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美丽之处就是:与死亡为伴

 道德经学用 2019-01-09

今天园里道德经读书会,我们探讨了一个问题:你想怎么死?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等我老了,要吃安眠药死”,有的说“我老了要安乐死”,有的说“我想自然老死”……

 

总之,如果不论形式只谈结果,那么大家无一不是希望自己死的时候能享尽天年、没有痛苦。

这本身就是古人所讲的“人生五福”中最重要的最后一福——“善终”!

 

“死”,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避讳的、会给人带来恐惧的字眼!

但同时“死”也是对所有人都最公平的事情,因为无论高低贵贱,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就一起大踏步的走向死亡!

 

所以,没必要忌讳“死”。反而应该赞美:正是因为有“死”的存在,才会让我们正视“生”的重要!

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既要建立人生观,同时更要建立“人死观”。

 

道德经学用的核心,正是关于“生死”的问题:如何活好、走好?

活好,是为了走好;希望走好,才能转过头来真正的活好。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生死,生命本身就包含有死亡的种子,死亡本身也包含有生命的种子。

了悟死亡是为了更有意义的活着。重视“死”是一种功夫!老师告诉我们:修“重死”有七个学分。

 

第一,健康无价。

第二,凡是发生都有它的理由。

第三,假如生命只剩30天怎么过?

第四,记住生命即将逝去,清空自己,心生万象,这是最好的解药。

第五,生命导航定位究竟是什么:是“宠辱若惊”还是“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六,总是感恩、总是法喜、总是和谐、总是精进、总是立德。

第七,向死而生,浴火重生。

 

老子说:“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因为能够让人民“重死”,就是让人民爱惜生命。

 

一方面,让人民了悟生死大事,知道肉体有生命、使命、天命三层楼,我们完成了地球生命大学的功课后,还要回归自己原来的荣耀故乡。

这样我们就不会去抓取生命,不会恐惧死亡,同时又会珍惜生命。

 

另一方面,当我们了悟生死大事之后,进入大安心、大自在的状态中,我们还会到处去找“大师”吗?

如果真的了悟生死大事,我们就永远“不远徒”——不会一直向心外去求法,不会一直向心外去找安心。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惧怕死亡、执著于长寿,结果反而不健康、也不长寿。

真正懂得修“重死”,这是最大的福报,更是一种功夫。如果我们提前思考如何去修“重死”的七个学分,生命将会更美丽!

 

人生百年,财富名利不会均等,死亡对人却很公平。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每个人也都在走好自己的道,只是有的灵魂往高处攀登,有的摸索着往低处走,还有的在徘徊着脚踏几只船……

 

无论如何,把一个“死”字记在心头:

提前五十年思考死亡,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

生命的美丽之处就是:与死亡为伴——“死”是“生”最大的贵人、也是最好的老师!

 

逯欣心

201812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