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講:玉文化概論課題綱要(一)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1-09

第一章:從文獻看玉文化內涵;

 

--四夷(四方諸侯)對中央王朝貢玉起源甚早。《竹書紀年》載:帝舜「四十二年,玄都氏來朝,貢寶玉。

--《殷墟書契後編》上二六.一五:癸酉貞,帝王玉…;

--《逸周書.世俘解》記載:凡武王俘商舊寶玉萬四千,佩玉億有八萬。

--《史記.周本紀》載:(武王)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保(寶)玉。…  封諸侯,班賜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周王所分之器(前代玉器),周人是格外珍貴的。魯公伯禽所分得的「夏后氏之璜」成為魯國世代相傳的國寶。

--《春秋.定公九年》記載季孫氏家臣陽虎在叛亂之際,竄入魯君宗廟而「得寶玉、大弓」,也就是將「夏后氏之璜,封父氏之繁弱」兩物盜出,杜預注曰:「弓、玉,國之分器。得之足以為榮,失之足以為辱,故重而書之。繁弱是古代中國神話中的一把弓。

--晉國世代相傳的寶玉則是「垂棘之璧」。《韓非子.十過篇》中解釋,引晉獻公語稱:「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寶也。」

--藉由賞賜、饋贈、贄(至)見、交換以及交易等途徑,導致玉器在周代貴族間頻繁流動。

--這是造成前代玉器流傳的重要原因。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而不忮,絜(協)之方也」。

--石之美者:透閃石陽起石軟玉、蛇紋石、青晶石、翡翠、綠松石、彩石、寶石、瑪瑙、琉璃、水晶、琥珀等等,都在美石的範疇。

--潤澤以溫:形容玉的質感和光澤,為溫婉處世的「仁」;

--勰理自外,可以知中:形容玉的紋理,為表裡如一的「義」;

--其聲舒揚,專以遠聞:形容玉的密度和硬度,為通達剛毅的「智」;

--不撓而折:是形容玉的韌性,為不屈不懼的「勇」;

--銳廉而不忮:是玉的結構,為規矩有度的「絜」。

--《周禮.天官.冢宰》記:“以九職任萬氏……五曰百工,飭化八材”註:八材,珠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木曰刻,金曰鏤,革曰剝,羽曰析。”

--《禮記.聘義》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踐珉者何也? 為玉之寡而珉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珉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貴),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區)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水,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

--將玉的光澤、質地、聲響、結構等自然特性賦予了道德價值屬性。

--《禮記.聘義》中認為玉有「十一德」、《管子.水地》則認為玉有「九德」、《荀子.法行》認為玉有  「七德」、西漢劉向認為玉有「六德」、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玉歸納為「五德」。

 

  ※按早晚排序,論及玉德的人以管仲為最早,其次是孔丘,再其次是荀況,其後為西漢劉向和東漢許慎等五人。

  ※劉向:漢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

 

--《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君子要像玉,品性純粹,德行優雅,情節高操,個性溫婉;玉作為品性純粹的載體,成為君子淑女有德的物化形式與身份高潔的象徵。

--實際上儒家、法家先哲為了統治者施政的需要,以比附的思維模式,將玉的質地美、色澤美衍進為思想、修養和行為準則的最高標準。

--《禮記.玉藻》中有許多君子佩玉的記載:如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帶,必有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以玉比德焉、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

--進則打恭,退則作揖;進退之間,玉聲鏗鏘(吭腔);縧心潔靈,情境優雅,無與倫比!

--古人視玉材堅韌的質地為“德”的表徵,外表的美色光澤稱之“符”;

--孔子言:首德次符;乃表述「」的內在德養比外在形式來得重要。--至於外在的造型、紋飾、符號,談的則是「物」。

--隨着時間推移,道德標準轉變,後人逐漸認為:玉器蘊含的內質和外表形態,整體展現的形神世界,應當理解為「符德並重」。

--具有歷史價值的古玉器可以佐史、証史;德應退到次要地位。

--白化、沁色,看不到內質的古玉之所以被收藏乃因其造型、紋飾、沁色的歷史與時間感。

--《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

--《周禮.春官.大宗伯》云:「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若禮儀用玉的色澤選擇是出於禮制要求的話,玉雕玉料的色澤的選擇則體現着審美的需求。

--漢以前重視玉的質地美。漢以後的文人、士大夫開始重視色澤美。如漢人劉向提出“玉有六美,君子貴之”。

--東漢文學家王逸玉部》提出“玉有四色: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脂肪,墨如純漆”玉色艷美,令人傾倒。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玉器發展的一個低潮時期,造成玉器衰落的原因很多。

--一則這一時期政局動蕩,戰亂不息,經濟蕭條,儉葬風氣較濃;

--二則儒家獨尊的地位隨着東漢政權的瓦解而搖搖欲墜,

--魏晉時期代之而興的是揉合儒、道而崇尚虛無的玄學,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與儒教分庭抗禮,儒家那種賦予禮制觀念和道德內涵的玉文化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既失去“神”的面紗又喪失“道德內涵” 的玉器,僅僅作為一種藝術品在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年代需求量非常有限,整個玉器加工業處於停滯衰敗的狀態。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下令“民不得復私讎,禁厚葬,皆一之於法”。曹操臨終前還“遺令曰:‘……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

--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認為天下動蕩不安,“漢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是焚如之刑”,禍皆起於“厚葬封樹”,並於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作終制曰:……飯含無以珠玉,無施珠襦玉匣”,廢除了以玉衣為葬的制度。

--《建康實錄》卷八一:東晉康帝、簡文帝、孝武帝、安帝及恭帝等皆葬鍾山之陽,不起墳。

--《三國誌.魏書.王粲傳》:“魏國既建,(粲)拜侍中。博物多識,問無不對。

--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恒典之。

--摯虞決疑要注》曰:漢末喪亂,絕無玉佩。魏待中王粲識舊佩,始復作之。今之玉佩,受法於粲也。”

--王粲新創玉佩的具體年代約在公元213年至217年之間。

--北周皇帝和皇族成員的陵墓不封不樹,可能是一種制度,也很可能是一種慣例。

--《南齊書‧舆服志》載:“佩玉,自乘舆以下,與晉、宋制同。建元四年,制王公侯卿尹珠水精,其餘用牙蚌。

--南朝玉料奇缺的另一重要原因即是上層人士風行“食玉”。

--隋王朝國祚37年,文化藝術基本保持着前代的傳統。

--隋唐受到薩珊波斯文化影響,五代十國籓鎮割據53年,出土玉器不多。

--《新唐書.輿服誌》載:以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皆鍮石帶銙八;黃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銅鐵帶銙七。

--遼代美術工藝可分為前、後兩期,以遼重熙年(1032-1055)為界,前期具有鮮明的契丹族特色,後期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

--遼金玉器由漢工碾成,但題材具有邊疆民族、草原民族特色。

--《金史.輿服制》載:其從春水之服多鶻捕鵝,雜花卉飾。

--遼、金、元三朝,史略中偶有提及玉器的製造與使用,至於玉器的著作或圖錄則付之闕如

--北宋皇帝重視禮制,弘文輕武,各種文化形態得到空前發展。

--圖錄、著述眾多,出現了記錄古玉器為內容的著作,開啟了搜集、研究中國古玉器的先河。

--歐陽修(1007~1072)喜收集金石文字,編《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

--呂大臨在《考古圖》中採錄了十八件古玉器。

--《西湖老人繁盛錄.諸行市》記載:至南宋,杭州已有七寶社;

--耐得翁都城紀勝.社會》記載有七寶考古社;

--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三提到“骨董行”。

--周密武林舊事》卷九記載:南宋開國功臣清河郡王張俊進奉高宗皇帝的寶器中,有玉古劍璏等十七件。

--最具權威性的古器物圖籍,是宋徽宗授意編撰的《宣合博古圖》。

--王黼(甫)重修宣和博古圖》;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洪適隸釋》;趙明誠金石錄》、《金石學》都有玉器的記載。

--明初曹昭、王佐所撰《新增格古要論》:“句容峁山石白而有光,有水石、冷石,或有水路,或有飯糝(傘),色好者與真玉相似,雖刀刮不動,終有石性,不溫潤,宜仔細辨之”。

--永樂帝不甚喜愛玉器。《明太祖實錄》永樂四年(1406)十月丁未條記載:“回回結牙思進玉碗,上不受,命禮部賜鈔遣歸。謂尚書鄭賜曰:‘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潔素瑩然,甚適於心,不必此也。況此物今府庫已有之,但朕自不用’。”

--《明史.輿服三》記載,洪武三年規定,腰帶,一品玉或花或素,二品犀,三品四品金荔枝,五品以下為烏角。

--蟒龍圖案在明代曾多次禁用,《明史.輿服三》記載,天順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龍,弘治十三年禁,正德十六年也禁。雖然三申五令,但這種僭用還是屢禁不止,明初嚴格的輿服制度,到了明代中,晚期,已是名存實亡。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近又珍玉帽頂,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價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蓋上嵌飾也。

--明末高濂遵生八箋》中述及玉器品種、漢宋古玉、吳中偽玉及水石等若干細節。

--《造辦處活計檔案》的統計,呈上御覽的瑪瑙估計在千件次以上,製作的時間主要集中在雍正元年到五年之間。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乾隆帝一生所作詩文達三萬餘首,涉及書畫、玉器、陶瓷、牙角等藝術品的賞析、考證。呤詠玉器者計有八百餘篇,僅次於書畫。

--清人劉大同“恐人不能辨古玉之真贗”而作了《古玉辨》。

--晚清吳大澂著《古玉圖考》。

--清代嘉道咸年間人陳性著《玉紀》。

--張光直先生認為:玉器在中國社會史上占據着從原始社會向國家城市社會過渡的中間轉變階段,具有無以倫比的重要意義。

--張光直臺灣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哈佛大學

--有一本謎一樣,成書年代不詳的書,其內容雖荒誕不經,與玉文化關係密切,不能不提。

--《山海經‧西山經‧峚山》有一段記載:峚(密)山~~~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商),黃帝是食是饗。~~~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鍾山之陽。 瑾瑜之玉為良,堅栗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禦不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