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医学有兴趣?那就必须把这些中医基础知识背熟了

 khft 2019-01-09

第一单元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的概念及内容:即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内容包括人体本身的整体统一性和人与自然界的整体统一性两个方面。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实现的;人与 自然界的整体统一性,主要体现于四季气候、昼夜晨昏和地区方域等对人体的影响

2 辨证论治的概念以及同病异治的内涵: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性质、原因、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为某种证候的诊断过程;所谓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所得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所以,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采用同一的方法治疗。

中医的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主要就是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也即着眼于证候的鉴别而不是着眼于疾病的异同。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1 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凡是明亮的、温热的、躁动的事物和现象则属阳,凡是黑暗的、寒冷的、沉静的事物和现象则属阴。阴阳具有的特点:所概括的事物和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属性;是抽象的概念,是机动的代名词;具有广泛的物质基础;只适用于自然界某些事物和现象,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以及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2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阴阳的属性虽是绝对的,但用阴阳说明具体事物时,其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则是相对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二是事物阴阳的无穷可分性。

3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约的。相互排斥是指任何事物相互对立着的一方总是通过斗争,壮大自己,削弱对方,相互消长。'阴平阳秘'就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阴阳平衡协调。相互制约是指任何事物相互对立着的一方总是通过对立斗争,对另一方起着制约的作用。

4 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和阳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它揭示了阴和阳双方的统一性。它也是阴阳相互消长的基础。

5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并不是处于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相互消长的变化之中维持着的动态平衡。消长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平衡则是维持正常状态的必备条件。阴阳失调就是阴阳的消长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打破了阴阳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出现的偏盛偏衰的异常状态。

6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其消长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所谓的'物极必反'

7 阴阳学说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在病理方面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概括人体的基本结构,即脏腑、经络等,是用阴阳的相对性来阐述的

概括人体的气质类型。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情感、认识和言语体态中比较稳定的特征,包括体质与性格二方面。体质指人的结构机能状态,性格指人的情感表现。

说明人体的正常功能,主要是以阴阳的互根互用来阐述,但也涉及到阴阳的消长和转化关系

说明人体的病机变化,主要是以阴阳偏盛偏衰,阴阳互损和相互转化来阐述。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的病机总纲。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在发病过程中高于正常水平的病机变化。

阳盛则热是指感受暑热等阳邪,可使阳偏盛,从而导致实热证。阳盛则阴病是指阳邪偏盛必然损伤阴液而致阴虚证。

阴盛则寒是致感受寒湿等阴邪,可使阴偏盛,从而导致实寒证。阴盛则阳病是指阴邪偏盛必然损伤阳气而致阳虚证。

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在发病过程中低于正常水平的病机变化。阳虚则寒是致阳气不足,不能制阴,阴气相对偏盛,机体失于温煦,可导致虚寒证。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盛,机体虚性亢奋,可导致虚热证

阴阳互损是指人体阴和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都会影响另一方,导致另一方的不足,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机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种情况。阳损及阴是指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不能化生阴精,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病变。阴损及阳是指阴精虚损到一定程度,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病变。阴阳互损多见于慢性疾病中。

阴阳转化是指当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也可以理解为急慢性疾病的相互转化。

指导临床诊断上主要是以阴阳概括疾病的属性和分析具体症状。 临床正确的诊断应首先分清证候的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它分析具体症状是多以望、闻、问、切为工具

在指导临床治疗上:阴阳偏盛的治则是'损其有余',而在阴阳偏衰上则为'补其不足',阴阳互损的采用阴阳双补。

概括药物性味功能。药物的功能,主要药物的性(气)味和升降浮沉的作用。药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气'。药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加上淡可称味六味。升降浮沉是指药物本身具有的上升、下降、浮散、重镇的作用。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1 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是五种物质,行就是运行和运动变化的意思。五行学说就是用木、火、土、水五种物质的属性及其生克乘侮的相互关系来阐明事物的特性、分类归属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五行的特性以及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是指木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化生万物、承载受纳的特性;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坚劲收敛,清肃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寒湿、滋润、下行的特性。

五行的相生:即五行之间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意思。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次资生,循环无尽。

五行的相克:即五行之间递相制约和克制的意思。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递相克制,往复无穷。

五行的相乘:即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克制,超过了正常的制约程度。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五行的相侮:即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克。也是事物之间失去平衡协调关系的表现。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木、土侮木

3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在病理方面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正常功能与相互关系

1 说明五脏的正常功能:以肝属木,则肝具有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的功能特点;以心属火,则心具有'阳中之阳'即温煦诸脏的功能特点;以脾属土,则脾具有'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功能特点;以肺属金,则肺具有主肃降、主治节的功能特点;以肾属水,则肾具有主水、藏精、滋养诸脏的功能特点。这是用抽象推演的比类方法。

2 说明脏腑与肢体官窍的联系:五行学说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配属五行,用以说明它们之间的正常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分别联系和支配其他相应肢体官窍的五大系统,为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其配合:肝、胆、筋、目等属于木-肝系统;心、小肠、血脉、舌等配属于火-心系统;脾、胃、肌肉、唇口等配属于土-脾系统;肺、大肠、皮毛、鼻等配属于金-肺系统;肾、膀胱、骨、耳等配属于水-肾系统

3 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是相互资生关系:肝属木,肝主藏血以济心;心属火,心火阳热以温脾;脾属土,脾化精微以充肺;肺属金,肺主肃降以滋肾;肾主水,肾主藏精以养肝。一个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肝属木,肝主疏泄以制脾,可防止脾的过度壅滞;脾属土,脾主运化水湿以制肾,可防止肾水的泛滥;肾属水,肾水升腾以制心,可防止心火过亢;心属火,心火阳热以制肺,可防止肺的清肃太过;肺属金,肺主清肃以制肝,可防止肝阳上亢。

总之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既相资生,又相制约而维持了体内的相对平衡,保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4 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它把自然界的五季、五方、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配属于五行,并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而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把人体与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二)概括人体的气质类型:根据人的禀赋不同,结合五音、五色和阴阳学说,将人体的气质类型概括为五类二十五种人,指出了它们的肤色、形体、性格,以及对时令方面的适应差异。

(三)说明五脏之间的病机传变:主要是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五脏在病态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及传变规律。

按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是指母脏先病,然后按相生关系传及子脏。其传变的规律:肝病传心、心病传脾、脾病传肺、肺病传肾、肾病传肝。'子病及母'又称'子盗母气',是指子脏先病,然后按相生关系反传母脏。其传变规律:肝病传肾、肾病传肺、肺病传脾、脾病传心、心病传肝。

按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相乘,又称'传其所胜',是指一脏有病,传其所胜之脏。其传变规律:肝病传脾、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病传肺、肺病传肝。'相侮',又称'传其所不胜',是指一脏有病,传其所不胜之脏。其传变规律:肝病传肺、肺病传心、心病传肾、肾病传脾、脾病传肝。

按相生关系传变者病情轻,按相克关系传变者病情重。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综合四诊,诊断疾病。是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根据五行所属和生克乘侮的传变规律来协助诊断疾病。

2 控制传变,指导治疗。在控制疾病的传变上是指根据五脏生克传变的规律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在确定治则和治法上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可概括为两点:'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前者主要用于相生不及的虚证,后者主要用于相生太过的实证。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可归纳为'抑强扶弱',主要用于相乘、相侮的病证。

总结: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世界和解释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和辨证法,其中,阴阳学说是从事物双方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来说明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学说则是以五行的属性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说明事物的不同属性及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它们引入中医学主要是用其基本内容,以'取象比类'和'抽象推演'等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人体。

第四单元 五脏

脏象学说的概念:是研究人体脏腑功能、病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脏腑的形态和正常功能,二是五脏与肢体官窍体液的关系,三是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阴脏阳腑互为表里、二是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根据有二:一是五行归属相同、二是功能上密切相关)、三是五脏统帅精神情志。

脏象学说在中医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来研究人体正常功能、病机变化以及从事临床诊断和治疗。

1 心、肺、脾、肝、肾的生理功能:

心为'君主之官',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经脉属手少阴,与手太阳相互络属。在五行中属火,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阳,通于夏气。

肺为'相傅之官',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藏魄,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其经脉属手太阴,与手阳明相互络属。在五行中属金,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阴,通于秋气。

脾为'仓廪之官',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性喜燥恶湿,又藏意,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其经脉属足太阴,与足阳明相互络属。在五行中属土,在脏腑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而寄旺于四季。

肝为'将军之官',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主藏魂。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其经脉属足厥阴,与足少阳相互络属。在五行中属木,在脏腑阴阳中属阴中之阳,通于春气。

肾为'作强之官',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纳气,又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惊,在液为唾。其经脉属足少阴,与足太阳相互络属。在五行中属水,在脏腑阴阳中属阴中之阴,通于冬气。

2 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的关系: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血的关系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主要是体现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协调关系上,因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主气,朝百脉,心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宗气)的推动,肺气的输布需要心血的运载。在病机方面主要有两点:肺气虚弱则宗气生成不足,可致血运无力,循环瘀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可致肺失宣降。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心主血,脾为生血之源以及心主血,脾统血。在病机方面:脾气虚弱则运化无力,血的化源不足,可导致心血虚,或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可致心血虚而引起心脾两虚;思虑过度,气机郁结,心血暗耗,脾失健运,可致气郁血虚。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运行和精神情志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心主血脉,推动血行,肝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量,并维持血行通畅;心藏神,主持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维持人体的情志和畅。在病机方面:心血不足,肝血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因之而损。心血虚,神失所养,或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可致精神情志病变。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因阳水或既济和精神活动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心为阳脏,位居上焦,其性属火;肾为阴脏,位居下焦,其性属水。心火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滋心阴使心阳不亢。心主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可以互生;心藏神,而肾精是神的物质基础,故心肾协调主持人的精神活动。在病机方面:心火不能下降于肾可致心火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则肾水凝聚于下,水火不能既济可致心肾不交。心阳本虚,肾阳亦亏,气化无力,水寒不化可致水气凌心。心血不足,肾精亏损可致精血两亏,神失所养。

3 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的关系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输布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肺主气司呼吸而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生气之源,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说。脾主运化水湿,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有'肺为水之上源'、'脾为水液升降枢纽'之说。在病机方面:脾气虚弱可致宗气生成不足导致脾肺气虚;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或肺失宣降,水不通调可致水液输布障碍以致生痰化饮,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其气肃降;肝居下焦,为阴中之阳,其气升发。二者阴阳相济而维持气机调畅和升降运动。在病机方面: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可致肝火犯肺;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可致肝失疏泄。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升降、呼吸运动和阴液相互资生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主蒸化水液,为水之下源,二者共同维持水液的正常升降。肺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二者共同维持气的正常吐纳。肺居上焦,五行属金;肾居下焦,五行属木,二者的阴液是相互滋养的,肺肃降阴津以滋肾,使之充;肾蒸腾阴津以润肺,使之足。在病机方面:肺病则宣降失常,水不通调,或肾虚蒸化无力,开合失司可致水液输布排泄障碍。肺气久虚,伤及肾气,或肾气本虚,摄纳无权可致肾不纳气,肺气上逆。肺阴虚日久,下耗肾阴,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润肺阴可致肺肾阴虚。

4 肝与脾、肝与肾的关系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食物消化吸收和血的循行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肝主疏泄,生成胆液能协助脾胃升降和脾的运化;脾主运用水谷精微,能升清气可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运输,共同主持饮食物的消化过程。肝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量,促进血行;脾统血,为生血之源,能统摄全身之血运行于经脉中,二者共同管理血的循行与分布。在病机方面: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横逆乘脾可致肝脾不调;脾气虚弱,生血不足,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出血过多可致肝血不足;脾失健运,湿热蕴脾,熏蒸肝胆可致肝胆湿热,胆液外溢。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互生、阴液互养和生殖机能方面。在正常功能方面: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可以相互资生和转化,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肾在五行中属水,肝在五行中属木,'以水涵木'可维持肝之阴阳平衡,避免肝阳过亢。肝主疏泄,肾主封藏,相互制约共同维持女子月经按时来潮和男子正常排精。在病机方面:肾精亏虚,精不化血,或肝血不足,血不化精可导致精血两亏的病变;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可致肝阳上亢;肝失疏泄,或肾失封藏可引起生殖病变。

5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后天相互资助方面。正常功能方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为先天之本,主贮藏精气。脾运化水谷精微需借助肾阳之温煦,肾藏精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补充。在病机方面:肾阳虚则不起温助脾阳,或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均导致脾肾阳虚。脾气虚弱,运化无力,精微不足,不能补充肾精可致肾精亏损。

第五单元 六腑

1 胆、小肠、大肠、膀胱的生理功能

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府',其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液,主决断、主升发、主勇怯。其经脉属足少阳,与足厥阴相络属。

小肠为'受盛之府',其功能是: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其经脉属于手太阳,与手少阴相络属。

大肠为'传导之府',其功能是:传化糟粕。经脉属手阳明,与手太阴相络属。

膀胱为'津液之府',其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其经脉属足太阳,与足少阴相络属。

2 胃的分部名称和生理功能:胃为'五谷之府',可分上脘(包括贲门),中脘、和下脘(包括幽门),其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性喜润恶燥,'胃以降为和'其经脉属足阳明,与足太阴相络属

3 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上焦一般指隔膜以上至咽喉的部位,主要包括心肺二脏;中焦一般指隔膜以下至脐以上的部位,主要包括脾胃;下焦则指脐以下至二阴的部位,主要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胆、膀胱和女子胞等脏腑,这不是从现代解剖学意义上划分的,而是中医学上根据脏象学说来分的。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方面:一是通行元气,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二是水液运行的道路。其中,上焦如雾是指上焦具有宣发散布的功能,不断地将营卫、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以发挥温养脏腑肢体官窍的作用;中焦如沤是指中焦具有腐熟运化水谷的功能,不断地食物腐熟消化,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化生营血;下焦如渎是指下焦具有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水液的功能。三焦的经脉属手少阳,与手厥阴相络属。

4 心与小肠的关系:在正常功能方面:心为脏属阴,小肠为腑属阳;心的经脉属心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络心而构成了表里配合关系。在病机方面:心经实火,下移小肠可致小肠泌别失司;小肠实热,循经上炎,熏于心脏可致心火帜盛。

5 肺与大肠的关系:在正常功能方面: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而构成表里配合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的传导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在病机方面:肺有实热,失于肃降,津下不达可致肠失津润,传导不利;肺气不足,无力肃降可致大肠传导无力;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6 脾与胃的关系:在正常功能方面:二者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的输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相因,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降则水谷糟粕能够下行;脾为阴脏,胃为阳腑,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二者阴阳相合,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在病机方面: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以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气不降可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

7 肝与胆的关系:在正常功能方面:胆附于肝,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形成表里关系;胆液生于肝,贮于胆,而胆液的正常排泄则有赖于肝疏泄作用的调节;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二者相互配合共主人的情志活动和思维判断能力。在病机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影响胆液的生成与排泄;胆液的排泄不畅也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均可导致肝胆同病;肝胆气虚,痰热内扰。

8 肾与膀胱的关系:在正常功能方面: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肾主蒸化水液,浊者变成尿液渗入膀胱;膀胱贮尿排尿,其开合受肾气的制约,二者共同主持水液的正常排泄。在病机方面: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可致膀胱开合失司,有开多合少和合多开少两种情况

第六单元 奇恒之腑

1 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主灵机记忆、统感官功能。其与五脏的关系:脑的功能分别归属于五脏,而又总统于心。故脑的病变应从五脏加以辨证治疗,而不能简单地责之于脑。

2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子脏,其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有:肾、心、肝、脾及冲任二脉的功能,它们的功能正常则女子月经按时排泄,若功能失调则会发生月经色、质、量及周期的异常,甚至影响受孕,或胎儿发育不良。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

1 气的基本概念、生成、生理功能、运动形式以及气的分类:

气的基本概念是指不断运行且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肢体官窍的功能,三是指人体生命的活力。它的生成关系到肺、脾胃、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也就是说自然清气、水谷之气与先天之气的相互协调结合产生了气。

气的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及气化作用。其中,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对于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具有推动、激发和促进作用;温煦作用是指气为人体热量的来源,具有使人体内外温暖的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具有防止外邪侵入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津液、肾精等物质有控制作用,以防止其无故流失;气的气化作用是指气具有化生精微物质,并使其相互转化的作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它的形式有四种:升、降、出、入,气场所是人体的脏腑、经络等。

气的分类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其中,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其由先天精气所化生以及后天水谷之精的补充和滋养,出于肾,通三焦,布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肌肤腠理,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一方面能够激发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能够温煦和促进各脏腑、肢体官窍的正常活动。

宗气的含义:宗者,汇总也,即宗气是诸气所宗,其由自然清气与水谷精气与胸中汇总而成,它积于胸中,因肺而上出喉咙,向下则贯通心脉,注气街而布全身,其功能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而行气血。

营气又称'荣气'有营运、营养之义,它行于脉中,相对于卫气故又称'营阴',来源于水谷之精,循环于经脉之中而达于全身内外。有营养脏腑、经络及肢体官窍作用和经肺之宣发,注之于脉,泌津精而化血,即营养和化血两方面的作用。

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其性属阳,故称'卫阳',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浊,性急疾滑利,行于脉外,内至脏腑,外达皮肤肌肉之间。有卫护肌表,防御外邪、温养脏腑、肌肉、皮肤等以及调节汗孔的开合,控制汗液的排泄,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的作用。

2 血的基本概念、生成、功能及血的运行

血的基本概念:是运行于经脉中的赤色液体,由水谷精微所化、并由心所主、肝所藏、脾所统。

血的生成有两个途径,即水谷精微化血和肾精化血。即中焦所化之水谷精微上注于肺,汇合自然清气而成宗气,经肺宣发,分出营气,入心泌精微而化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充于骨而转化为血,因精血是相互资生、相互化生的,即所谓之'精血同源'。

血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营养滋润全身脏腑肢体官窍、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的运行主要靠各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尤以心、肺、脾、肝四脏为主,首先要靠气的推动作用,以使血行不止;其次要靠气的固摄作用即脉的约束作用,以使血不外逸。

3 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输布和排泄以及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基本概念:是人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

津液来源于饮食物中的液体部分,经胃的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脾的吸收和布散精微而成。

津液的输布首先通过脾的运化作用,一方面将水液中的清纯部分上输于肺;一方面将水液中的稠浊部分下输于肾。

津液的排泄主要有四条途径:汗、尿、、呼出水气和粪便。

津液的功能主要有滋润濡养作用和组成血并调节血的浓度

4 气与血的主要关系:气属阳,以温煦、推动为主;血属阴,以营养、滋润为主。气是血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对血的作用包括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和气能摄血,即'气为血帅'。血对气的作用包括血能化气与血能载气,即'气为血之母'

5 气与津液的主要关系:气属阳,以温煦、气化为主;津液属阴,以滋润、濡养为主。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依赖气的功能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的存在和运动又需要以津液为载体。气对津液的作用包括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和气能摄津。津液对气的作用则主要表现在'津能载气'

6 血和津液的关系:从广义,血属于津液的范畴;从狭义,津液为血的组成部分。二者关系主要为两方面:津血同源、津血互化。

第八单元 经络

1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走向规律:手三阴起于胸,经腋下和上肢内侧,走向指端;手三阳起于手指端,经上肢外侧和肩胛部,走向头;足三阳起于头,经躯干和下肢外侧,走向足趾端;足三阴起于足趾端,经下肢内侧和腹部,再走向胸部。

交接规律:手三阴与手三阳在手指端相交;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部相交;足三阴与手三阴在胸部相交。

分布规律:(1)头部的分布规律:手、足阳明经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布于侧头部,手、足太阳布于头顶和后头部。(2)在躯干的分布规律:手三阴布于腋下部,手三阳布于肩胛部,足三阳中,足阳明布于身前胸部距正中线4寸、腹部则旁开2寸,足少阳布于体侧,足太阳布于背部(第一侧线为背正中线旁开1。5寸,第二侧线为背正中线旁开3寸);足三阴布于腹部,其中,足少阴居腹正中线旁开0.5寸,足太阴脾居腹正中线旁开4寸,足厥阴从小腹斜向上至两胁。(3)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三阴布于上肢内侧:太阴居前、厥阴居中、少阴居后。手三阳布于上肢外侧:阳明居前、少阳居中、太阳居后。足三阳布于下肢外侧:阳明居前、少阳居中、太阳居后。足三阴布于下肢内侧:太阴居前、厥阴居中、少阴居后,但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的厥阴居前、太阴居中

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别络相互沟通而成表里相合的关系。即手太阴与手阳明、手厥阴与手少阳、手少阴与手太阳、足太阴与足阳明、足厥阴与足少阳、足少阴与足太阳六对表里关系。特点是:在四肢分布部位上内外相对,其手足末端相互连接;分别络属与相表里的脏腑,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流注次序:水谷精微携先天之本入肺,故而始于手太阴肺经,于食指端入手阳明,至鼻翼旁汇足阳明,达足大趾端,进足太阴入心中汇手少阴而于小指端入手太阳入内脏而汇足太阳,在经足小趾端而交足少阴,少阴入胸汇手厥阴而在无名指端交手少阳,循至目外眦而并足少阳在足大趾处入足厥阴,厥阴入肺汇太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循环灌注。

2 奇经八脉的特点、生理作用

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其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彼此间无阴阳表里的配合,故称'奇经'。起作用有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肝肾及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

3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和跷脉的基本功能

督脉起于胞中(男为精室),下出会阴,沿背正而上,入颅络脑,止于龈而汇于任。其基本功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有'阳脉之海'之称;与脑髓和肾的关系密切(因有支脉络肾);主司生殖机能,特别是男子的生殖机能。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而经咽至下颌,绕唇交于督脉再行至目眶下。其基本功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有'阴脉之海'之称;妊养胎儿等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再分三支循行:一支并肾经而布于胸至眶下;一支通于督入脊柱;一支与足少阴同行至足大趾。其基本功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与妇女生殖机能关系密切,故又有'血海'之称。

带脉起于季胁,斜下至带脉穴而绕身一周。其支脉从带脉穴分出而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行至少腹(五枢、维道)。其正常功能:约束纵行诸脉、固护胎儿以及与脾的密切关系。

跷脉起于足跟下,阴跷起于照海,沿内踝而行下肢内侧后缘,经前阴而入缺盆至目内眦与阳跷、手足太阳汇合;阳跷起于申脉,沿外踝而行下肢外侧后缘,经腹胸后外侧,经口角至目内眦于阴跷脉、手足太阳经会合,其支脉循发缘至耳后而与足少阳经会于风池穴。二者的功能有:司一身左右之阴阳、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以及主司下肢运动之轻跷。

4 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指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特点: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别出,走入体腔脏腑深部,而后在颈项部浅出体表,最后阳经经别仍注入阳经,阴经经别亦合入相表里的阳经而上头面。该过程可概括为:离、合、出、入。其功能: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联系范围。

5 络脉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

别络是从经脉中分出的较大络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共有十五条,称为十五别络,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再加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另胃有大络虚里,故又可称十六别络。其特点是:都是从十二经脉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走向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别络走于腹部,督脉的别络走于背部,脾之大络走于胸胁。其功能: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肢体部位的联系、统帅全身络脉,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联系、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6 经筋的概念和生理功能:它是十二经脉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其分布特点:多分布于浅表部位,多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附近,阳筋布于外侧,阴筋布于内侧。其功能主要是:约束骨骼,连缀百骸,保持关节正常的屈伸运动

7 皮部的概念和应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络脉在体表皮肤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皮部居于体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8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体窍。有四种情况: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肢体。(3)感应传导作用。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针刺或其他刺激具有感觉传递和通导的作用。(4)调节人体的机能平衡。

9 经络学说的应用:(1)说明病机变化。如:体表受邪可以通过经络内传脏腑;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相互影响。(2)指导临床诊断。如:依据经络的循行部位诊断内脏疾病;依据发病部位诊断经脉疾病;穴位压痛诊断。(3)指导临床治疗。如:经络学说是针灸、推拿治疗的依据;是药物治疗的参考;以及指导其他治疗,有如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藏、穴位结扎等

第九单元 病因

1 六淫的概念及六淫与六气的关系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性致病因素的总称。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逢人体正气不足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

2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与季节气候有关

(2)与居处的环境有关

(3)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同侵袭人体而致病。

(4)侵犯人体后,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可以随着疾病的发展和体质的不同而发生转化。

(5)多从肌表或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故有'外感六淫'之称。

3 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

(3)寒性收引

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夹湿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几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气性炎上

(2)火热易上津耗气

(3)火热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致肿疡

(5)火热易扰心神

4 疠气的致病特点及其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其致病特点为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

疫疠的发生与流行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和饮食、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社会影响等。

5 七情内伤的概念、致病特点、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七情是指喜、怒、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疾病的发生,称'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主要是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并且首先伤及心神)、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加重病情等。

七情内伤与内脏气血的关系:'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等。当情志变化成为致病因素时就会直接损伤五脏,引起五脏的病变。以及气血的失常。

6 饮食所伤:

饥饱失常:过饥则摄食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而致病;过饱则饮食摄入过量,超过了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而致病。

饮食不洁:可带来病源,引起多种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

饮食偏嗜:主要体现在饮食的偏寒偏热以及饮食五味偏嗜,偏寒者易伤脾胃之阳气,偏热者易引起胃肠积热,偏嗜者日久可使该脏机能偏盛而损,引发其他病变。

7 劳逸损伤:

过度劳累:主要有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房劳过度(耗泄肾精)等

过度安逸:可影响脾胃运化而致气血生化乏源,甚至使之郁滞不畅。

8 痰饮的概念、形成以及病证特点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稠浊为痰,清稀为饮。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逸等致病因素侵犯人体,使肺、脾、肾、三焦以及肝、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聚湿而成。

痰滞在肺者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者可见胸闷胸痛;痰迷心窍者可见神昏、痴呆;痰或扰心者可见狂乱;痰停于胃者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者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致头晕目眩;痰气交阻于咽者可致'梅核气'。

饮在肠间者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者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者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行如肿;饮溢肌肤者可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

9 瘀血的概念、形成以及病证特点

是指血行不畅,或停滞于局部,或离经之血积存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的形成主要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外伤等

瘀血的病证特点主要有: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质暗紫、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第十单元 发病

1 正气与邪气的概念以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衰则发病)。

2 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内环境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体质与正气的关系以及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候、地域、居处或其他(如职业病)。

第十一单元 病机

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疾病转归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正气与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实是指邪气亢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剧烈,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其病理反应明显,是有余的表现,。

虚是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是由于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而出现的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表现。多见于素体衰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等。

虚实夹杂是指正气亏虚而又有邪气存在的病理变化。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虚中夹实是指以正气不足为主,夹有邪气的病理变化。实中夹虚是指以邪气为主兼有正气不足的病理变化。

虚实真假是指在特殊的情况下疾病的现象和本质不相一致而产生的'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和'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真实假虚中假象的出现是由于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使气血不能外达所致;真虚假实中假象的出现是由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所致。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是指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正气强盛,抗邪有力,邪气被祛除,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方向转归的一种结果。

邪胜正衰是指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衰竭,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向转归的一种结果。

正虚邪恋或正虚不复是指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正气在足,邪气不盛,或虽无邪气,但正气难以恢复,疾病由疾病转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遗症的一种结果。

2 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协调平衡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理状态。

①阴阳偏胜:

阳偏盛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变化。是由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从阳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多表现为阳胜则热和阳胜则阴病。

阴偏盛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是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所致。多表现为阴胜则寒和阴胜则阳病。

②阴阳偏衰:

阳偏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变化。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多表现为阳虚则寒。

阴偏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是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或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多表现为阴虚则热。

③阴阳互损:

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影响及对方的化生,引起对方也虚,最终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阴损及阳是指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的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变化。

④阴阳格拒:

是指阴和阳的任何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对方格拒排斥于外,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

阴盛格阳是至阴寒之邪壅盛于内,将弱小的阳气格拒排斥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形成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

阳盛格阴是之阳热内盛,深伏于里,不能外达而格阴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形成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

⑤阴阳亡失

是指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丢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

亡阴是指机体阴液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病理变化。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所致。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病理变化。多由于邪气亢盛,正不敌邪;或素体阳虚,疲劳过度;或过用汗法,汗出过多所致。

3 气、血的失常以及气血关系的失常

(1)气的失常

气虚是指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卫外不固的病理变化。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所致的气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所致。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失常。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不畅,停留阻滞于局部引起的病理变化。由情志刺激,外邪侵犯,饮食失宜,或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邪气阻滞。多表现为肺气壅滞、肝气郁滞和脾胃气滞,以闷、胀、痛为共同的临床表现。

气逆是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变化。由情志所伤,饮食寒温不适等所致。多表现为胃气上逆、肝气上逆等。

气陷是以经气升降失常、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多表现为脏腑功能减退甚至某些内脏的下垂等。

气闭是指气的外出受阻,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变化。由浊邪外阻或情志刺激,气郁之极或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病机为气的出入受阻,蒙蔽神明所致。多表现为突然昏厥。

气脱是指气突然大量丢失,生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由正不敌邪,或正气的持续衰弱,导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2)血的失常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滋润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多由失血过多,新血不能生成及补充;或脾胃虚弱,饮食失宜,血液化源不足所致血液化生障碍,或就病不愈,营血暗耗等。

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或停留于局部或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所形成的病理变化。多由气滞所致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运迟缓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血或邪热入血或外伤等。

血热是指血分由热,血行加速的病理变化。由邪热入血所致,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导致血热。

(3)气血关系的失调

气滞血瘀是因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而形成气滞血瘀或由于跌扑闪挫等外伤因素所致的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或瘀血内停引起气滞。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不能固摄血液导致血不循经,逸出脉外的各种出血的病理变化。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变化。多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或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乏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

气血不荣经脉是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滋润濡养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变化。

4 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少或滋润濡养功能减弱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其滋润濡养而产生干燥失调的病理变化。多由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损伤津液或发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等丢失津液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等耗伤津液所致。

伤津与脱液的关系:在病机和临床表现方面虽有区别,但津液本为一体,二者在生理上互生互用,病理上也互有影响,伤津时并不一定兼有脱液,而在脱液时则必兼有伤津。

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输布,在体内环流迟缓或在某一局部发生滞留而引起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多由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等方面所致。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津停气阻是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而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

气随液脱是指津液丢失太过,在津液大量丢失的同时,气失气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

津枯血燥是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伤津、失血脱液或久病津液暗耗所致。

津亏血瘀是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损伤津液所致。

5 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

即'内风'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而出现以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动的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理变化。气成因多与肝的功能失常关系密切,故又可称'肝风内动'或肝风。

肝阳化风是指肝肾阴亏,阴不制阳所致阴虚阳亢,水不函木,浮阳不潜,久之阳愈浮而阴愈亏,亢而化风的病理变化。多由情志所伤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所致。

热极生风是指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耗营血,煎灼肝经,筋脉失养,化而为风的病理变化,又称热甚动风。热极生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

阴虚风动是指阴液枯竭,筋脉失养,变生内风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

血虚生风是指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的病理变化。多是血液生成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所致。

血燥生风是指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养,经脉气血失和,血燥动而生风的病理变化。多是久病耗伤血液或年老精亏血少或血液生成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等。

(2)寒从中生

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气形成原因与阳偏衰的病因是相同的。

(3)湿浊内生

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多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津液的输布发生障碍所致。多因湿性重浊粘滞阻遏气机所致。

(4)津伤化燥

又称'内燥',是指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变化。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邪伤阴或湿邪化燥等引起。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5)火热内生

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其病机主要有阳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等。

6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逆乱可引起人体阴阳之其不相顺接而发为厥逆以及导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甚至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运行不畅是因经脉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而引起经络气血不畅其多可累及所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衰竭是指由于经络气血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

7 五脏阴阳气血失调:

(1)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①心阳、心气的失调:

心的阳气偏盛病机特点主要有:躁扰心神、血热而脉流薄疾、心或上炎与下移等。

心的阳气偏衰病机特点主要有:心神不足、血脉寒滞、心的阳气虚衰影响肺肾。

②心阴心血的失调:

心阴不足的病机特点一是虚热内生、二是心神不宁、三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

心血亏损的病机特点一是血脉空虚不足、二是心神失养、三是心失所养、四是舌、面失养。

心血瘀阻的病因为阳气不足,血脉寒滞或痰浊凝聚,阻滞心脉;诱因多为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等。气病机特点为心脉气血运行不畅。

(2)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①肺气的失调:

肺气宣发肃降失常的病机特点一是肺气不宣、二是肺失倾肃、三是肺气上逆、四是水液代谢障碍、五是损伤肺气肺阴。

肺气虚损的病机特点一是呼吸功能减退、二是水液输布代谢障碍、三是卫外不固。

②肺阴失调主要为肺阴亏虚,气病机特点一是肺燥失润、二是虚热内生、三是金不生水。

(3)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①脾阳脾气的失调:

脾气虚损的病机特点一是运化减退、二是升清失职、三是气血乏源、是是统血无权。

脾阳虚衰的病机特点一是寒从中生、二是运化水谷的功能进一步减退、三是水湿停留。

②脾阴的失调是指脾的气阴两虚。

(4)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①肝气肝阳的失调

肝气郁结病因多为情志刺激导致气机郁滞。气病机特点一是在气机郁滞的部位出现胀满疼痛、二是气血互结、三是痰气互结、四是影响脾胃。

肝火上炎病因多为肝郁气滞化火或暴怒伤肝或情志所伤。气病机特点一是肝之阳气升发太过、二是肝火内灼、三是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四是气火上逆。

②肝阴肝血的失调

肝血虚亏的病机特点一是筋脉失养、二是眼目失养、三是魂失所藏、四是胞宫功能失调、五是化燥生风。

肝阳上亢是指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的病理变化。气病机特点一是肝阳上亢的上盛、二是肝肾阴亏于下的下虚。

肝风内动即'内风'。

(5)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①肾的精气不足

肾精亏虚的病机特点一是影响生长发育、二是影响生殖、三是脑髓空虚、四是骨失所养。

肾气不固的病机特点一是肾失封藏、二是肾不纳气。

②肾的阴阳失调

肾阴亏虚的病机特点一是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二是出现腰膝酸软。

肾阳不足的病机特点一是阴寒内生、二是生殖机能减退、三是水液代谢障碍、四是引起脾阳不足。

8 六腑功能失调:

(1)胆的功能失调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气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损伤,肝失疏泄引起;或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所致。

(2)胃的功能失调

胃气虚的病机特点一是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二是胃失和降。

胃阴虚病因多是热病后期,邪热久留损伤胃阴或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气病机特点一是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功能极度衰退、二是胃失和降。

胃寒病因多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胃之阳气或素体阳气不足。其病机特点一是腐熟水谷的功能明显减退而出现食入不化的病理表现、二是寒凝气滞。

胃热的病因多为邪热犯胃或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或气滞、瘀阻、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其病机特点一是胃的腐熟功能亢进、二是热盛火炽、三是胃失和降、四是胃火循经上炎。

(3)小肠的功能失调主要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的失调。

(4)大肠的功能失调是传化糟粕的功能失调。

(5)膀胱的功能失调主要是贮尿和排尿功能的失调

(6)三焦气化失司的病机特点一是心肺、脾胃、肝胆、肾膀胱的气机不利,升降出入异常、二是水道不通。

9奇恒之腑功能失调:

(1)脑的功能失调与心、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2)女子胞的功能失调主要体现在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

第十二单元 治则

1 '本'和'标'的概念: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的概念

2 治病求本的意义

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只有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去确定治疗方法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3 正治与反治的应用

正治是指逆着疾病现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逆治。其方法有四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是指顺着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其方法有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 治标与治本的应用:主要内容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标本兼治。

5扶正与祛邪的概念以及扶正祛邪的原则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正复邪自祛。

祛邪即是祛除病邪。邪去正自安。

扶正适用于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证。祛邪适用于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虚的实证。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的邪盛为主者。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的正虚为主者。

6 调整阴阳:

损其偏盛:由于'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所以必须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而'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的方法。

补其偏衰: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的'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的方法

7 调理气血原则:应该了解'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血能载气'的原则。

8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原则。'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疗用药的原则。'北方多燥寒宜用温热,南方多湿热宜用苦寒'。

因人制宜是指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强弱与寒热的不同在治疗用药时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

三因制宜在疾病的治疗当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