼或者僧人,他们一手捻着念珠,一手转着经筒,口中不断念诵着经文,就像千百年来所有修行人一样,平和而虔诚。


十分庆幸,在现下浮躁的生活中,仍有人守着这片净土,他们不为欲望驱动,只愿寻求内心信仰的温热。风玛尼转动着,风不停,信仰不止。千百年前,莲花生大师或许也是乘着这样的风,幻化为彩虹飞向天际。


这,或许也是这些修行人最深的祈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