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持诗词创作的当代性 国印周

 杏坛归客 2019-01-09

  进入新时期以来,风起云涌的诗词创作热潮,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祖国诗坛增添了一丛丛绚丽的花朵。但是,风潮起处,也扬起了一些不大谐和的尘埃。比如,在当前的诗词创作中,有的人沉醉于写“风花雪月”以显示清高;有的人过度谈禅论道、回避社会矛盾,以表明超然物外;有的人用华丽辞藻、偏词僻字包装作品以卖弄才华;有的人过分泥古复古,使用古人的的情调、语言甚至用字也要繁体,以标榜学问高深;有的人以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怀旧心理看待社会,不恰当的用作品诽谤现实。这些现象在当今诗坛虽然占不到主流地位,但它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表现自己,影响青年作者,其消极作用不可低估。

 时代造就作品,作品反映时代。诗词同小说、戏剧、影视作品一样,即使是创作古代内容的作品,也必然反映着当代作者的视角和意趣。这些在创作思想上的误区,我们应该很好的去纠正。

     保持诗词创作的当代性,就要做到既要继承,又不可照抄照搬。传统诗词所以能够穿越千年时空而长盛不衰,就在于它科学合理的结构形式、优美动听的格律韵律、风格独特的语言艺术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所达到的完美结合。其中结构形式、格律韵律、语言艺术等层面的要素,构成了它严格的艺术标准。这些就是我们必须要继承的重点。我们还要看到,从上世纪末到现在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诗词创作中要大胆反映。那种担心用诗词反映时代,特别是反映经济腾飞、社会进步、人民富裕是“歌舞升平”,是“歌功颂德”而不愿沾边的思想,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相反,认为诗词反映社会丑恶现象,反映腐败是暴露社会黑暗面,而不愿涉足的认识也是错误的。毕竟我们社会中出现了较为突出的腐败现象,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这两种倾向,前者是“美”的问题,后者是“刺”的问题。写“美”要大胆客观,写“刺”要准确雅致,坐稳屁股,特别是不要站在敌对势力的立场上写“刺”的作品。

  保持诗词创作的当代性,是每一位诗词作者必须面对的大问题。我们期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在我们这一代诗词中形成传统,大量涌现,为人民群众创作更多、更好的精神大餐。

 

(本文被选作《中国诗词月刊》第七期卷首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