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戏法”这个词译自英文hat trick,源出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手中帽子大变戏法。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击中门柱或横梁,并将对方三名球员淘汰出局的选手颁发一顶帽子,以旌其技。这便是板球“帽子戏法”之由来。
1858年,“连中三元”的英国板球手史蒂文森,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比赛,并进而引申为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
“帽子戏法”的说法,在中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独进三球,淘汰了对手。《贝利自传》用“帽子戏法”来形容此次辉煌的战绩。
1974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成为保守党党魁,并在1979至1987年间史无前例地连续三次赢得大选。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帽子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