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建华诊治热病阴伤证的临床经验

 一凡e2qfuian1d 2019-01-09

作者/郝瑞福


主题词    热证/中医药疗法    阴虚/中医药疗法    @董建华

热病阴伤是温热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所发展成的温病学说以及清热养阴生津法,作为中医临床探讨的课题,曾受到历代温病学家的重视。“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这一精辟论述,高度概括了养阴保津在热病中的地位和作用。导师董建华教授集五十余年临床经验,对热病阴伤证治有独到的见解,治疗上注重养阴生津、顾护津液、培本祛邪,用药轻灵精当,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因而疗效显著。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过程中,把先生诊治热病阴伤证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以飨同道。

1.辨热病主症特性  示阴伤基本病理

董老认为热病是由温热毒邪引起,具有易于伤阴,以热象偏重为特征的外感疾患。其发生虽有“外感不外六淫”之说,但在临床上,根据四时气候的特点,可归纳为风、暑、湿、燥四大类致病因素。并指出发热、汗出、昏谵、动风、斑疹、白痦是热病过程中的六大特征性症状,其中发热类型与汗之有无两大症状的具体分析,更加体现了热病阴伤的特点,认为发热是各种热性病的共有症状,一方面是邪正相搏,正气抵抗邪热的一种防御,另一方面,也会消耗正气,损害机体。他把热病发热分为六种类型,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热邪侵犯机体所致正邪相争、津液耗损的病理过程。

热病初起的低热,多为恶寒发热并见,为邪留卫表,伴见微汗、轻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或薄黄而干等肺卫津伤轻症;中期的一脚热,热势很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同时见有大汗出、口渴、面红赤、脉洪大等症状,为里热亢盛,蒸腾津液外泄的征象,具有明显的津液耗伤表现;邪在少阳的往来热,多为温热挟湿所致,伴见口渴、苔腻,为邪留少阳半表半里,气机不利,不化津液而成湿,具有湿滞和津伤双重特点;气营两燔时的起伏热,热势时起时伏,波动较大,同时伴有汗出、烦渴、舌红绛、苔黄燥等症状,为热燔气营,灼伤津液而成;热入营血时的灼热,以夜间为甚,常伴见舌质红绛、口渴或反不渴、神昏症状,此为邪入营血,伤及营阴,劫灼营血所致;疟疾时的定时热,伴见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舌千口渴,此为阴气先伤,阳气独发而成;热病后期的低热,常有口干舌燥、喜饮症状,为津液未复,余邪未净之征。

可见发热类型虽因致病因素与感邪部位不同,热病病期的差异而不同,但因发热所致的津伤液耗的基本病理却是共同的,而且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发展,反映了邪热亢盛,阴津损伤不断加重的病理转化。

汗之有无,量之多少,性质如何?对于辨别证候类型,观察阴津损伤程度以及预测转归,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董老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总结出汗出异常的六种类型,包括无汗、微汗、大汗、臭汗、粘汗和战汗。其中无汗是指应汗不汗,一是见于寒邪束表,表寒里热,为里有伏温,复感外邪所致;二是见于邪热入营,灼伤营阴,不能作汗。微汗为周身渍渍汗出,但量不多,为邪郁肺卫,其病在表,津伤较轻;大汗为汗出不止,为暑热内蒸,迫津外泄而成,汗出愈多,津气愈伤;臭汗为汗出味酸而臭,乃湿热之邪恋于与分,郁蒸肌表,汗出连绵不断,亦有伤阴之势;粘汗即汗出如油,为阳不敛阴,阴阳两脱,精气将尽之危象;战汗为正邪相争所致,若战汗不解,为津气内伤,正不胜邪之象。因此汗出异常为邪热蒸腾津液,迫津外泄所致,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津液损伤。

临证之时对发热类型、汗出异常的具体分析,对于判断病位所在,病情轻重,津伤程度及辨证论治,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前贤所述的“温病不伤胃津,必耗肾液”、“温病易伤其阴”、“温为阳邪……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热病未有不耗阴者”以及“测汗者,测之以审津液之存亡,气机之通塞也”的观点是一致的。

2.注重养阴生津法  护津顾本以祛邪

热病为感受温热邪毒所致,易于化燥伤阴,因此,董老历来主张治疗热病在清热祛邪的同时,必须注重凉润救阴,不可妄投辛温发散之品,以防劫阴耗液,产生变证。受“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启发,董老非常重视生津救阴在热病治疗中的作用,指出阴液的存亡,对于热病的预后顺逆有着决定性作用,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概括出治疗热病之十五大法,其中的生津法与滋阴法,充分体现了其诊治热病注重养阴生津的学术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

21    滋润肺胃以养阴:主要适用于秋燥、风温、冬温灼伤肺胃,阴伤津耗,表现为低热,口渴喜饮,干咳无痰,舌红少津等症状。常用沙参、麦冬、元参、玉竹、花粉、石斛、桑叶、川贝母润燥养阴;若为燥邪伤肺,肺阴耗伤,出现身热,口渴,干咳或痰中带血,胸痛,舌红而燥者,治疗重在清燥润肺,可选用麦冬、元参,杷叶、阿胶、炒杏仁、桑叶等品。

22    清解余那以生津:主要用于各种热病后期,胃阴受伤,余邪未清,表现为低热,口渴,纳呆,舌红少苔,常选用沙参、麦冬、竹叶、石斛、生石膏等。

23    熄风潜阳以救阴:主要用于春温、湿温、秋燥、冬温等病。热邪深人下焦,劫灼肝肾真阴,症见手足蠕动,抽搐无力,舌绛而晦无苔,脉沉细数少力,此当选用三甲复脉类育阴潜阳

24    酸苦泄热以育阴:主要用于暑温后期,热灼肾阴,水不制火,表现为心烦、消渴、舌质红绛、脉细数。常用乌梅、黄连、麦冬、生地、元参、阿胶酸苦泄热,壮水制火。

25    清热透邪以养阴:主要适用于热病后期,阴虚内热,邪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选用银柴胡、青蓠、地骨皮、鳖甲、知母、丹皮以清热养阴而透阴分余邪。

但在临床之时,病情错综复杂,并非只用单纯养阴生津之法,常与他法相配,如热病初起,邪犯肺卫,虽伤津轻微,但须辛凉透解勿伤津液,在银翘散或桑菊饮中酌情选用沙参、花粉之品配芦根生津;若素体阴虚,复感外邪而成表实里虚之候,则宜滋阴发汗。用玉竹、生地、花粉养阴生津扶正,配豆豉、白薇、薄荷、黄芩泄热透邪;若燥热灼肺,损伤肺阴者,可用辛凉清润之法,以沙参、麦冬、梨皮润燥养阴,配桑叶、杏仁、贝母、山梔辛凉宣肺,清润并举。此外诸如清气保津的白虎法;清心凉营以护营阴的清营汤法;凉血解毒而顾护阴血的犀角地黄汤及益气固阴的生脉法;通腑泄下以存阴的承气法等,均有养阴生津法意,以顾护正气。董老认为在临证过程中,根据患者素质、热病不同阶段中津液耗伤程度的轻重,而选用不同的养阴生津之品,或纯用养阴生津之法,或寓于他法之中,对于防止热病的传变,提高热病疗效,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临床验案举例

31春温伤阴案

李某,女,54岁。1960310日初诊。近日发烧,伴有头痛,咳嗽气促,口干喜饮,汗出,尿黄,舌质红无苔,脉洪大。辨证:冬寒内伏,郁久化热,复感时邪,伏气外出气营。主法:宣透伏热,清气生津。方药:桑叶10g,连翘10g,薄荷5g,甘草3g,黄芩5g,山栀6g,花粉10g,元参10g,生地10g,麦冬10g,生石膏15g(先下),知母10g,梗米3g

进上方2剂,外邪得泄,内伏郁热渐减,伤阴之象明显好转,热势渐退,舌干转润,因咳逆有痰,宗原意加化痰利肺之品,处方:牛蒡子6g,连翘10g,杏仁10g,桔梗5g,川贝母6g,生石膏10g(先下),知母6g,山栀6g,甘草3g,生地12g,元参6g,麦冬10g。继服3剂,热势已退,咳逆亦平,略思饮食,舌红转淡,脉象见缓,病情近愈,继以清养肺胃而善其后。药用:生石膏10g,竹叶5g,梗米6g,沙参15g,半夏5g,麦冬10g,山药10g,扁豆12g,桑叶6g。服1剂痊愈

:本例病属春温,为“伏气温病”,由于伏寒化热,自内而发,所以最易化热伤阴。本患者为外邪引发,伏气发于气营,故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尿黄、舌红无苔、脉洪大等热灼伤阴之象。治疗以清热养阴为主,佐以宣透。初诊以白虎清气,生地、元参凉营养阴,再配桑叶、连翘、薄荷、山梔山栀轻宣透表以达邪,药后见效明显。二诊时宗原方意,加牛蒡子、桔梗升提肺气,杏仁、贝母化痰止咳,最后用竹叶石膏合沙参麦冬两方意加减以善其后。可见伏气温病,非一汗即解,须在清透之中,配以养阴生津,方能奏效。

32热伤营阴案

李某,男,23岁。1984115日初诊。近年来,低热不退,午后为甚,心慌心烦,气短,胸闷,眠差多梦,口干,尿黄,舌红苔少,脉细数。辨证:心营不足,感受温邪。主法:益营安神,透达温邪。方药:银柴胡10g,黄芪10g,青蒿10g,白薇10g,芦根20g,白芍10g,知母6g,生地10g,生龙牡各15g(先下),桑叶6g,菊花10g

1115日复诊:服上方6剂,低热渐退,心慌眠差口干尿黄舌脉同前,温邪已有外达之机,心营未复,再以益营养心清热安神:药用:生地10g,元参10g,沙参10g,麦冬10g,花粉10g,白芍10g,丹参15g,夜交藤15g,珍珠母20g(先下),芦根20g,青蒿10g

三诊:上方6剂,低热退净,诸症均减,唯感口干心慌,小便仍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再以养阴安神,通利小便以导热外达。药用:生地10g,元参10g,麦冬10g,太子参10g,石解10g,天花粉10g,萆薢10g,晚蚕沙10g(包),车前子10g(包),珍珠母20g(先下),生白芍10g6剂后病愈。

:素体心营不足,感受温邪,复伤营阴,往往伴有低热、心慌、烦躁、失眠之症,养营透邪外达为必用之法,但透邪易而心营恢复较慢,故须坚持用药。三诊时用生地、元参、麦冬、白芍养心营,石解、花粉生津,太子参气阴双补,并配珍珠母安神,萆薢、蚕沙、车前子意在达热从小便外出,阴液足,内热清,诸症皆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