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拾零三则

 山爷wzs0718 2013-04-02

1.“打草惊蛇”警戒贪官

唐朝时当涂县令王鲁经常掠夺钱物,他手下那些官吏也变着法子搜刮民财。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老百姓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状子首先递到王鲁手上。他一看,上面列举的罪行和自己的违法行为几乎一模一样。他在状子上写下:“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你控告主簿,虽然像是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躲在草里的蛇被吓了一大跳!后来人们引申出“打草惊蛇”来比喻给予甲惩罚,乙也受到警戒。现在人们多用它比喻不必要的举动导致对方察觉到自己秘密的意图。(摘编自《知识窗》)

2.监狱由来

“监狱”起初并不叫监狱。夏朝时期监狱叫“夏宫”,商朝时期监狱称之为“圉”,周朝时期监狱名为“圜土”,秦朝时期监狱称之为“囹圄”,直到汉朝监狱才开始叫“狱”。秦朝时,不仅京城有狱,地方也开始设狱。汉朝时期,监狱更是名称繁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各州县都有了监狱。宋朝各州都设置了类似周朝“圜土”的监狱,白天犯人出去劳役,晚上入狱休息。到明朝以后,又称监狱为“监”。再后来,才将“监”和“狱”合并为一体,统一称为监狱。(摘编自《万事由来大全》)

3.“帽子戏法”由来

在足球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帽子戏法”一词,这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当时在板球比赛中,一名投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很难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名投手往往被授予一顶帽子以示荣誉。因此,“帽子戏法”本意是指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被奖励一顶帽子。后来,“帽子戏法”被广泛应用于足球比赛中。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但不包括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大战中的进球。(摘编自《万事由来大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