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说|家里喝的中药到底怎么熬?学会这4个步骤!

 我是我你是你 2019-01-09

汤药,是中华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性状、效用的药物,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糅合,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风味,在药锅煎煮过程中化学分子的重新组合和变化,让被疾病侵蚀的身体得以治愈。

步骤一:冷水浸泡

打开一剂草药,加水浸泡30分钟,水量为高出药表面3~5cm即可,水的浸润解放药物的天性,被尘封的厚重口感即将复苏。

步骤二:煎煮

大火煮开,沸腾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煮两沸。一般药物一沸后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保存,重新加入清水,二沸后煎煮15分钟;

解表药因其挥发成分较多,煎煮时间增长反而会抹杀药物作用,因此时间变短:一沸后煎煮10到15分钟,二沸后煎煮5到10分钟;而滋补药则恰恰相反,为保证有效成本的充分结合和重构,煎煮时间比较长:一沸后煎煮30分钟,二沸后煎煮20分钟。

搅拌,以利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扣盖,温度和压力将催生出醉人的馥郁。

步骤三:服用

中国文化讲究调和,将两次浓度不同的药汁合二为一,一天分两次服用。根据不同体质判断不同的使用剂量,成人一般是400到600ml,儿童一般是100到300ml,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水的控制。

步骤四:保存

煎出的中药液可以放在冰箱冷藏,还没有煎煮的中草药要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保存,避免环境对药效造成影响。

有一些药因其自身特性,需要特殊煎煮:

先煎药因其有效成分不易溶出,一般应先打碎后,加水400到500毫升,用武火煮沸15到20分钟后,再放其他药物和水,继续煎煮。

而因煎的时间长,有效成分易于挥发或有效成分会被破坏,一般应在煎药结束之前5到10分钟放入为宜的药物统称后下药。

一般是黏性强、粉末、带有绒毛、体轻易漂浮的药物,需用小纱布袋仔细包好,避免药液浑浊或刺激引起咳嗽,这种匠人精神的方法称为包煎。

回顾历史长河,处处都有汤药的身影,世界万事万物皆有因果,那一锅祖国传统医学的调和,融汇南北,抚古追今,其中所蕴含的风味,所带来的裨益,远比煎煮的时间来的悠久一锅好汤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疗效,才真真有药到病除的深刻体会,才下舌尖,直达病灶,历久弥新,岁月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