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njmzj 2019-01-09

被吼出来的孩子有何特点?

晓丽带着女儿去餐厅和闺蜜聊天,正好闺蜜也带了自己的女儿,两个孩子在一旁玩耍。

晓丽则是和闺蜜在聊天,顺便尝尝韩式烧烤的味道。晓丽和闺蜜聊的很是开心,俩人几乎都忘记了还有小孩子在身边。

此时突然听见服务员说:“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晓丽转身看见是自己的女儿,顿时就怒了,用食指戳了女儿的头:“你给我老实一会儿!”

女儿回来后就乖乖的坐在位置上了,看得出来,她平时没少被晓丽吼。晓丽在餐厅不好意思大吼,但是言语间已经透露出了严厉的口吻。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孩子一开始什么都不懂,肯定会惹出很多祸事,还有的会有自己的小脾气,家长也曾经尝试过,好好说话,但是孩子依旧该干嘛干嘛。

这就导致家长使用重语气来警告孩子,认为只要“吼”了孩子,才可以震慑住孩子,让他知道错。

对于“吼”,的确能震慑住孩子,但是却不能让孩子知道他错了。有的时候,孩子不是听不进去家长心平气和说的话,只不过是他们当时的注意力不在家长的身上,才会导致听了和没听一样。

家长觉得好好说话不能让孩子聆听,那就提高分贝,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但是“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孩子容易变得自卑

家长“吼”的教育方式,极容易吓到孩子,让孩子立刻表现的很乖,可是却也让他们不敢再做任何事情,内心产生了恐惧。

经常被家长吼叫的孩子,自己的安全感会降低,会开始变得自卑,做事情畏手畏脚,变得内向。

2.孩子更加叛逆

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严厉管教的时候,孩子因为还小,只能服从。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就会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摆脱整日被父母吼来后去的场景,他们就会产生很多叛逆的行为。

而且他们还会学习父母的“吼”的方式,脾气很容易暴躁,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3.孩子分辨是非能力差

一直被家长“吼”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标准没有准确的意识,会造成对行为的判断能力比较差!孩子会变得永远也长不大,缺乏自信,自我意识比较差。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被“惯”出来的孩子有何特点?

妮妮从小被家人捧在手心里,要什么给什么,父母帮忙穿衣,爷爷奶奶喂饭,几乎不让妮妮受一点委屈。

妮妮在去幼儿园之前几乎不怎么和小区的小朋友玩耍,但是家长也无所谓。

妮妮到了幼儿园就凸显她的不适用了,总是和小朋友打闹,玩不到一起去,习惯于高高在上,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渐渐地,小朋友们都疏远妮妮,让妮妮更加的孤独,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被“惯”出来的孩子往往具有的特点:

1.孩子容易被骗

“惯”出来的孩子属于“温室里的花朵”,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风吹雨打,可能在接触到其他人的时候就极容易被骗了。

因为家长从来没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不是那么美好的,孩子容易想得太美好了!

2.娇里娇气

本来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也可以自己爬起来继续玩。但是家长过度保护后,孩子就开始胆小,还喜欢撒娇,爱哭。

孩子一受到委屈,或者是遭到了磨难,家长立刻就把孩子抱在怀里,这会让孩子遇事惊慌失措,推卸责任,造成孩子总是认为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与自己无关。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3.缺少独立性

家长把孩子保护的太好了,孩子就缺乏了独立性,可能以后无法独立的面对社会。在学校举行活动的时候,可能也不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照顾好自己。

孩子因为被过度保护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过度依赖父母会导致性格孤僻,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从而形成性格缺陷。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正确的教育方式

不管是“吼”还是“惯”孩子,都不是明智之举,应该学会让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生活,有责任心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辈子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无论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还是沟通的内容,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每个对孩子“吼”的家长背后也许曾经有过心平气和的教导,但是被孩子一次无视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了,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没耐心,对孩子也不了解。

每个“惯”着孩子的家长背后也曾经想过要严厉教导,但是由于家里其他人的阻止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强制执行下去,导致孩子越来越骄纵。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吼”和“惯”都不是合适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家长应该保持一定的威严的同时,又能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家长应该避免一些教育“误区”:

1.避免长篇大论和说教。这会让孩子一点耐心都没有,甚至注意力早就被转移了。当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家长又要发怒了,这会造成恶性循环。

2.表述不清晰。每次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却没告诉他,为何不能。比如“吃饭时不能乱跑,这样会打扰到其他人”就比“你给我老实待着,乱跑什么!”好一点,至少孩子知道为何不能跑。

被“吼”的孩子懦弱,被“惯”的孩子骄纵!正确沟通要会这5点!

3.不要总是说气话。每次家长说气话就会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家长说完就忘记了,但是孩子却记住了,尤其是对孩子经常“吼”的家长,这种伤害很严重。

4.不打断孩子说话。要表现出聆听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尊重。

和孩子沟通是个“技术活”,家长不要偷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